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自产生起就是通俗文化的代表形式。电视无论是作为实践性的传播手段或者成果性的传播内容,都深深地打着通俗文化的烙印。这是电视本身所无法选择的客观现实。因此,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应该接受和适应电视的这种文化特质,充分发挥电视作为通俗文化形式的优势,为电视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伊朗电影的开端是在20世纪初期。1925年,伊朗电影人开始独立制作本土电影。然而在伊斯兰原教旨神权政府的统治下,电影作为西方无神论的象征,被认为是亵渎神灵,遭到宗教人士的抵制,因此发展十分缓慢。直到半个世纪之后,随着全世界大众娱乐的广泛传播,在不触犯伊斯兰道德律法的前提下,伊朗本土电影也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当前通俗文艺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精神弱化现象与种种矫情行为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忧虑,通俗文艺界的审美化追求倾向又启发了作者的学术思考。文章从分析当代文化哲学思潮入手,界定了评判通俗文艺发展水准的价值尺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较有思想张力的文化哲学思潮——新理性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策略优势。并以此为前提,从新理性主义与文艺生产、文艺消费、文艺批评的关系三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新理性主义策动通俗文艺审美化生成的途径与方法,倡导在审美创作、审美接受、审美评判的有机融合中实现通俗文艺的审美化,认为在当前通俗文艺审美化的进程中,新理性主义将发挥突出的思想导向与方法论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视受众心理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是电视消费的主体。受众心理的定位主要有三个层面:受众的主体性是一种人本的心理行为;受众的心理行为因其社会属性产生了变异;受众心理行为的高级形态表现为“审美”及美感升华。在此基础上,受众心理在中观的形态上表现为“求真、求知、求美”以及“参与”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钟柚 《考试周刊》2010,(18):225-22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本课的影视音乐,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 2,在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主题音乐、主题歌、插曲;能简述出音画“同步、对位”表现手法的涵义。 3.能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尝试选择恰当的音乐为画面进行配乐。  相似文献   

6.
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象征主义开始在诗歌中运用,后来扩展到电影电视.象征主义强调展示隐藏在自然世界背后的理念世界,要求凭敏感和想象力,运用象征、隐喻、烘托、对比、联想、比兴等手法,通过丰富的形象和扑朔迷离的意象,来暗示、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理念.象征高于隐喻,是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更完美、更动人.有道具的象征,有形象的象征,有片名的象征,有色彩的象征,有部分象征,有整体象征,等等.这几种象征各有所侧重,有时交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电影"已经在理论上成为共识.但由于中国电影长期坚持精英文化立场,甚少关注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因此梳理考察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电影在创作题材架构上的不平衡,纠正中国电影在认识理论上对通俗文化传统的疏远轻视.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通俗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关系,再从文化层面梳理通俗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形态和地位,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对通俗文化资源进行更新和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8.
~~24种电影的通俗说明@赵文宏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影与电视有着相似的“语法规则” ,都以影像为表现手段 ,讲述生命故事 ,因而“电视最终将取代电影”的观点络绎不绝。充分认识影视之审美差异性 ,准确划定双方“边界” ,寻求相互的借鉴和融合 ,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镜象角度审视了影视作为“屏幕艺术”的相似性 ,同时更全面地考索了它们从浮面的画面和影调的巨大不同 ,到更深刻的艺术形态及观众审美感受的差异 ,特别是分析了影视天壤之别的“观看”以及由不同“观看”决定的“重画面”和“重声音”的差异 ,分析了影视迥异的心理体验———庄严仪式和世俗动作、梦幻和现实、自由和理性、暗夜的人和光亮的人的对立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电影序幕中的回忆方式 ,作一番审美分析。包括电影回忆的技巧性的审美和其他几个方面的审美 ,试述电影利用这种叙述方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化的后现代性已走上历史舞台,迄今为止,已有众多的研究对后现代化和出理论的表述,在名的理论家中,杰姆逊,波德里亚等人,都把电影电视当作重点对象来研究,但他们都没有对电影电视之于后现代的关系作专门的,较系统的论述,所以本做一次尝试,本认为影像,复制,商品和娱乐等既是电影电视的重要属性,又与后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后现代化的诱发性因素,甚至成了它的表征,同时,本还论述了电影电视在后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92-96,105
繁荣电视文艺与文化,不仅需要创作者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文艺作品,而且需要提高受众的审美力与批判力,才能有效促进电视文艺生产传播的良性循环。因此,针对电视文艺受众心理特点及需求,通过内外因素的合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积极地引导电视文艺受众选择与接受优秀的电视文化,以最终实现电视文艺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传播是传播学和旅游文化学关注的交叉点。本文在这两门学科背景下,采用比较法探讨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与作为人际传播媒介的导游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各自呈现出来的特点,并尝试提出电视与导游相配合达到旅游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部电视剧竟能轰动东西两个半球,吸引数以亿计人的眼,抓住数以亿计人的心,以至于看完了不知再看啥,看完了不想再看啥,你不觉得真该好好咂摸咂摸其有何抓人之点、引人之线、过人之面吗?  相似文献   

15.
作为艺术形式,文学与电影电视既各自独立,又呈现着交叉现象。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电影电视是吸收了文学、舞蹈、美术、戏剧、音乐、雕塑等精华的综合性艺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电视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乡村旮旯,它们在向舞蹈、戏剧等挑战的同时,也冲击着文学这个...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的“四不像”与其通俗文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的通俗文艺范式 ,首先体现于“四不像”的文化心态与文艺心理结构 ,即商业心理、自娱心理、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四者等量互扯互动的心理运作。其次体现于“四不像”的叙事形态 :似现实主义叙事而不是 ,似后现代主义叙事而不是 ,似鸳蝴、礼拜六叙事而不是 ,似社会经、言情纬的叙事而不是。这种“四不像”的叙事形态乃是典范的通俗文艺的叙事形态。通俗乃人的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是张恨水自身生命存在的艺术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诱导性与强制性的叙事本,实质上左右了观众对影片意义的理解方式,同时为影片的全部意义提供一个潜在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对观众接受、体验方式的角色定位是电影制作极为重要的环节。电影观众便成为一个由电影的制作、观看与观看情境共同建构的电影叙事体系中的角色,一个我们可以潜入其中“窥视”影片内容的“假想替身”。不论是作为“窥视”、“先知”还是“认同”,观众都已经成为电影叙事本中的一部分,观众都被建构为叙事的主体并与影片的作共同“生产”影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功能概念与价值概念虽然关系,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基本区别。价值概念具有更多地主体性取向,功能概念则体现出客观属性与技术意义;二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亦有相疏离相排斥的一面,因此二的关系具有两重性。电视艺功能也可以分为两层:一为技术功能层;一为艺术功层。技术功能的存在,确立了电视艺作为大众传媒的远距离、现场性、日常伴随和无所不包的交流特征。艺术功能的实现,则表现着电视艺的审美特征,二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对此两层的任一方面的偏执,都不利于对电视艺功能的真实把握。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提升人们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感的作用,它蕴含着丰富的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栾俊林先生近期出版的《通俗电影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他近几年从事电影艺术研究和评论的文章集粹,该书在我国电影界自成一家之言,填补了通俗电影美学研究的空白,具有几个较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