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题材作品,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是:“爱情教育”方法不当,语文能力训练不足。教学爱情题材作品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爱情题材作品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中文言文及古诗占了较多数量,这些篇目涉及到古代文学的各种题材,对之进行分类找出其共同的审美特征,对于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去完成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列举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大类题材作品的共同审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和学生“谈恋爱”——高中语文爱情题材课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自古是谈“情”色变,说“爱”语钝,爱情话题最为忌讳。因为许多生硬的教材太强调知识性、政治性,而缺乏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首次设立“爱情单元”可以表明现在的教材改革重视人性,重视人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收集了不少涉及爱情内容的课文,如《牛郎织女》、《王贵与李香香》、《孔雀东南飞》等。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这些爱情内容,对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引导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语文教材中的爱情题材呢? 1.转变教育思想,大胆处理爱情题材。 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不少教师谈爱色变,讳莫如深,他们讲授到爱情内容,常颐左右而言他,草草收  相似文献   

5.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高频出现“水意象”。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繁杂多样.对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水意象”进行分类,可要看到一幅。水意象”系列图谱.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水意象”的审美蕴涵可以从四个方面解读:一是水与爱情、友情、亲情;二是水与漂泊、孤苦、忧思;三是水与豪情、豪气、豪放;四是水与哲思、理想、人文。结合“水意象”的审美蕴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价值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6.
李满意 《现代语文》2009,(6):101-102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如何处理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关注与探讨的问题。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价值观、爱情观等尚未定型,可塑性强。他们对于一些爱情题材的内容颇感兴趣,但又认识不成熟。教师应该本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通过对这些爱情题材作品的巧妙处理,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领悟爱情真谛,接受爱情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完善自我人格。现在的中学生内心蠢动着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渴望,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普遍化、  相似文献   

7.
受时代社会主体和主流文化投影进去的审美倾向的影响,中学语文教材题材内容集中表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时代主调,其美学形态就是崇高—壮美,这在纪实性文体上表现尤为明显.中学纪实文学题材自身的祟高、壮美的审美属性,以及作家对先进思想意义的着意开掘,服从于伟大历史实践的要求,服从于现实性很强的审美教育目的.中学纪实文学的英雄肯定、壮美祟尚,预期着综合性的美感效应,也就是希望通过文学的艺术魅力,感染教育对象,激起审美反应,在特定的审美场中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以达到潜移默化地陶冶和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目的.中学语文纪实文学相对集中的主题、明显的审美倾向,反映了先进阶级的审美理想,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然而,中学纪实文学的题材有待拓宽,主题有待丰富和深化,风格有待多样化,艺术手段有待现代化,这些都是语文美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爱情题材的篇目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关于爱情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这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担心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语文课程文化审美的需要,又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在肩负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启蒙与正确引导的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文本讲解与字词训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掘中学语文课本中与经典爱情相关篇目的情感资源,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析,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与引导,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健康美好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从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更是这块阵地中的制高点,语文教师一般都很重视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材料。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固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育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古典诗歌的审美优势,全方位地概括语文教学审美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将智力、能力、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育质量,更好地体现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目标,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优美呈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在美育的视野中重新认识中学语文教育,能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效益,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情操予以陶冶。本文就美育与语文的关系、中学语文教育当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美育教育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子弟中学俞修好在语文教材中,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戏剧,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必须紧紧把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来制定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审美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审美感受性和参与审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通过对中学语文说明文审美教育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在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落实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去发现美、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文郁 《现代教育》2003,(17):73-73
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不能老是对学生死板的灌输语文知识,而应当凭借各种手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综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入了许多悲剧爱情方面的文学作品,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情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更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断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