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问卷调查安徽省53所学校校长、4 010名初三学生,运用两水平多层线性模型,探查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因素。研究发现:(1)学生学校适应性校际差别不大。(2)在学生个体层面,兄弟姐妹数量越少、家长学习期望越大、家长学习参与越多、个体知觉的同学关系与师生关系越积极,学生学校适应性就越好。(3)在学校层面,未发现有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本研究基于PISA2018四个高绩效地区的数据,借助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影响学生全球素养的学生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多语能力和阅读兴趣对学生全球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学校平均ESCS对四地学生全球素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多元文化活动和全球化课程对学生全球素养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教师多元文化信念仅对新加坡学生全球素养有负向预测作用;学校平均ESCS、教师多元文化信念分别在学生阅读兴趣与全球素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全球素养的关系中发挥着负向和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本研究认为学校应为不同背景学生提供公平的全球素养学习机会、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营造重视阅读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应支持同伴交流和学习,协调好跨文化活动和全球化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并为教师提供全球素养专业发展机会,以充分发挥个体和学校在学生全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指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呢?我们对三所高校800多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素不仅有遗传、环境、教育,而且还有主观能动性,并且主观能动性才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指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呢?我们对三所高校800多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素不仅有遗传、环境、教育,而且还有主观能动性,并且主观能动性才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是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而言,只有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质量可被政策制定者和高等学校进行干预,才能成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突破口。但以往能综合考虑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个体层面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作用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此外,自高校扩招以来,不但大学生的供给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也处于不断调整与改进的状态。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纵贯数据进行趋势研究,不但可以考察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逐年比较来了解各种因素对就业结果影响的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为高等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提供针对性建议。基于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并利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学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并没有表现出稳定而显著的作用;第二,在学历层次方面,专科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好转,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专科生的就业优势逐渐消失;第三,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要显著高于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越来越明显;第四,高等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上述发现意味着,可以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政策实施主体应有差异:对于高校类型以及学历层次,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但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部门则应该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运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学生大规模学业测验数据,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进行分析。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班级间差异。来自于教师背景因素的教师性别、教龄和专业一致化程度,教师工作因素中的教师是否兼教等对班级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来自于学生背景因素的学生性别、独生与否,学生学习因素中的学生自我教育期待、学习习惯、完成作业方式、课外阅读量、课外学习情况等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但飞翔 《文教资料》2014,(8):133-134
人格决定态度、行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更容易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本文从家庭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恋爱、网络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是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因此探讨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科学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高中生大规模基线调查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竞赛因素对高中生科学素质有显著影响,班级同伴因素有较大影响,学校因素有很大影响,而家庭因素有重要影响。为此,首先,应重视不断增强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对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作用,缩小班级规模、加强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班级同伴效应对于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其次,要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此外,需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渗透,重点关注提高西部地区和非重点校高中生科学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省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舞蹈选修课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影响我省三所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选修课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之间民办教育发展差异仍然较大,但东、中、西部地区在民办教育在校生的绝对数量和相对占比方面已无显著差异。以我国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5 年民办教育在校生占比为因变量,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14 岁以下人口占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民办学校的投入、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办教育政策法规健全度等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民办学校的投入和民营经济占比显著影响民办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民办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民办教育发展规模有一定影响。我国民办教育区域发展模式已经从经济主导模式转向经济与政策共同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当前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具备"国际能力"。依据课题组开发的国际能力测评量表,对北京地区8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测评。研究发现:(1)大学生国际能力表现平平,国际能力的三个维度的平均水平有明显差异;(2)大学生国际能力在学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学生国际能力有显著影响;(3)在控制了个体特质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变量后,国际能力受到学生的国际化活动参与度变量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针对当代大学生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蓝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40-14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化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在网络资源整合、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生涯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化的路径主要有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学术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核心能力。本研究在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发了教学学术能力评价量表,并对上海市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总体较高,在年龄、职称、性别、教龄等指标上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在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教学学术能力的要素进行研究时发现,文化认知、组织规范、政策规章三个维度共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发展,其中大学教师的教学认知、教学和科研氛围、晋升和奖励政策是影响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远程学习者的学业发展是远程教育质量观视角下重要的研究问题,探索我国远程学习者学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并编制相应的测查工具对远程教育机构和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远程学习者学业发展影响因素问卷以Kember的4因素模型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400名远程学习者进行施测,数据经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学业外职责、机构支持服务、学习方式、社会性支持、专业内容适宜性、信念与努力程度。该问卷经检验表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学生为本,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15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项针对高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认知测试,其测试结果开创性地勾勒出了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认知的全球图景。基于该测试第一批次全球261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和素养,可持续教育已普遍纳入高校的培养计划,未来需要更多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理念广泛受到认同与传播。中国高校学生在测试中整体表现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可持续教育的成果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政策、理论和实践等多层面的支持和联动。我国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应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20.
亲情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亲情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对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爱心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指南,加强亲情教育应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的必修课程。加强高校亲情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