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据说令李白拍案叫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为之敛手。该诗也因此更加名声大噪,一直被人们奉为咏黄鹤楼之绝唱。  相似文献   

2.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被稷之苗”;“被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被稷之实”。旧注“离离”未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汾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被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被稷之苗”、“彼稷之穗”、“被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于“彼稷之苗”下注云:“这两句…  相似文献   

3.
李季兰,名冶,乌程女道士,中唐时期的女诗人,在当时的诗坛中有“女中诗豪”之称.早年隐逸山林,与陆羽、皎然、朱放等越中高士过往甚密,常一起相互唱答,游玩.她生性放荡不羁,相传五,六岁时曾作《咏蔷薇》一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曰:“此必为失行妇”(《唐诗纪事》).所作多为赠友,遣怀,“诗俊美可诵而情致散荡,多少牵系,读其集可以长慨.”(《湖州府志·艺文略》)后因诗名被召入宫中,因上诗叛将朱泚而被德宗扑杀.其诗现存一卷,收在《薛涛李冶诗集》中,“皆后人钞撮而成”(《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4.
九韦应物诗,平平处甚多,至于五字句,超然出于畦径之外。如《游溪》诗:“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南斋》诗:“春水不生烟,荒岗筠翳石。”《咏声》诗:“万物自生听,太空常寂寥。”如此等句,岂下于“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哉?故白乐天云:韦苏州“五言诗,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东坡亦云:“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相似文献   

5.
吴国珍 《学语文》2013,(5):47-48
《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玄认定为诗经最佳句,王夫之更从中概括出文学创作的反衬手法,其《姜斋诗话》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诗广传·卷三》在对“昔我往矣”等句的阐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他说:“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已之悲愉而已矣。”  相似文献   

6.
《十咏图》为张先82岁即宋熙宁五年(1072)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自爱诗十首衍生创作而成的一幅娟画,取景湖州名胜之一的南园。这幅宋代古画珍品是国宝,也是地道的湖州评议物。周密《齐东野语》有张先《十咏图》及藏于其它的记载,以后流出,后又为清宫珍藏,复又从宫中流出。1995年才为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买回而予收藏。此画右桷证张维系张先之父、而张维一生未宦。知湖州的太守孙觉为之序,由此画而论述人生及文人在世的各种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湖州人、学者陈振孙为此画所作之跋,进行多项考证,推崇张维、张先父子“耄期,流风雅韵”,可谓呈乡衣冠之盛事”,称赞张维之诗“清丽闲雅”,此《十咏图》价值如同珙璧。张维的《十咏诗》、张先的《十咏图》、孙觉序和陈振孙跋于后人尤其于湖州人,皆有史学、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萍 《教育文汇》2004,(2):35-37
汉魏乐府中有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的《焦仲卿妻》诗,写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殉情化鸟的悲剧故事,凄婉感人,“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它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公元507—583年)选辑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  相似文献   

8.
夕阳一词,始见于《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所谓“度其夕阳”,是说开辟山的西侧,以扩大种植的土地.“夕阳”,本指山的西侧,这是因为山的西侧为西下的太阳光所投射的缘故,故《尔雅》云:“山西日夕阳.”《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日之夕”,即太阳落山之时,故牛羊下山归家.可见,夕阳原先只不过表示日在山之西侧即傍晚之意.  相似文献   

9.
蝉诗三绝     
蝉,俗名知了,栖于高树之上,古人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此视为高洁之物,加以偏爱,歌以咏之,生产了一些咏蝉诗作。在唐人咏蝉诗中,有三首深受后人称道,被誉为蝉诗“三绝”。“一绝”是虞世南的《蝉》。虞是隋朝旧臣,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重用,声名远播,因此有感而发,托物寓意。诗为:“垂绥清  相似文献   

10.
《蜀道难》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的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唐人殷蹯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宋人李麃说此诗“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明人李东阳也说《蜀道难》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兵车行》一样,都是“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的诗篇,令人“终日诵之不厌”。可是,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抵有两种见解:一是本诗有具体之所指;一是诗人“自为蜀咏,别无他意”。对于前者,已有论者考证其不合理之所在;对于后者,仍在争论之中,笔者也想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楼在山西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正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诗中所说的“山”即今中条山。“流”即此段由北向南的黄河急流,“千里”是指由此向西略南的中条山、华山、西安一段。这里地处山西的西南端,面临黄河湾,周围群山环列,风光甚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把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他的剑术不精。诚然,荆轲的剑术并不超群绝伦,在前往燕国途中与盖聂论剑,被盖聂“目之而去”。而剌秦失败后,鲁勾践也叹息说他不懂剑术:“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相似文献   

13.
雁是中国古诗中吟咏较多的物象之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咏雁的诗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三国时魏国诗人应场的《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一首较早的以较大篇幅咏雁的诗。雁为候鸟之一,秋凉之后往南飞,春暖时节向北归,《吕氏春秋》便有“季秋之月”“候雁来”,“孟春之月”“候雁北”的说法。唐代诗人韩愈的《鸣雁》诗也有“嗷嗷鸣雁呜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的诗句。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兴膳宏在《谢眺诗的抒情》中说:“吉川幸次郎博士指出斜阳落日常被唐人采为诗题,同时说明六朝以前这样的用例不多。‘歌颂斜阳的美与哀愁,是八世纪中国诗的黄金时代唐代以来的事,在此以前诗中咏云和月的都有,但是咏夕阳的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15.
李公亭记按林(山票)西湖山诗,题云:“湖山一景,不减韩山,自榛莽中起而新之,环立四亭,植松插竹,游者众矣。”此诗乃咏其所立之亭,非题李公亭或观稼亭也。王汉湖山立石诗 '《婉志》题湖山立石王澳薛驳抱理势迥石刻原文立石持太常博士知草州事王漠薛数抱模势迥石刻共十一行,末行尚有"巾祥符六年二月十五  相似文献   

16.
<正> 《十五》,属乐府旧题,古辞不传。黄节《魏文帝诗注》云:古曲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数篇,“《古今乐录》以为是古诗,朱乾《乐府正义》谓疑即此《十五》,而文帝拟之也。”其诗乃为曹丕游猎遇虎而作。朱乾《乐府正义》论之云:“《水经注》:魏文帝猎于大石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山在洛阳南。”黄节《魏文帝诗注》亦云:“乾所云《水经注》,似证此诗为当时所作,意盖可从。若其以‘雉(句隹)’、‘鸡鸣’,谓指丁仪、丁廙、杨修之伦,‘虎啸’,指曹植,则凿矣。”以为此诗为孙礼拔剑斫虎事而作。余冠英先生《三曹诗选》注引朱乾说,并云“所写或许就是当时情况”。然考《三国志·孙礼传》,则言“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礼固争,罢役,……帝猎于大石山,虎超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诏令礼上马。明帝临崩之时,……拜礼大将军  相似文献   

17.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咏18岁多一点就被迫人了乐籍的歌伎张好好。她性格温顺,体态轻盈。杜牧见而悦之,便赋此诗相赠。  相似文献   

18.
敦煌写本《敦煌廿咏》,共有六个写本,即伯二七四八、伯三九二九、伯二九八三、伯三八七○、斯六一六七、伯二六九○。经王重民辑录,刘修业整理,收入《〈补全唐诗〉拾遗》,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四辑。这二十首五言律诗,都是歌咏敦煌古迹的。作者的姓名已失去。诗前有序云:“仆到三危,向逾二纪。略观图录,粗览山川,古迹灵奇,莫可究竟,聊申短咏,以讽美名云尔。”三危,山名,这里指敦煌。清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曾诚纂辑的《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引《都司志》云:“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升雨山,今在城东南三十里。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作者到敦煌,快要二十四年了,他游览山水,阅读图志,对这里的名胜古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聊申短咏,以讽美名”,这就是《三危山咏》、《白龙堆咏》、《莫高窟咏》、《贰师泉咏》、《渥洼池天马咏》、《阳关戍咏》、《水精  相似文献   

19.
一、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全唐诗》卷二五三著录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全唐诗》在“远”字下有注云:“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河直上’。”按照此注,这诗即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样,这首《凉州词》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两种文本,我们姑称前者为甲诗,后者为乙诗。又,闻一多《唐诗大系》录是诗时,第四句的“春光”作“春风”,如此,这诗就又出现了第三  相似文献   

20.
逯钦立选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有两首写庐山的诗。一首是南朝陈刘删的《登庐山》:“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前。危梁取大壑,瀑布挂中天。秦始眺宇宙,汉武上旌旃。结庐分往籍,留艑映遐年。”一首是隋代刘斌的《咏山诗》:“灵山峙干仞,蔽日且嵯峨。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