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胡适一生获得过35个名誉博士学位,但是他说,他的这些名誉博士加起来.也比不上罗尔纲一本薄薄的《师门五年记》带给他的光荣。  相似文献   

3.
任宴琳 《出版参考》2009,(10):40-40
1930年年底,徐志摩在上海筹办《诗刊》,在其一再催促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的闻一多创作了那首闻名现代诗坛的爱情长诗《奇迹》。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却一直让徐志摩捉摸不透:“我要的本不是火齐的红,或是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也不是琵琶的幽怨,蔷薇的香……我要的本不是这些,而是这些的结晶,这比一切都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5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素有“诗坛泰斗”之称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因病在北京逝世。这位世纪诗翁以其独傍无依的不朽诗篇在20世纪的诗坛、文坛上留下了美名。从1925年开始发表诗作,到1933年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再到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  相似文献   

5.
温化 《兰台内外》2007,(6):55-56
徐悲鸿穷途遇大师徐悲鸿17岁时就成为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教授美术。19岁时,父亲病逝,徐悲鸿含着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亲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1912年.14岁的闻一多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父母为他订了婚。对象名叫高孝贞,1903年出生在一个宫宦家庭,和闻家还是姨表亲。闻一多考取清华后,高孝贞的父亲认为这孩子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又是门当户对,闻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倡导国家主义,为实现崇高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之下。  相似文献   

8.
9.
在从事古籍文献整理的过程中,闻一多形成了自己的文献整理观:提出整理文献的"三项课题":树立真善美相统一的检验标准;确认整理文献是编纂文学史的最基本的工作.闻一多的文献整理观立足于传统又大胆冲破传统的束缚,既为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开拓了新路,也对以后文献整理者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与持久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刘元秀 《兰台世界》2013,(25):130-131
闻一多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主义战士、学者、诗人。他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白话文诗体翻译的先锋人物。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大家,他以独特的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同时在诗歌翻译及理论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他的诗歌翻译已经将原诗中的韵味、诗情等艺术特色最大限度地展现给读者,为中国诗歌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冯茵 《兰台世界》2006,(7S):65-66
由青年时代以诗集《红烛》饮誉一时的诗人,到中年时代成果颇丰的旧经典研究的学,再到晚年(年仅40多岁)无畏的民主斗士,闻一多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犹如红烛——生命有涯,精神无涯!  相似文献   

13.
时菲  王振峰 《山东档案》2015,(2):30-31,63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在深切缅怀周总理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的同时,不禁想起了馆藏档案中珍藏的三张照片以及照片背后有关周总理与其启蒙老师高亦吾师生情谊的故事。师生相逢互喜爱临别命字寄厚望高亦吾(1881-1941),字盘之,章丘西关(今绣惠镇)人。自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先生具体的书籍装帧作品并不多,但每一本作品从快速发展的现代装帧行业视角来看,仍可称之为精品,其书籍封面的设计思想及视觉元素运用与文字排版的新颖感、图形色彩运用表现方面的简洁明快感,体现了超前的思维意识与独具匠心的设计思想。本文从闻一多先生的具体设计作品着手,系统分析了其装帧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15.
16.
裴定于1941年6月参加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学习,1942年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如皋县工学团任文化教员。1943年1月入党,先后在如皋中学、苏中公学分校、南通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培养青年学生近千人。建国后任中共南通市委委员兼青年部长。1952年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先后在中央团校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委党校校务委员兼教务处长、哲学教  相似文献   

17.
1993年5月,受91岁高龄的顾毓琇委托,程君复教授从美国带回一批珍藏了六七十年的珍贵书信,捐赠给顾先生的母校清华大学。其中有三封是闻一多先生写给顾毓琇先生的亲笔信:一封信写于1922年,另外两封皆为1938年所作。信纸质地为竹木草纸,颜色微微发黄。信笺十六开,三封共六页。文字为小楷毛笔书写,自右向左,竖行排列。  相似文献   

18.
吴志菲 《档案天地》2011,(5):33-37,23
座无虚席,台上口若悬河,台下时而掌声阵阵,时而一片沉寂.一个下午,100多位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学生饶有兴致地聆听了一场题为"中外文化与全球化"的演讲. 主讲人是年逾90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在演讲中,这位皓首有些秃顶的老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一晃近两个小时过去了,老先生那深邃的理论与辗转的求...  相似文献   

19.
张注洪 《历史档案》2008,(2):134-136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闻立树、北京大学讲师闻立欣编撰的《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一书,是继闻一多全集、选集和诸多纪念与研究书刊出版后又一纪念与研究闻一多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以下简称《拍案颂》)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我们谨将编撰过程中的若干思考、作法和体会整理发表,敬请专家读者给予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