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美国监理会来华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万国公报》是晚清时期一份颇有影响的刊物。它的出名,主要就在于其介绍的西学知识。在其介绍的西学知识中,西方的近代教育制度及教育理论是一个重要方面。《万国公报》介绍的西方教育制度及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近代转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必须指出的是,其之所以如此,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用基督教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2.
林乐知是晚清著名来华传教士,作为主编,他在《万国公报》上刊登了大量有关近代中国妇女问题的文章。从对中国女俗陋习的批判、缘由的探求,到提出一系列积极且有价值的解决办法与实践,林乐知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启蒙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探求林乐知与中国妇女问题,有益于我们加深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关系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是近代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宣传的急先锋.不仅如此,他在教育理论上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反对传统的封建教育思想,倡导学习外国的长处,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主张全体国民的教育,尚武教育,女子教育,开办半工半读学堂等,都成为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思潮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教育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于加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留日,制定奖励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是传统教育向新式教育变革的重要时期,从新式教科书的编写到新教育制度的确立,蒋维乔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作为教育家,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近代教育的改革之中,在近代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都曾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是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7.
严修是中国近代名教育家,他不仅提出了改废科举、重视师范和社会教育,提倡妇女教育,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等重要主张,而且大力兴办新教育,推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名学和教育家,李大钊的教育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他强调教育对国家和社会进步具有“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凸显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远见。他在普及国民教育、规范培养目标、力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映透着他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李大钊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是我国近代大力倡导农业教育的重要人士之一,他提出了系统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学堂,成为近代农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高度重识农业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大力倡导近代农学教育和培养农业人才,他重视西方农业科学的引进与成果运用,重视农业教育、推广和农务管理的协调统一,推动了农政改革.张之洞作为晚清农业教育思想家的典型代表,首次把农业教育纳入近代教育体制中,为近代农业教育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晚清来华西方新教传教士呼吁对中国女子进行教育。林乐知、花之安等西教士主要从天赋人权、相夫教子、国家强盛等三个方面论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知识型的贤妻良母与各类专门人才作为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妇女解放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把女子教育看成是妇女发展与解放的必由之路;并以西方近代妇女观对中国传统落后的妇女观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兴办女学是振兴中国刻不容缓之急务。1907年,清廷终于向女子接受学校教育开了一扇小门。不过,西教士呼吁中国兴女学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兴学育才本身,也不是中国的富强,而是为了广兴基督教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创始及发展与洋务运动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洋务派首领中,李鸿章所起的作用显然是举足轻重的,他是近代留学教育的重要倡议者之一,更是留学教育的主要筹划者,在此期间他二十余次请奏朝廷,议论与留学相关事宜,奏稿之多无人能比,他在外交上为留学教育疏通关节;在经费、师生管理、学生出路等问题上出谋划策;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具有明见,他为近代留学风气之开创、新式人才之培养作出了值得肯定的业绩。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通识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的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梅贻琦所著的《大学一解》中的通识教育思想,并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梅贻琦通识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其对于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正伟 《学科教育》2013,(6):102-111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他从救国强国出发,提出教育救国方案,初步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他的西学救国、三民说、家庭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等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陈子褒是我国近代广东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男女平等教育、小学教育权归于女子等教育思想,他招收士生、兴办女学、编写妇女读物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当时教育领域具有先驱者的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我们当前的女子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涉及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儿童教育等各个领域.他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倡议和努力下,初步建立了我国新式的、与共和政治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他在北京大学的革新,为确立近代意义上的大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教育的许多论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发展教育的客观规律,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日本的热潮。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回国后,成为近代中国学习日本和西方先进文明的重要媒介,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向着近代化方向发展。他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译编教科书,解决了兴办新式学堂急需教材的燃眉之急,也把许多新词汇、新术语传入中国,促进了教育内容的近代化。他们在教育行政机关任职和在学堂任教,尤其是创办新式学校,对近代中国兴办新式学校和进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确立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代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艰难地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他在中国近代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外,他的一千多封家书,更蕴含了他丰富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曾国藩家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整理,笔者认为其中包含的品德修养、家庭生活、读书修业、为人处世四方面的教育内容仍然值得我们古为今用,可为现代身为父母、教师、学生,甚至是领导者,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