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吧·笑笑     
幽默笑话一日,我看同桌的作文《草原游记》中这样写道:"这迷人的草原,就像我那年迈的奶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询问同桌。同桌不屑地说:"这个都不理解吗?很好懂的,这是个比喻嘛!""是,是,是个比喻,但我才疏学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这  相似文献   

2.
正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如何叛逆不听话,让他向东他向西,让他打狗他撵鸡;明知故犯,瞪着眼犯错误……说学生"叛逆不听话"还可以,说学生"明知故犯,瞪着眼犯错误",我认为不恰当。犯错误就要受批评,这个道理学生都懂;不愿意受批评,这是人之常情。那学生为什么"明知故犯"、自找麻烦呢?因为不理解,所以不服从很多教师都爱用命令式的语言与学生谈话,诸如"不要顶撞家长"、"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随便上网"……这些简单的命令,确实是金玉良言,但因为没有必要的解  相似文献   

3.
朱冲 《今日教育》2015,(1):46-47
早就听说这个班的家长很多是大学老师,孩子的聪明伶俐也极其"不一般"。一、班长们的"气场"新学期,新接手二年级(3)班。"老师,我是班长,我学习很好,上期末考了双百分,这期我还要考双百分……"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对我毫无陌生感。"这学期,我还要当班长……"接下来,他表达了他最率真的愿望,我用微笑回应了他。"老师,我也是班长,我每天管理朝读,同学们都不敢不听我的……"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  相似文献   

4.
范秀国的名字按理说起得也算挺不错。念初中时,语文老师说:这秀国俩字是让祖国大地锦绣一片的意思。只是,小范在河北省迁安县职教中心又念了三年书,同学们将他大名中的"壮丽秀美"忘了个干净利索。因为在这三年之中,老农民的儿子范秀国只买过一套新衣服,不得不买呀,不买人家就不让进学校门──那是一套校服。再加上一双黄胶鞋,一穿就是三年。每每到交伙食费的时候,这姓"范"的就为"饭辙"愁得不行,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友情赞助",范秀国这书绝对念不下来。因为这一切,从庄稼院走到职业教育中心农学专业的范秀国让好开玩笑的同学改…  相似文献   

5.
李吉林老师是教坛的一棵不老松。上世纪80年代,全省掀起"学李"、"推李"热潮,将近30年过去了,李老师迈入古稀之年,她的教育生长力却依然非常强劲、旺盛。2011年,她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物",此一殊荣更是成就和彰显了这棵"不老松"的生命精彩。江苏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和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向李吉林老师学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文章,旨在响应号召,助推学习活动持久、广泛和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精讲·多学     
"语文课堂如何不拽着学生走"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目标。这个目标是语文课堂的正向指引,也是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有效体现。其实质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要实现不拽着学生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精讲",引导学生"多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上课钟响了,班主任来了,但他并没有带书。见他站在讲台上半天不说话,同学们一边笑一边诧异地望着他。老师扫视着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三个问题。"他问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  相似文献   

8.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正是靠发奋苦学而获得"环球独一青衣"、"盖世四大名旦"美誉的。梅兰芳少年时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有时迎风还会流泪,眼珠转动不灵活,这对于一个立志当演员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流浪·前进     
白狼曾经跟我说:"把流浪当作旅行的孩子是有理想的。"我听了,心里隐隐作痛,可我嘴上还是很倔强:"不,本来就是旅行,不是流浪。"白狼没理我,甩甩尾巴投入人流之中。这城市就像一座森林,人们满脸淡漠地穿梭其中,白狼也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幼年读过的书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论语》了。想想一个刚认识几个字的小孩儿,坐在那儿"之乎者也"地读《论语》,我挺佩服自己那时的勇气的。每有疑难问题,我便会拿着书问东问西。大家被我好学的态度感动了,他们很热心地给我解答。有一次,我读到"子夏问孝"这一则,里面有"色难"一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姥爷。姥爷戴上老花镜,笑眯眯地跟我讲:"这个‘色难’的意思是‘(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敬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 内容改革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 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 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 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 结论,唯书本是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题,是一道并不出人意料的"材料"作文题,又是一道出人意料并且缺失了"北京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材料"作文题.如果说,"规则""转折""包容""说'安'""北京的符号"这一组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已经基本构成了"北京"特色的话,那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道突兀而来的"唐诗鉴赏式"的作文题,不但与之前的"北京特色"的色调不和谐,而且与首都的昂扬精神、和谐社会、绿色奥运、勇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相去甚远.笔者对这道作文题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13.
师德,为师之本。如果说教育是一首动人的乐章的话,那么师德则是这首乐章中最动人的"音符"。针对社会上个别教师师德越位的不和谐现象,笔者从实际出发,总结与梳理了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好声音",就如何进行师德建设谈几点务实且中肯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正每当夏日来袭,你便觉得心躁动得厉害,却说不出缘由。然而,你抬头,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将你缠绕拥抱——哦,原来是到了荷花池。是的,荷花池!荷花池,荷花池,你不停地叫着,心中的燥热早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一片清凉。是谁带来的呢?这还用问!接着听我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古佳句流传到多少地  相似文献   

15.
没人合作老师问学生:"你的考试成绩怎么不像你打篮球那么棒呢?"学生答道:"这不能怪我啊,篮球场上有人合作,可考场上没人合作呀!"在游泳课上拉拉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后,他对教练说:"我想,今天就练到这儿吧!"为什么呢?"我实在喝不下去啦!"委屈父亲:"儿子,这学期开始怎么成了班上最差的学生了?"儿子:"这能怪我吗?原先最差的那个学生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相似文献   

16.
父·琴     
徐厚坤 《生活教育》2013,(6):106-107
一瓶水递到我面前:"喝点水吧。"我摇了摇头:"我不渴。"接着又是那本翻得烂熟的琴谱:"那要不,看会儿书?"我不耐烦了":爸!你就让我安静一会儿,行吗?"父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那你别紧张啊,儿子。看你,出了这么多的汗。""才没有!天这么热,谁会不出汗啊?"话一出口,我才惊觉音量大了,周围的其他备考的父母与孩子都朝这边看过来,注视着我们这对父子。我很尴尬,只低下头,无聊地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画龙点睛",同样,在学习散文时也要掌握点睛之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题旨.比如听老师讲解《荔枝蜜》,使我懂得了篇末结句是点题的神来之笔,因此以后每逢学习散文,我总是左思右想,分析比较,寻找"文眼".在冰心的《小桔灯》里,我找到了点睛之物--小桔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理解了点睛之语--颇不宁静;而在竣青的《秋色赋》里,则懂得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谚语的点题作用.由此我觉得用老师教给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同类  相似文献   

18.
<正>翻看新课标,有一个词经常映入眼帘,这个词就是——"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感悟"。怎样把这个目标落实到实践中来呢?刚开始时,我茫然不知所从。直到有一天,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中毛主席每每读书,必拿笔勾勾画画、圈圈写写,即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才恍然大悟——读书时在课文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不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之一吗?是的,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一种带有个性化选择与吸收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我历来注重创设积极热烈而又轻松自如、深入严谨而又兴致勃勃的情境氛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以为,教师从走入课堂就应始终带着微笑。这微笑,是亲切的,充满着对学生的爱:时而是期待的,时而是鼓励的。用我们的微笑,创造和谐、融洽、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说法·数字     
《师道》2015,(3):59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四川大学教师周鼎就自己的"自白书"在网上火了表示,一直以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课,但如今教学似乎成了副业,这让他非常失望我的性格不适合当中规中矩的上班族,我有我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