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平  徐振云 《出版广角》2014,(13):12-15
正现在书评的商业性逐渐增强,书评的批判性越来越弱。一部分书评或为书籍做广告,或为出版社做宣传。对书籍之不足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甚至过分夸大好的一面,对书的缺陷视而不见,不仅易误导读者,还让读书人失去了对它的信赖感。2013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书评时代"主题论坛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作家、书评家,就书评的作用、书评的写作、信息时代与书评的未来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与会者剖析了当代书评的现状,指出其"无原则吹捧"与"一边倒"制约了书评的发展,导致书评可信度不高。这种对书  相似文献   

2.
说起英国的书评文化,人们不得不提起《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简称TLS)和《伦敦书评杂志》。 TLS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人文性书评及文化杂志,创刊于1902年,以周刊形式出版。它的编辑与业务独立于《泰晤士报》,自成体系,由自设的“《泰晤士报》增刊公司”经营,经营范围上还有书  相似文献   

3.
高建同在《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六期《漫议书评的薄弱点》一文中说,目前的书评,学术气氛过浓,说明性太强,使书评始终绷紧面孔向读者,无法达到在图书和读者中架起桥梁的目的。因此需要在体例与文笔上来一次革命。它应在文学与艺术门类中寻找契合点。写书评时不妨在写作时掺入些情感因素,使其在形式上更加活泼多变,在感情上更与读者沟通。如,我们可以向广义的散文体看齐,多写些日记体书评、书信体书评、对话体书评,报告体书评、抒情体书评,简语书评、写意书评,答问式书评。这些变体书评,既可保持内容的学术性,又有散文体特有的亲切、活泼、自然、丰富多彩的形式特色。它糅进了作者的真实感情,便容易使读者接受,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说,这才算真正完成了一个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郑振铎(1898-1958), 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 学家。1920年参加李大钊主办的 "社会主义研究会",同年与茅盾 等组建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公理日 报》等报刊。他一生著作很多,对 图书评论有相当的贡献,有书评 专集《西谛书话》,其他书评作品 散见于1998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20卷《郑振铎全集》中。  相似文献   

5.
科技书评的文体凡丁科技书评可以借用文学写作的常用文体,使科技书评的表达像文学评论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从而达到最大限度传播科学的目的。1.随笔式这是一种自由的、文笔优美的表现形式。书评作者在读了某书后,书中的某段话、某个观点引起了他的灵感,随手...  相似文献   

6.
俄语书评一词源于拉丁语之reconsio,意为辨认、推敲。书评是对艺术(文学,戏剧、音乐等)、科学或其他任何种类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是报刊政论和文学批评的一种体裁。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爱读书,以至有“只要是印成铅字的,什么都读”之讥。如此爱读书,为书评提供了广阔的读者市场。凡是报刊,几乎没有不开设书评版面的。报刊上揭载的面向一般读者的书评称作“新闻书评”,从中文的角度,似不妨理解为具有新闻性的书评。新近兴起的电视书评亦属于此类.总之,主要有别于发表在专业(包括文学)刊物上的书评。那类书评实质应划入论文范畴,不论深浅,大众是不要读的。报刊的书评大都是采用书评委员制度.“书评委员会”由担当记者和外聘评家组成。阵容偏重于教授,意在权威性,但一些教授的生硬文笔往往使书评愈发乏味。委员们两个星期聚会一次,圈定书目。图书是出版社献来的,也有担当记者从书店买来的。记者从中初选百余册,然后评家在三、四个小时里筛选出十几万册,每人拿一册回去写书评.在选书上随意性相当大。  相似文献   

8.
书评意义和书评职能、作用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书评界的研究热点。笔者曾的1982年至1991年3月我国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书评论文进行过一次统计分析,发现在这十年的书评研究中,关于“书评及书评工作的意义”的研究论文占了论文总数的13.02%,关于“书评性质和职能”的研究论文也占了13.02%。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0.
被巴金称其为"奇才"的萧乾,和妻子文洁若二人因译著结缘,本书为二人合著的书评集,该书前后收集了二人半个多世纪以来评书、话书及与书结缘的文字故事,从七十多年前萧乾先生的毕业论文《书评研究》开篇,以文洁若女士的最新书评《宗璞和她的代表作〈野葫芦引〉》收尾。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两位文学大家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和翻译心得。  相似文献   

11.
1982年9月,在台北办了10年之久的书评杂志《书评书目》停刊了。3年后,台北的另一家知名书评杂志《新书月刊》也正式宣布倒闭了。于是,书评界哗然。1986年书评家应凤凰写了一篇题名为《现代文学的‘书评’书》的文章,台北《自由青年》第76卷,介绍了50年代至70年代在台湾出版的书评别集。这就是司徒卫(祝丰)的《书评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版)和《书评续集》(幼狮书店1960年版,后合集为《五十年代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书评理论研究一直在书评实践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80年代初期,我国书评业刚刚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创伤,当时,对书评心怀余悸者有之,淡漠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书评界发出了一片“加强书评工作”的呼声,并对书评工作的意义和外国,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的书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澄清了对书评的一些混乱认识,迎来了80年代中期我国书评数量的辉煌;80年代中后期,针对书评质量较低、书评队伍不稳定等状况,书评界又着重对书评创作和书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90年代初,我国书评的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出版的不正之风、低劣出版物等的批评渐成气候,书评对出版物的社会控制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90年  相似文献   

13.
除出版商、图书馆等对书评的重视,读者对书评的信任,庞大的书评队伍,完善的检索体系等外,美国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书评媒介亦颇引人注目。而在这个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组成的媒介体系中,书评报纸和书评杂志的历史尤为悠久,亦尤为书评研究者们所重视。一、美国书评报刊的历史沿革从范围、性质的演变来看,美国书评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15年~1871年,杂志书评栏的开辟1815年,《北美评论》在美国创刊,它以每期两栏的篇幅刊登书评,从而揭开了美国书评报刊建  相似文献   

14.
“书评小品”这个栏目,乍看起来似乎有些怪。其实,“小品”者,各种体裁的短小文章之通称也。书评文章又何尝不能产生小品?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倘能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评出一些道理,可能要比那种大而无当、流于空泛的文章中看得多。当然,若从文学的角度来挑剔,发表在这里的文章未必都能称得上小品;而发表在“书评”栏里的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又未必都不是小品。我们为这个栏目命名的初衷,偏重于为更多的书评作者提供发表短文的机会;如能由此引出一批可供鉴赏的韵味无穷的小品来。岂不快哉!终归会有那么一天:把书评和书评小品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5.
实话实说:书评的学风和文风伍杰从历史的角度看,目的可以说是现代书评的繁荣时期。改革开放伊始的70年代末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催残,书评事业尚处于四无一少的状况:无书评组织。无书评专业队伍,无固定的书评阵地,无书评理论研究,书评文章极少。1979年全...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徐召勋教授为安徽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和出版发行专业开设《书评学概论》课程,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之后,他把讲稿的一部分整理成书,题名《书评和书评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年来,徐召勋教授大力提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书评学,并身体力行,《书评学概论》就是他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成果。这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论,构筑了书评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绘制了书评学这个新兴学科的总体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评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杰 《出版科学》2002,1(Z1):23-27
20年来,中国书评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和初见繁荣三个阶段,从有评无论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评学.1985年是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书评,队伍和阵地逐渐扩大,书评数量增多,书评和读书活动相互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书评工作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和整个出版工作发展的形势相比,和社会对书评的要求相比,书评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就是如何认识书评工作的意义,怎样看待书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这几年的经验证明,应该把书评工作放到建设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考虑,要放到总体的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角度考虑。因此,书评就不仅仅是出版部门的事情,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是全党的事情。书评是提高民族精  相似文献   

20.
1990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名书评工作者会聚云南省昆明市,参加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书评研讨会。自1985年中宣部在济南召开全国第一次书评工作会议后,书评工作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书评阵地有所增加,书评队伍逐渐扩大,书评质量明显提高,书评功能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上,酝酿已久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于1989年4月在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