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其所特具的思想启蒙性质,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特征,所以说现代文学最初的特点是对“人”的重新发现和认识,或描绘下层人民的苦难,或揭示中国人的国民性,或描写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或呼唤个性解放。差不多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命运、思想、感情、心理变化都进入现代作家的艺术表现领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上面的论述中除了清楚地看到韩国“解放空间”时期,有关“民族文学”的论争直接受到中国政治思想及文化影响之外,令人惊异地发现这次论争的有关三方——“朝鲜文化建设中央协议会议”、“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中央文化协会”——无论是左翼内部即“朝鲜文化建设中央协议会”和“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分歧,还是右翼的“中央文化协会”的文学主张及与左翼的争议,均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文艺思想斗争相似得如出一辙.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只是争论持续的时间和激烈的程度及其结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迎来了文学发展的春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吸收了西方新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适应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心理。“寻根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呼吁用传统的民族精神恢复现代人健康的“人性”、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的描写、突出时人的非理性世界的展现。寻根文学创作为打破“文革”文学万马齐喑的局面,促进新时期中国文学走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童诗童谣是朝鲜族整个文学中富有生命力的崭新的一翼。它是朝鲜族儿童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的土地上曾经历了继承传统、生根开花、风雨中成长、繁荣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以生动的语言艺术,记录了朝鲜族儿童的生活和情趣,反映了他们的童心、智慧、幻想、感情和风貌,表达了朝鲜族儿童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是周氏兄弟求学和从事文学活动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断地接受旧学与新知,思想发生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产生“立人”思想,发起《新生》文艺运动。他们主张思想的个性化,提倡浪漫文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重视科学小说;反对神魔、志怪小说,提倡“人的文学”;反对贵族文学,提倡“平民文学”;反对“瞒和骗”的虚伪文学,提倡真诚的“儿童文学”。于是,他们早期文艺思想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的沈雁冰以“人”为思维中心,围绕着“人属于文学”的现代观念,从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读者主体三维视角来建构他的“人的文学”的现代理论,充实丰富了“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内涵,是对“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一种补充,一个突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朝鲜族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冲到中国文学这个层面上来.第二步,是在这个平台上,与中国文学(汉族文学),包括其他兄弟民族文学的比较中,能够反映和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整体水平的作品,才有机会走向世界.想依附于其他国家文学或其他民族文学,直接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提出著名的“文学即人学”论断是文学创作的真谛。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人的意识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并且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最具人性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9.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灵性文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灵性文学”这一文学概念,是基于圣经的“人论”神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零与超越。“灵性文学”的三个层面就是:1、有灵活人的写作;2、呈现有灵活人的思想与生活;3、启示出住在人里面的灵的属性。灵性文学创作在思想、体验、语言三个方面有其特点:神性光照的思想特质、灵性空间的创作体验、信望爱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0.
王文倩 《现代语文》2005,(12):35-37
中国文学在“五四”十年间(1917~1927)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历史的作用,更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然而“五四”文学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高潮又与西方文化的推动有着特别的联系,它是近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而这一撞击在文学领域的具体矛盾运作及其经验教训也值得我们研究总结。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杂以道家宇宙观的文化体系。其特点在于:它是一个“自足体系”,并强调“家族整体意识”。泯灭人的个性,使人缺乏“独立性”,而又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这些以人的感情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通过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多角度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文学,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新课标突出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陆怡 《文教资料》2006,22(21):73-74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学原理必须解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深入研究文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对于文学本质的追问是泰戈尔文学观探讨的一大主题,他认为文学是自我情感的表达,文学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描绘和人的性格刻画,文学的任务就是使心灵结合。泰戈尔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一方面来源于印度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离不开西方文论对其深刻影响,他巧妙地将古代文论的精髓融合到现代文论系统中,建构出独特的诗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石矿冶文学是黄石的主流文化——矿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矿冶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氤氲着矿冶文化的气息,渗透着矿冶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贯穿着爱自然、爱人类、爱祖国、爱事业的赤诚、善良、雄豪而执着的爱心。研究黄石矿冶文学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黄石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伪满朝鲜文学的独立性指的是在独立地域独立创作的文学,虽然沿袭了朝鲜文学的传统,但在创作心理和文学面貌上却展现了与当地其他民族和朝鲜半岛不同的特色。这种独立性不仅是近年来国内伪满文学研究倡导的方向,而且也可以从伪满时期文人们的看法和观点中得到印证。要想在"满洲"建设朝鲜民族的文学,不是完全承袭朝鲜的文学体系,而是充分发挥"满洲"这一地域的独特性。在经历了前期移居过程中的艰辛与苦痛之后,朝鲜人开始以定居者的身份进行生存和发展的思考和摸索。  相似文献   

15.
论文是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译介和接受的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文艺政策、本土创作现状密切相关。论文以翔实的资料,通过梳理西方现代派文学从“文革”后艰难地冲破禁区,到80年代大量地引进,总结了8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译介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8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语境与现代派文学的接受之间占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中国的巴蜀地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生命持续发展,没有中断,跟巴蜀地区非常有关系。在巴蜀可以找到一个极佳的立足点和精神关注点,总览维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的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冲突融合,总览中国历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且往往是“谁得巴蜀,谁得一统”的历史进程。巴渝歌舞汲取了民间营养,始终接上“地气”,又生长出《竹枝词》等分枝。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要实现“三个回归”:“文学”回到“文学”;现代回到现代;中国回到中国。四川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大省,出现了郭沫若、巴金、李劫人、沙汀、艾芜、林如稷、何其芳、周文、罗淑、陈翔鹤等一批重要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们普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去阐释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但这种阐释方式存在诸多局限。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作为诗学理论,与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浪漫主义对差异性、非决定性以及一体化与个体化统一的有机整体原则的尊重,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成、本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世界文学”本质上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价值理想,这种世界主义的价值理想与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内在地融合起来,构成我们所试图理解的马克思“世界文学”理论的本质内涵。浪漫主义的价值理想、有机整体原则以及独特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理解“世界文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的打击乐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朝鲜族历来就是个跨界而居的民族,总人口约6800万,在中国朝鲜族现有人口为1923842人(根据参考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他们在我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的音乐和文化,如“农乐舞”、“朝鲜族民谣”和本文中所介绍的“四物乐”。而“四物乐”是朝鲜民族家喻户晓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也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打击器乐组合之一,因节奏欢快有力等特点深得朝鲜族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忻城壮族莫氏土司是我国存续时间较长的土司之一,其官族文学具有鲜明家国情怀特征,主要表现为忠君报国思想和爱国念家思想.忻城土司官族的"汉裔"情结与好学包容的心理性格是家国情怀产生的根本原因.忻城土司官族文学推动了广西壮族文人文学的发展,见证了历史上壮族在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其所表现的家国情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文学的发生一直是诸多学者无法纾解的心理情结。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作为五四文学的亲历者,由于他们的文化立场不同,解读五四文学发生的视角不同,于是众说纷纭。尽管后人对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的自我言说有所涉猎,但对五四文学的发生研究一直没有形成热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黄子平等人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后,五四文学的发生论研究才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从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发生的互动关系来解读五四文学的发生,一直是一个盲区。事实上,是新式教育促成了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现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也正是新式教育,促成了五四文学接受主体现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