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信息化,特别是福建省出版社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出版业信息化的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日益增长的出版信息需求和落后低效的信息机制、规模生产和低水平管理的矛盾依然存在。为此,笔者于2002年9月至11月先后网上调查并走访了福建省9家出版社,了解出版社信息化的实施情况,以及出版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试以福建省的出版业为例试析其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 ,正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生产活动。对出版业而言 ,最大的变革则体现在出版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上。信息化革命深刻影响着出版社的经营方式 ,任何一个出版企业都离不开这种变革 ,必须把信息化建设当成出版社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国内外一些成功企业的实践已证明 ,信息化建设是出版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 ,是出版社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也是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   一、出版社信息化的内涵  关于出版社信息化的内涵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自2009年开始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应用正在重塑许多行业,包括图书出版业.大数据条件下,出版社呈现多元化发展,那么,其发展方向如何?又是如何进行多元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发展———出版业摆脱潜在危机之路□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副社长袁钟一、我国出版业的潜在危机从单位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来看,我国出版业似乎比许多行业都好。于是有人说出版业是“朝阳行业”、“兴旺行业”。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注意到,出版业的“兴...  相似文献   

5.
“谋先事后者昌,事先谋后者亡”,语出《吕氏春秋·知己》。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于国华主任在2006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社长论坛的会上总结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并以此说明此次论坛举办目的———推动、引导、规范和服务出版社信息化建设。事先谋划,就会成功。谋,不是杞人忧天,是由于客观情况不得不谋。因为面临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出版业从业者若不“谋先”,则很可能被时代淘汰而“亡”;只有“谋先”,才会有可能迎来出版业的又一次辉煌。尽管我国近年来知识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无法掩盖图书出版行业的不足。我国出版业的产业集中…  相似文献   

6.
时下,不少出版社在抱怨政府对出版行业的保护政策越来越少了,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作用不大了.2005年初,政府出台的由政府购买中小学教材并免费发放的政策,引发了出版业极为强烈的震动,这表明政府正加快引导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打破教材出版和发行的垄断壁垒,并从出版业中逐步退出行政干预.对目前改革中的出版社而言,按原有的出版垄断路径行事是行不通的.如果不尽快进入市场,一旦行政力量的保护完全退出,历史形成的垄断性壁垒一旦消失,还按计划体制思路运作的出版社则会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相似文献   

7.
一、出版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版业进入新的时期主要指全球化、数字化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出版社转企之后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版业面临的是市场规则,是全球竞争规则,是数字化出版规则。何谓市场规则?市场规则简单地说就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市场的进入、退出,市场的竞争,市场的交易等都有一套规则。当然,出版业只是面临市场规则,目前还不完全,甚至还不算在执行市场规则。出版社名义是企业,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8.
李珊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84-185
网络不但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出版社带来了挑战和冲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技术使之快速传播文化知识,使出版业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出版业编辑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觉得出版业信息化的进程,落后于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读了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特别是“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那一段,我更感到出版业非加快信息化步伐不可,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出版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出版业要实现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顺应世界潮流,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出版业进行改造。可以说,没有出版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出版业的现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要做好市场营销,不仅需要全新的营销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还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营销计划,并一以贯之地执行;二是要有专门的营销部门执行具体的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使战略营销计划得以贯彻实施;三是要有优秀的营销人才。然而,在三方面都做得好的出版社还不多,大部分的出版社连其中之一都未做好。因此,目前出版界在营销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许多出版社由于没有战略营销计划而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位。出版社的战略营销计划应该是一个4P过程,即研究(probing)出版业整个行业的情况,对出版市场作精确的划分(partitioning),然后,本着优先(prioritiz-ing)原则选定目标(targeting)市场,最后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posi-tioning)。考察我国出版业,有一小部分出版社通过对市场和自身状况的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出版信息化建设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出版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优势,出版物的内容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和复制。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出版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主要表现在选题数据库建设的滞后,不少出版社对选题信息的保存还停留在落后的文档技术层面上,选题信息与其他图书编辑信息、图书印制信息、图书发行信息等之间成了独立的信息孤岛,没有建立共享机制,导致了不少重复劳动,不利于对选题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选题数据库的缺失,影响了出版社网站的效率。有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以及网络出版、电子商务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我认为,我国绝大多数出版社的当务之急不是扩张,而是消肿、减负。目前,国外出版业、国内其他行业已在频频试探以何种方式可进入中国出版业。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资金闲置迫使它们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中国的图书市场充其量只能算是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可供开发的空间还非常广阔。另外,作为局外人,它们清楚地看出中国出版业“企”“事”业不明,靠政策吃饭者众,经营方式陈旧等致命弱点,知道该从哪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企业面临着行业转型的抉择.以数字内容资源为依托、新媒体传播为支撑的数字出版日益成为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出版的战略转型.本文介绍了在数字出版时代,安徽教育出版社依托本社编辑优势、内容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开发智慧教辅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业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存在以下明显的症状:一、“内存”不足。中国出版业信息化的总体实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版社规模小,资金投量偏少,信息技术缺乏,科技人员稀少。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滞后,导致了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生产过程中物耗、能耗过大,参与国际竞争的本钱不足。二、“速率”较慢。由于科技含量低、运作周期长,所以极大地限制了产品多元化和销售国际化的发展。三、“兼容”性差。中国出版业长期垄断经营,削弱了出版资源共享、产品综合开发和市场多样扩张的能力,尤其不善于利用出版业的优势去兼容其他产业、壮大…  相似文献   

15.
“职业经理人”这个词,是其他行业的冷词汇,但是,对于出版业来说,目前还是新鲜的。从事业单位脱身出来的,同时还保留浓重“事业”痕迹的出版社——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出版商,尽管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喜欢这个词汇——在出版行业里,最具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面临六大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出版板块中,大学出版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与中央部委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共同构成我国出版业的三大基本板块。它与地方出版社不同,地方出版社有着区域性的市场优势;它与中央部委出版社也不同,中央部委出版社有着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社拥有历史形成的品牌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成为大学出版界乃至整个出版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历来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吸收和应用比较快的行业,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出版业的广泛应用,使出版业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现代出版技术是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出版业高度结合的、处于人类出版技术前沿的、对提高出版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先导作用的出版技术群。它包括许多分支技术,如出版社Intranet技术、桌面出版技术、网络出版技术、多媒体出版技术、数字化印刷技术、PDF应用技术,等等。现代出版技术,尤其是桌面出版(DTP)和Intranet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中国出版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出版业,自身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呈现出产业化初期的形态,表现出三个特征。其一,教育出版业正处于产业化生命周期的新兴阶段。其二,就全国教育出版业来说,其产品集中度还相当低,目前还没有一家教育出版社的产品能够相对集中地垄断市场。这说明,教育出版业还未经历过充分市场竞争。其三,从教育出版业行业利润水平看,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市场利润。毋庸置疑,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的教育出版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对的挑战也是相当严峻的。教育出版业由于专业分工的特殊性,存…  相似文献   

19.
必须加强我国出版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版社和书店之间在网上传输与交换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我国各出版发行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业务需要,数据著录格式迥异,信息交流因为彼此格式不统一而出现障碍.当前大力推进出版业信息化建设之际,业界在信息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了一种影响,或者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冲击。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不断延伸,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