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诗心与佛心     
诗心之所以通于佛心者,一是始于喜悦,即超越功利;二是止于智慧,即看破放下;三是慈悲,即人文关怀;四是金刚怒目,即诗可以怨。此外,传统诗歌的方法也是通于禅的。依奥登之说,"欢愉之辞"可以帮助我们更能欣赏人生,"穷苦之言"则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这是一块金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所以陶渊明说"欣慨交心",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王蒙说"泪尽则喜"。  相似文献   

2.
道家世界的"自然"图景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指"道性自然",涵摄"自然生成论"与"自然本体论"双重意蕴;二是指"物性自然",即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三是指"人的自然",即方法论与境界论意义上的"自然"。但"自然"并非一高居于"道"之上的范畴,"道法自然"表达的基本意蕴是"道"作为最高范畴已无别的效法者。作为具有深刻根源性意义的哲学形上学建构,"自然"落实到人生和政治上即"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3.
对《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句中的"文莫"二字,古今人做出过多种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其中的"文"指人的外表,"莫"通"无",是"无文"的省略,指与外表相对的"内心"。至于古人说"幕音漫",则是因为"莫、幕"相通,"漫"是"无文"的合音。《论语.述而》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生理属性而言)从外表到内心我跟一般人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4.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是两课时,第一课时是"习作指导课",第二课时是"习作讲评课"。特级教师宋运来认为,"习作讲评课"的称谓不妥,它应该有个更贴切的名字,叫"习作欣赏课"。他提出,"习作欣赏课"的教学流程可以按照"发现—欣赏—分享"进行。那么,"习作指导课"该如何指导?"习作欣赏课"又该如何欣赏呢?本期特推出宋运来老师的两节习作教学实录及评析,第一节是"习作指导课",第二节则是"习作欣赏课",希望对您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6.
京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末"后来与"生"不再区别。"生"是指戏曲中的男性角色,"旦"则是女性角色,京剧的大多数剧目以"生""旦"角色为主。"净"虽然同样是男性角色,与"生"不同的是,"净"又称为"花脸",以丰富的脸谱来表现不同的人物特征,如包拯和曹操的角色便属于"净"。至于"丑",则可以说是京剧中最不可或缺的"佐料"。所谓"丑",并不是指扮演者的长相丑陋,而是指这个角色的扮相比较滑稽。丑角扮相主要是在鼻梁和眼窝间抹一块白色,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却并没有明确说自己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又是用什么贯串起来的。后人恰恰多就这两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关于孔子的"道",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仁"、"礼"、"仁与礼";关于"一以贯之"的"一",有的认为是"忠恕"(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有的认为是"中庸",也有的认为是"仁",还有的认为是"礼"。不管哪种说法,要搞清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如果从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人生实践来分析其思想观念,就会明白,"中庸"应该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王菘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王崧舟老师还说,"语文味"还表现于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然而,我们看到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是变着"花样"进行讲解,甚至是变着"花样""瞎闹腾",结果就变成了"岸上游泳教学课"。  相似文献   

9.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杜威,进步主义哲学家。但他反复说明,讨论教育无须顾及一些"主义",甚至连"进步主义"也不必考虑,而应当只思考教育本身的含义。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呢?他坚定地认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和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进一步地说,"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因此,"新教育哲学专心致志地寄希望于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显然,经验,是新教育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和核心理念,是他的教育哲学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语域是指语言的不同的使用场合.本族语使用者在通常的交际情景里具有选择语域的能力,但对于非本族语的交际者来说,往往缺乏对语域的感觉能力,他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选择错误的语域,混淆不同的语域,结果造成交际过程中的用语不当,引起别人的误解,达不到正常的交际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语域也同样存在着制约的意义,它能影响翻译过程中词义的选择,从而对原文的不同语体风格得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诗集中有不少的异文,其中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不大,不影响读者对诗作的欣赏理解。有些异文词义之间差别较大,但是因为异文所在的语境的约束力不太显著,所以读者不好取舍;还有的异文是因形近或音近而讹,这时读者可以根据语境等因素和常识,可以选定本字,排除异文。杜诗还存在因笔画脱落,或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讹字现象。笔者根据理校法,排除了杜诗一处异文"老夫贪(异文:赏,费)佛日",指正"领郡辄无色""何阶子方便"二句中的讹字。  相似文献   

13.
比况结构主要由词、短语和小句与比况助词构成,但复句形式有时也可以同比况助词一起构成比况结构。本文围绕摹状喻词和比况助词的选择、复句形式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等几个方面,对由复句形式构成比况结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促使学术论文英文关键词的规范化,本文针对英文关键词撰写中普遍存在的技术性细节问题:在选词用字上,取舍不当、优化不够;在形式表述上,大小写误用、单复数不分、缩略语滥用;在排序规律上,层次颠倒、逻辑混乱,按照相关细则,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网络中的搜索引擎、在线词典、专业机构网页、百科全书、翻译论坛和博客等资源可以促进翻译选词的正确/恰切性、专业性及文化背景的理解。网助选词不是简单地依赖搜索结果的数量,而是译者利用一定技巧、凭经验和能力进行综合判断、甄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将文本的解析工作做到语义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层面。要真正对文本做到定点、定位、定格,必须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准确诠释语义,为翻译提供通道。选取《骆驼祥子》的一个译本为例,以文化心理为参照,对其词语语义的界定予以分析并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7.
再论文学翻译选词择义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对文学翻译选词择义的影响主要在于认知体验性和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译者通过对文本的体验产生整体意象图式,原文译文词语的相似性程度如何取决于原文译文读者各自的整体意象图式是否对等;译者选词择义的主要依据是语义家族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只有通过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整体意象图式的相比较才能体现它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利奇把意义分成七大类,他认为词语的意义应该放在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不同类型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得到传递和表达的程度是不同的。英汉语言词义灵活多变,他们所赋予每个词汇的意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均能导致词语意义界定的模糊。要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做到对等,译者必须对译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确立和选择尤其与文本的文化语境,语言的搭配习惯以及语域、语体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英译汉中词的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 :词的选择 ,词类转译 ,增词法 ,减词法 (省略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