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雅静 《视听》2021,(2):122-123
"打工人"是近期网络青年亚文化中一种新的消极抵抗话语实践.本文对话语实践表现方式进行分析发现,打工梗表达了青年群体对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焦虑不安,以娱乐反讽的修辞手段传递游戏目的与狂欢话语.在图文、音视频的共振中,网络青年在虚拟广场上具身表演抒发心理压力.同时,多元话语主体介入进行话语协商,促使"打工人"身份范畴与意义范围...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2):58-62
恶搞文化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种网络文化,其借助网络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本质上说恶搞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样式,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同时作为一种风格符号的象征,恶搞传播的是一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颠覆,表现出一种抵抗的精神。本文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传播学理论,从文本层面、主体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恶搞文化进行解读,探索恶搞文化表象下的一些深层次规律,通过对些深层次规律的把握,辩证的看待这种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3.
申由甲 《视听》2022,(8):143-145
2021年,青年话语场中出现了热议“躺平”的风潮,“躺平青年”成为很多人给自己设置的标签。“躺平”只是青年群体面对现实生存压力的话语抵抗,少有人在生活中进行真正的“躺平”实践。“躺平”话语流行的背后存在着语义本身、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新媒体技术和新传播格局也为它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的本质属性、多元主体话语权的争夺与协商,使得“躺平”话语最终未能实现行动转化。社会各方要理性看待青年群体的“躺平”及话语表达,并对青年群体抱有信心。  相似文献   

4.
近来,网络综艺逐渐进入用户视野并深耕亚文化融合,收视良好、话题不断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多.在青年亚文化传播视野下,哔哩哔哩作为亚文化青年的聚集地受到了青年群体的追捧.本文以哔哩哔哩原创综艺《说唱新世代》为例,探析该节目在青年亚文化的新态势下的表现形式和其用户构建群体认同的新表征.  相似文献   

5.
金晶 《新闻传播》2012,(9):121-122
作为一起典型的群体性恶搞事件,"杜甫很忙"构成了中国网络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范本。本文运用表征理论对"杜甫"文本中的符号进行解读,认为恶搞虽能体现青年学生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这种创意停留在复制、拼贴商业文化符号的较低层面,缺乏反思和建构,如不加以正确疏导,势必影响年轻一代的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业界的主流视野里,网络恶搞被定义为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①;在传播学界里,它被打上后现代、亚文化等具有中性色彩的标记。众学者在关注和剖析之余,在端详和接纳之后,往往扼腕感叹其娱乐式的文化颠覆、空洞苍白的仪式狂欢,以及宣泄式的心理痉挛。  相似文献   

7.
章子轩 《新闻世界》2012,(7):169-170
网络恶搞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样态,随着BBS、微博等自媒体的流行,网络恶搞正逐渐从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向商业化演变。本文通过对恶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媒介社会功能来浅析网络恶搞的本质和意义,展现其处境以及各种隐藏的弊端,重在论证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创新、包容开放的原则,强调媒介规范化管理,把关人的责任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8.
孙黎 《编辑之友》2012,(4):58-60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网络字幕组群体的身份构建/认同,其能动的文本解构与生存悖论,以及字幕组群落与主流媒介的权力逻辑、商业消费语境所进行的博弈与转型行为.  相似文献   

9.
孙佳琳 《视听》2021,(3):35-36
近年来,基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综艺在传播领域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伯明翰学派理论,以《说唱新世代》为例,探赜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以及被收编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末,胡戈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闪亮登场,开创了中国互联网视频恶搞的“新纪元”,之后网络恶搞进入了鼎盛时期,从(《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到《大电影之数百亿》,近一年下来恶搞之风愈演愈烈,五花八门的恶搞视频铺天盖地而来。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影视人物到现实名人,恶搞的枪口甚至瞄准了影响过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伴随着恶搞之风的盛行,反恶搞联盟大军也迅速突起,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对胡戈大刀阔斧恶搞《无极》的行为愤怒之极,抛出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并声称保留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江苏卫视一如既往践行电视人的使命担当、传播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以创新引领为理念、以品质追求为目标,打造出多元化的内容矩阵,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更是情有独钟。《美好时代》正是频道深度布局文化题材的又一代表作品。立意上,做到人物讲述与时代背景同频共振、个人成就和时代造就紧密相连;主题上,通过一个个平凡而真挚的故事,引导和烘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精神;呈现上,用青年眼光和独到视角,让主流话语的表达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0):42-45
本文从互联网的特性出发,分析互联网对耽美文化的影响,并由此管窥互联网的使用对青年亚文化的利弊:一方面耽美文化在互联网交互、即时、匿名、多媒体化、准入门槛低、传受一体化等特征中,得到催生与推广;另一方面,互联网又因自身的碎片化、浅层化、娱乐化、消费化的特征,使得耽美文化出现为消费文化瓦解与收编的倾向,其抗争的文化内涵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蔡振华 《图书馆》1999,(4):28-30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促使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现实条件下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可 《今传媒》2013,(1):53-54
本文通过早期恶搞现象与当下恶搞现象的对比,从文化角度分析恶搞文化的现实走向。认为,恶搞文化在恶搞主体、客体、恶搞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的现实路径为:前期发展阶段,边缘文化为了靠近主流文化采取迂回的方式颠覆主流文化;当下发展阶段,边缘文化突破主流文化的限制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和主流文化局部自身的瓦解。  相似文献   

15.
齐向楠  张欢 《东南传播》2011,(6):128-130
Doodle文化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折射着网络时代文化融合的现象。Doodle文化所反映出来的是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表达方式等形成了强烈冲击的同时,又与传统文化形成了互动共生的局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二者的相互融合,对于发扬传统文化、构建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佛系青年"作为新媒体时代亚文化的新表征,不仅包含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单向误读与归顺,也有传统文化反向于亚文化的引导与招安。以"佛系青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佛系"与"非佛系"青年的综合对比,概括出当代"佛系青年"所持态度及理念的主要特质;同时,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佛系"亚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2012年1月,吴英因集资诈骗罪被浙江省高院维持死刑判决以来,这起已经延续了5年之久的普通刑事案件,它集合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因素,为数众多的精英们对该事件发表了意见和看法,使这个事件成为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精英话语行为的典型样本.精英群体的构成和他们的观点多元化和复杂化,具有建构和解构社会共识的功效.同时,精英的话语行为又呈现出公共性、盲目性和利益性.  相似文献   

18.
常江 《青年记者》2020,(4):94-94
近期,青年亚文化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自制的新年晚会受到网民的热捧。网络上流传的几个视频片段,如方锦龙与二次元人物洛天依合作表演的《茉莉花》等,令人产生了“破圏”之叹。从舆论的反响来看,B站的这台晚会几乎收获了各方面的赞誉,主流媒体视其为亚文化的主流化。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1):9-13
微电影对边缘阶层话语权的拓展,使亚文化的表达成为网络微电影中的重要征象。而微电影亚文化在获得表征的同时,被特权阶层以政策、商业、知识和意识形态手段收编和掩盖。在更宏观的视野下,互联网媒体呈现的真实并不是文化的真实或者社会的真实,而是意识形态的真实。在权力的监控和干预下,看似兴盛的亚文化表征总体上并不能触及强权结构的中心或推动文化民主化进程,而呈现为一种逐渐丧失意义的浮华。  相似文献   

20.
成晓叶 《大观周刊》2012,(1):169-171,130
西方媒体所称的“阿拉伯之春”,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动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顸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而网络社交工具正是这一事件的最大推手。本文试图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阿拉伯之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