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国内外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其成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欺凌事件直接参与者的研究表明:部分欺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或认知特征,欺凌行为也是青春期个体获取、维护社会支配地位的一种手段;某些"另类"特征、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会让儿童青少年成为易受欺凌的对象;欺凌和受欺凌都可能导致个体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适应障碍,其不良影响甚至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欺凌-受欺凌者是最不稳定的一类角色,兼具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两者的缺点,适应状况通常最差。班级内的同伴生态、旁观者的行为和朋友关系都会影响欺凌事件的发生几率及所导致的后果。某些家庭和父母特征也是与欺凌行为联系密切的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也能对其后果起到缓冲作用。但缺乏培训的父母和教师,通常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欺凌事件并做出有效应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防控校园欺凌的措施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面向特定相关群体的单水平干预,二是要求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都要参与其中的多水平干预。  相似文献   

2.
文化成因是影响人心理和言行的决定性因素,校园欺凌现象背后有着深层的文化成因。对传统文化的异化承继,对外来文化的盲目信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是校园欺凌重要的文化成因。根治校园欺凌,必须消除这些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欺凌者的人格发展走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既与欺凌者的同情心缺失、基本需求匮乏有关,也与家庭监管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和惩罚机制不完善有关。应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满足儿童需求、纠正公众认知偏差、增加欺凌者的违规成本等着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中生视角探讨了高中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借此希望高中生能够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把重心专注在学习上,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3):137-144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归因在校园欺凌行为应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欺凌行为中主要角色的归因特点、道德情绪归因及归因偏向进行了系统剖析,详细梳理了归因方式与应对策略间的关系,阐述了归因干预训练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行了归因干预训练程序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在中学生中尤为显著。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与中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不足以及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是校园欺凌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及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是预防及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破坏学校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发场所。从学校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被忽视、校园欺凌防治和惩戒机制不完善、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缺位、与家庭和社会反欺凌资源合作不充分等是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成因。本文就学校在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中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其成因及防范对策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对于现在我国初中校园的安全问题而言,其中部分是因为校园欺凌造成的,它们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也让他们心理素质朝着错误的方向恶化发展。而对于学校欺凌的现象调查,不难发现,对于这些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地区。对于欺凌行为的认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应对措施。对校园欺凌行为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加强认识,学会去避免,促进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积极心理学为促进青少年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构建学校积极环境,谋求青少年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营造积极校园心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频发,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教育治理问题。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同样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倒错、学校教育工作的偏移、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鉴于此,从“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健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进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职校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提高学生对待过去的满意程度,增强学生面对现在的幸福感受,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乐观心态。  相似文献   

15.
16.
法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欺凌监测软件的运用、角色职责的明晰、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培训以及欺凌者的惩戒措施五个方面,具有政策内容系统明确、监测系统严谨专业、角色职责划分明确、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详实以及惩戒手段人性化的特点.政策实行多年后成效显著,2015年,法国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校园欺凌行为呈下降趋势".然而就反校园欺凌政策内容而言,仍然存在些许不足,譬如部分学校政策内容简单不够具体、缺乏奖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是英国政府为了遏制与破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难题,通过立法、行政干预、技术支持等手段,促使全国中小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治理措施与方案.该政策实施多年后成效显著,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欺凌行为骤降”.该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政府立法先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技术支持、各校政策制定的因地制宜以及政策内容课程化实施等.但是,就反校园欺凌政策本身而言,尚存一些问题与不足,譬如部分学校的政策内容简单、缺乏激励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这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自身素质低下以及家长思想道德观念淡薄等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行起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家庭教育作为切入点,对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家庭成因及相关的防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