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现行立法未能明确价格欺诈的数量认定、受欺诈人方面的构成要件、处罚力度达不到有效规制效果等现实问题,我国价格欺诈立法应当从形式认定、数量认定、要件构成等方面清晰界定价格欺诈行为,并引入或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刑法规制制度以及公益诉讼制度,以切实有效解决价格欺诈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是导致合同可撤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学界对此类合同的效力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合同欺诈的要件认定及个中的细节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首先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认定合同欺诈的一个独立要件是否适当这一问题入手,结合作为民事反欺诈制度一部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统一了欺诈的内涵,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最后详细论述了沉默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欺诈行为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欺诈行为和广告欺诈行为的概念,我国法学界以最高人民法院地的司法解释为依据,采取“四要素说”。其实,“四要素说”是很值得商榷的。应该认为,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有欺诈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广告欺诈行为,并可能使消费者形成错误的消费癃,便可以构成广告欺诈行为。要准确把握广告欺诈行为的概念,还必须弄清广告活动中正当的夸张手法,欺诈性广告与引人误解的广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及违法责任的规定明显不足。强化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构建合理的大众媒介广告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大众媒介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扼制虚假广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8-25
作为虚假广告的一种特殊形态和崭新形态,"漂绿广告"根源于环保诉求的极度扩大和泛化、环保诉求的功利化。"漂绿广告"的特征主要有:存在的普遍性、起因的复杂性、诉求的伪善性、手法的巧妙性、消费的误导性、披露的滞后性和危害的广泛性七个方面。"漂绿广告"监管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认定的标准问题,内含"绿色"信息、存在欺骗和误导之可能等五个方面是识别和认定"漂绿广告"所必须把握的。厘清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是对"漂绿广告"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经济信息的手段,对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活跃经济、方便生活、发展国际贸易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广告的繁荣也使虚假广告有了可乘之机,虚假广告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因此,必须积极寻求治理路径,以规范广告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2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要件,其中虚假宣传是其核心,但对虚假宣传没有进一步诠释,导致对虚假宣传理解不一。通过对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类型的解析,界定了虚假广告罪中的“虚假宣传”应是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规制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作与事实不符的,足以让一般人陷入错误认识的信息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在其产品或服务中邀请明星担任证明者、推荐者或形象代言人。由于某些利益的驱动,明星在商业广告中,传达虚假信息,甚至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潜在社会危害性不可低估,众多消费者因明星效应而屡屡上当受骗,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状告明星的现象,但明星对此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该问题还未引起法学界足够的关注。本文在对明星虚假广告的法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星虚假广告有悖诚信原则、属于共同欺诈、构成侵权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试析广告中的欺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里·奥斯奇先生说:“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诚,一旦真诚离它远去,广告便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登台,欺人骗人的帮凶,广告从此也不能再为你广告了,它只能从反面为你反告。” 然而,在我国广告业恢复和发展的十余年来,伴随着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在广告领域中出现了各种不道德甚至于违法的欺诈行为。它包括虚假广告和引人误解广告。虚假广告即是内容完全虚假,不真实的广告。它采用一些手段,或是捏造事实,或是隐瞒事实真象,不切实际地宣扬某商品;引入误解广告即是广告内容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广告中这些欺诈行为的存在,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也有碍于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净化广告业,更好  相似文献   

10.
虚假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虚假广告罪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极少,究其原因,是虚假广告罪中"虚假广告"界定不清,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认识错误以及虚假广告罪的行为犯属性被忽略。"虚假广告"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法益是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其行为性质是行为犯。基于此才能准确界定大量存在的虚假广告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并准确地对行为人施以刑罚。  相似文献   

11.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是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消法》中所规定的“消费者”,应当包括为“打假”而购买商品的人,因为“打假”有利于保护全体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监管市场,符合《消法》的立法本意。对欺诈行为的确认,不能给经营者提供“无意售假”的借口,应当依据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从各个方面去认定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对“增加赔偿”的规定,应当作整体和全面的理解:当消费者的受害损失超过购买商品和提供服务价款的一倍时,应当按实际损失甚至更高的标准进行赔偿;当经营者许诺“假一罚十”时,法律应当支持受害消费者获得10倍的赔偿;法律还应当从更深入的层次采取措施,使商品销售者和提供服务者的欺诈经济成本高于欺诈经济所得,力争在源头上杜绝对消费者实施欺诈行为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2.
关联性原则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性原则是ROI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的是广告创意必须与产品、消费者、竞争者、广告目标相关联。要实现广告创意与产品的关联,必须在对产品概念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表现技巧彰显产品的个性;广告创意与消费者的关联指的是广告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说话;广告创意与竞争者的关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广告创意与广告目标的关联指的是广告创意必须围绕广告目标的变更而变更。关联性原则是广告人无法摆脱的一个紧箍。当然聪明的广告人往往懂得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使紧箍成为自己头上最美丽的饰物。  相似文献   

13.
名人广告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具有巨大的市场效益,但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为提高传播效果,名人广告应采取以下策略:名人选择必须与广告产品密切相关;产品与名人的地位应主次分明;控制名人使用频率,掌握名人广告时机;处理好名人与普通消费者的关系;真实自然,切忌弄虚作假或矫揉造作;精心创意,尽量减少推荐、证言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接受者是大批作为潜在消费者的受众。受众的"期待视域"概念借用的是文学接受理论的概念。广告的接受与受众的期待视域息息相关。根据受众的期待视域,广告的设计必须不断调整,使受众视域与广告达致融合与超越,从而实现商品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同时它又反作用并修饰这种特定的环境。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房地产中介市场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中介主要存在7种欺诈行为,并对这些欺诈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为了使消费者免遭房地产中介的欺诈,对消费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益繁荣,商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POP这一便捷、高效、廉价的广告直销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市场中很多POP广告基本还是不重视整体策划,缺乏创意,只注重表现和制作,缺乏对POP广告在整个营销手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消费受众对自己广告的感受、竞争对手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使用的广告手法和策略、最终自己的广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等多方向的研究和分析。任何形式的广告设计都有策划,POP广告策划相对比较简单和随意,表现为及时性、便捷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广告中的“性”元素越来越明显,渐渐成为诠释创意、宣传商品的主角。性感广告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传达一种切合现代情调的品牌理念,达蓟吸引消费者注意、传达广告信息的最终目的。在充满“性”元素的广告世界中不乏一些精品,但是一味突出“性”的广告也不少。所以,对于“性”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需要加以适当引导,应坚持健康、艺术的原则,与广告产品相关联,使之不低俗却让人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Relevance Theory was developed in 1986, it has been applied to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by researchers. In a global economic background,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from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means of advertisement, puns are faced with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dvertise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Detailed examples will be given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advertisement broadcast and at the same time remain its creativity. It is a keen hope that this paper would be helpful to tho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ors.  相似文献   

20.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其目的除惩罚和制止不法行为外,还有就是鼓励消费者同欺诈行为作斗争。欺诈以是否足以误导一般消费者为成立要件,并不要求有实际损害结果,也不必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问题。即使“知假买假”,经营者也构成欺诈,消费者也应受法律保护。同时,为了对欺诈行为形成有效制约,惩罚性赔偿的数额标准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