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现代集邮展览中,极限集邮者的用武之地有两个类别:即一框集邮类和节俭集邮类。从2002年北京市现代集邮展览的展品看,90部一框展品中采用极限集邮方式编组的有13部;15部节俭类展品中采用极限集邮方式编组的有3部。极限展品获得一框集邮类4个一等奖中的两个、10个二等奖中的5个;节俭集邮类两个最佳奖中的一个。这些数字表明,极限集邮在现代集邮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笔者根据这一届现代集邮展览谈一下极限集邮者应如何介入这两类组集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极限集邮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极限集邮展品以其艺术性强和观赏性强受到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在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和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期间,一些极限展品披金挂银,令人瞩目。这些展品基本上是按“专题”形式组集,在极限界反响较大。极限集邮专题化,多依专题集邮“葫芦画瓢”,然而忽略了极限集邮本身的特点。笔者在此,根据FIP极限集邮和专题集邮展品评审规则,对两类展品的异同、极限集邮借鉴专题集邮以及发挥极限集邮的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邵林在上海市化工邮协和极限集邮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曾说:当前的极限类展品实际上可归纳为3种形式,按国别组编是传统方式,但它对邮票的研究不会比传统集邮类展品来得深;研究性展品实质上是尝试性的,但它对邮戳的收集总及不上邮政历史类展品来得广;极限集邮专题化借鉴了专题集邮的构思方式,但其素材品种、数量远没有专题集邮展品来得丰富。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首日封集邮1.1为首日封收集者提供参加集邮展览的机会,以调动集邮者的积极性,提高参展者的制作水平和编组技巧,特制定本评审专用规则。1,2首日封类展品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没有正式颁布有关规则之前,本评审专用规则仅适用于北京市的各级集邮展览。第二条竞赛性展品首日封类展品,就是在本评审专用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所收集到的相关素材编组起来的展品。  相似文献   

5.
明新 《中国集邮》2000,(11):28-28
编组邮集参展是许多集邮者的一种愿望,但往往因收藏的邮品“太一般”而难登邮展的“大雅之堂”。现在,北京市集邮协会推出了节俭集邮类,为众多集邮者用“普通”邮品组集参展、一献身手创造了条件,并将有效地促进基层集邮组织整体集邮水平的提高。节俭类集邮是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新近提出的,并搞出了评审专用规则(试用),适用于北京市的各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6.
李宏 《集邮博览》2008,(4):51-53
2006年至2007年,国际上举办了多项重要邮展,其中设有极限集邮类的有三次世界邮展、一次亚洲邮展和一次专项邮展。笔者喜爱极限集邮,在参加邮展的同时也收集相关资料,特别是对展品目录和获奖目录的收集整理,现将近两年国际邮展中极限类展品评审情况公布于众,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极限集邮类展品有一类为“专门课题或研究”,极限集邮者为此作过探索,并尝试组编研究性展品。这里,笔者对极限集邮类展品研究什么?怎样展示?结合获奖邮集实例,提出若干思路,与同好交流。 《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施要点》第5条“特殊展品或研究性展品——以研究极限明信片各组成因素的某些独特性或研究最大可能的一致性为基础。”为我们明确提出了研究的两个方面。 一、研究票、片、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图画明信片集邮1.1为给图画明信片收藏者以参展机会,充分调动参展者的积极性,特制定本规则。1.2明信片类展品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没有正式颁布有关规则之前,本评审规则仅适用于北京市的各级集邮展览。第二条竞赛性展品图画明信片类展品,就是在本评审专用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所收集到的相关素材编组起来的展品。  相似文献   

9.
图画明信片类集邮展品源于澳大利亚,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澳大利亚国家邮展的一个类别。2002年北京市现代集邮展览设有图画明信片类,这是中国省级以上邮展首次出现这个类别。综合这两地邮展的评审规则来看,大同小异,对展品的要求与“FIP”类别很近似,这对参展者编组展品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11.
集邮是一项陶;台情操、增加知识、愉悦心情的收藏活动。编组邮集,进而参加邮展,是集邮爱好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经过收集、整理、编组制作出邮集(展品),通过参展来检验自己的收藏水平、知识多寡和编排技巧。在编组邮集的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集邮爱好者的迷茫、思索、追求、汲取、懊悔……喜悦。笔者是一名专题集邮爱好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编组专题邮集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6年5月20日北京京华会举办第二届全国民间一框极限邮集非竞赛类展览,全国15个省市的69部一框极限展品参展。我编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一框极限展品参展。2002年1O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一框邮集巡回展,共有41部一框展品参展。我编组《长城的建筑造型》一框极限展品参展并获一等奖。现就我编组一框极限展品的实践过程和学习体会,对一框极限展品及其制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宏 《上海集邮》2005,(2):38-38
世界极限集邮的领先水平在欧洲,而法国则是其中心。笔在去年新加坡邮展期间举行的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会议上获悉,名为“MAXIFRANCE2005”的首届欧洲极限集邮锦标赛将于今年9月23—25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CORBEIL-ESSONNES省举行。日前,其《邮展公告》出台,预计规模达400框,虽然这是一次法国的国家级竞赛邮展,但除法国外还将有来自其他18个欧洲国家的展品参加,将是一次集全欧顶尖极限类展品于一堂的较量。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8,(1):3-4
记者去年11月您自费参加了首届欧洲极限集邮挑战赛邮展? 李宏是啊,其实这是第二次了。前一次是2005年9月的“MAXIFRANCE2005”法国极限邮展暨首届欧洲极限集邮锦标赛,当时我的展品《牛》应邀代表中国在荣誉类展出。  相似文献   

15.
拜读本刊3633页《极限集邮类研究性展品之我见》一文后,想借题来谈谈当前我国极限集邮界所关注的,在极限展品中有关极限片的载体——图画明信片应研究什么的问题。当然,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共同基础应是现行的《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及其《指导要点》。该《指导要点》第4.3条“知识和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16.
全国极限集邮邀请展是今年首届羊城集邮文化节内容之一。它是在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常增书的倡议与广州市邮协的支持下促成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展品,共有29部145框竞赛性极限集邮展品,此外并有104部非竞赛性一框展品等。  相似文献   

17.
李宏 《集邮博览》2010,(2):47-47
梅海涛是当前国内极限集邮界涌现出来的极限展品高产作者,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先后编组出两部五框极限展品《夏季奥运会竞赛项目》(荣获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金奖)、《邮递员培训班学习笔记》(荣获2008南昌全国邮展镀金奖、2009韩国亚洲邮展大银奖)和两部一框类极限展品《非洲掠影》(1937年以前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从求生技能演变而来的竞技体育》,参加  相似文献   

18.
一、编组专题集邮展品模式的沿革专题集邮收集方式的出现已有100多年了。专题集邮展品的正式展出也有80多年了。据记载,1863年6月英国就出现了与传统集邮不同的收集方式,即按同图案邮票和以邮票发行目的来收集邮票的方式。1870年7月在集邮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肖像邮集》的文章,介绍了一部人物专题邮集。直到1928年卢森堡的著名集邮家伯那德·菲塔在欧洲国际邮展中才正式展出了他的专题邮集,因此,他被认为是专题集邮的创始人。开始,专题集邮是以同一类图案邮票(不考虑邮票发行目的)进行邮票收集和编组邮集的。以  相似文献   

19.
“附加费票”是所有邮政附加费邮品中比较有吸引力,或者说较有集邮价值(重要性)的邮品,因为邮政当局已承认它是一种“邮资凭证”,利用相关的附加费票的邮品作为素材,选定一个题目,就完全可以编组出一部符合竞赛性邮展规则要求的“传统类集邮展品”。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第三届现代集邮展览10月12日至1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德胜国际文化中心展出。本次邮展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集邮文化,推动现代集邮发展而举办的。展出全市18个区(县)、直属、团体集邮协会和专业集邮组织选送的162部300框及14展柜展品,竞赛性展品包括一框、开放、节俭、灰姑娘、首日封、图画明信片、生肖、自动化、原地、极地、文献集邮等11个类别。其中极地和文献集邮是新设立的邮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