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武》2006,(3):20-21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鹰捉,必须在鸡腿、龙身、熊膀的基础上,方可盘出鹰捉之内劲。因鸡腿为使下三节贯穿一气,龙身、熊膀为使中节贯穿。下、中节劲贯穿,方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鹰捉之内劲来。如单独盘练鹰捉,则如无源之水。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可见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马雷石 《精武》2006,(2):22-22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熊膀,是取熊的两膀下垂,两肘坠裹,含胸拔背,打通人体的上三节之窍道,而用胯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浑厚的熊膀之劲的内意。膀为  相似文献   

5.
心意六合拳以六艺为身法,膀为上肢之根节,故为上肢发力之源。练熊膀必须在下三节鸡腿贯为一气而通过龙身时,经脊背过熊膀催肘至手,才能发出内劲。此为心意拳由下而中达上节节贯穿,从而发出整体内劲的不传之秘。如只有鸡腿到龙身,不经过熊膀之劲,力是无法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马雷石  李昌 《精武》2005,(11):22-23
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蒲东)诸冯(今山西运城市永济县尊村)人氏姬际可(字龙峰)祖师,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诸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创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内家拳。  相似文献   

7.
心意六合拳内称“守洞尘技”或“守洞老技”,属于内家拳。是取鸡、熊、猴、鹰、马、鹞、燕、龙、虎、蛇十种动物形态演变而成的拳法。特点是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身成六式(鸡腿、熊膀,龙身、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相结合,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是专门研究技击之拳术,所以心意拳择徒谨慎、门规森严,历代能得到真传者极少。  相似文献   

8.
朱伯伦 《武当》2006,(11):3-7
顾名思义,“十大真形连环剑”来自于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演绎衍化。其行剑运走、劲意劲力变化,除具备心意六合拳的“六形(式)合一”(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勇猛剽悍等共性,同时亦具备着“短兵之帅”———剑之劈撩点刺、挑挂云带、旋拧洗格等异征。演练时,剑  相似文献   

9.
心意六合拳在盘艺时必须做到以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艺为身法,使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相合,上下贯为一气,取自然界中鸡、熊、鹰、龙、虎、蛇、马、燕、鹞、猴等十种动物的灵性及本能,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以心意指挥行动,行动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九、"心意" 心意六合拳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十种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和十二大势八身作为训练手段,以心意为宗旨,以六合为基本要求,称六合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取义,完善了拳学体系,参赞天地化育,融入随心所欲变化无方的心意之理,遂名曰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11.
(一)心意六合劲 心意六合拳要求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六合拳之身法,拳技运行六形合为一体。强调内、外三合,六百一致。盘拳练艺,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 (二)心意之阴阳劲 心意六合拳在发力劲道上其理深奥,融道学、阴阳学、生理学、力学为一体。盘拳练艺,刚柔相济,发招技击,内外合一。心为技艺之体、技艺为心之用。心欲动周身俱动,意欲发视谁谁惊。其劲力的产生和击发之道,概略为蓄之中节、固之根节、达之梢节。集蹲、涮、摇、拧、插、  相似文献   

12.
马雷石 《精武》2005,(12):19-21
心意六合拳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是用来练内外三合及浑身六面(上下、前后、左右)整体内劲的,始终贯穿于心意六合拳的每一把艺中。不明六艺,就无法盘出心意拳的整体爆发劲来,盘会十大真形、四把捶、十二大势也只是做做体操而已。六艺在此拳法中非常重要。六艺中每一艺以“十字手”起势,而以按把、虎扑、雷声收势,下不赘述。  相似文献   

13.
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诸冯(今山西运城市永济县尊村)人氏姬际可(字龙峰)祖师,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诸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创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优秀内家拳种。  相似文献   

14.
心意六合刀     
朱伯伦 《武当》2012,(9):25-28
心意六合刀传统套路,由河南著名心意六合拳名家、漯河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漯河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李洳波先生所传。笔者多次与李洳波先生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共同认为,这套传统刀术套路确属心意门内之刀术。无论步法身法和刀法均未脱离"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六形(式)合一"以及"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性征和特点。正如李洳波先生所说:"朴实无华,简单易学。"笔者刍荛之见,该套刀虽然具备历来刀术的劈  相似文献   

15.
心意六合拳身法六艺之六——雷声,是心意六合门的独特身法。通过心意的作用,内五行紧密结合外五行,在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内外五行配合下高度集中,统一协调,顺成一气,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从口中喷出而成雷声。雷声是六艺身法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石雷石 《武当》2003,(9):21-23
鹞形 鹞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八,单式盘练有鹞子入林、鹞子钻天、鹞子展翅等单把盘法。鹞的身法敏捷,善于在丛林中穿梭翻飞,迅猛异常,故有“鹞子入林百鸟惊”之说。鹞形重在侧翅、钻天、挑、托、扑和侧身的撞劲,使头肩肘膀胯重击对手,充分体现了鹞形侧翅之威猛。盘好鹞形,一人可对付多人。前  相似文献   

17.
马雷石 《精武》2006,(4):28-29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雷声,必须在前五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上,以身法的高度统一、贯为一气为总体法则,可打通人体经脉,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在心意的作用下,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 发之于口而成雷声。心意门内,闻声可知其内外五行顺否,丹田内劲充  相似文献   

18.
马雷石 《精武》2007,(5):7-9
心意六合拳的八样身法必须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为基础,在盘出内外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浑身六面整体内劲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变化的八样中节身法——身型是定形的,但身法是变化的,如手“型”、步“型”是定型的外型,而手法、步法是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买建军 《精武》2009,(6):43-43
以六合为法,以模仿动物龙、虎、熊、鸡、蛇、猴、马、鹞、猫、燕的形态和捕食及搏击动作为基础,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的心意六合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名家买西山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至今仍感到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优秀拳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命的追求,习武健身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如何才能习练好心意六合拳呢?本人就多年习练心意六合拳的经历和感受,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心意连环肘     
朱伯伦 《武当》2013,(4):22-24
心意连环肘套路由江苏常州陈玉堃老先生传授,套路集心意六合拳常用的龙形遮月肘、龙形蔽月肘、盖肘、起肘和横肘等等,再结合十大形盘式组合式所组成,精简干练,迅猛异常。每招每式无不体现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的打斗风格与实战运作之精髓。陈玉堃老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去世。据陈先生说,他的老师是个"徽商",经常来往于皖南与江苏等地,名叫胡宏顺,他除了练十大形,还精通形意拳,至于心意连环肘创自何时何地何人,已是无法稽查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