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后有“常见文言句式”介绍,它对学生概括、掌握这五种常见文言句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说编者分条例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在对判断句表示判断的五种形式的介绍中,其中第4条“用‘非’‘未’‘弗’‘无’  相似文献   

2.
杜文星 《学语文》2003,(4):48-4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里附有一篇知识短文《常见文青句式》(以下简称《句式》)。此文不长,但错误不少,笔者对此试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程慕宏 《学语文》2002,(1):22-22
先看句子:“写作,实际就是检阅你的军队,把那些无用的、在战场上不活跃的分子,当场抹去他的名字,叫能行的来代替吧。”这是孙犁先生《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中的句子,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此句疑有不妥,今略作分析,以为同行备课一助。 原句是一个“把字句”。“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是,“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再带有受事宾语,但是可以带其他性质的宾语”(倪宝元、张宗正《实用汉语语法》,第154页)。原句中“抹去”带有受事宾语“他的名字”,因此不符合“把”字句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4.
刘金生 《语文知识》2006,(11):36-3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在讲到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臣是凡人.偏在远郡……”其中的“臣”乃“巨”之误.“巨”指三国时的苍梧太守吴巨。这句话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六十五:“(鲁)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土,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平!…由此可知“臣”当为“巨”无疑。教材应当及早予以更正.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相似文献   

5.
6.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修订本)一文中,在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时写道:“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课文对“偻”的注释是这样的:“[偻(jǔ)]脊背弯曲,即伛偻病。”对这个注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其中的“伛偻病”应作“佝偻病”。  相似文献   

7.
8.
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1.下列有机物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①正戊烷 ②新戊烷 ③一氯戊烷 ④二氯戊烷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①②2 .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得比较完全,水解时需要加入(  )。A .NaClB .NaHSO4C .HClD .NaOH3 .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B .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 .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  相似文献   

9.
温志权 《学语文》2005,(2):45-45
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是古书注解中常用的术语。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烛之武退秦师》注解里。针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句,有“共,通‘供’”之注。对该字注解用“通”的还有: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二版)。然他书该文此字注解里。又有“共,同‘供’”之注。如:《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以较大的篇幅专门阐述了“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42—48页),“论证方法”的介绍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论证结构”的阐述却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兹不揣谫陋,提出三点质疑,以就教于方家同仁。一、“并列式”和“对照式”能够并列吗?该知识短文一共介绍了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它们是:并列式、对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一文有“妇人暂而免诸国”一句,老课本(人教社1983年版)编者兼收二注:“暂,通‘渐’,欺诈;一说暂,仓猝,匆忙。”1988年修订本改为:“妇人几句谎话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暂,一下子。”这个注释在文字表达上确与旧注有所不同,但实际上还是二注并存,翻译时把“暂”译为“谎话”,与旧注“欺诈”意思相似;而释词时把“暂”解释为“一下子”,仍然是旧注“仓猝,匆忙”义。  相似文献   

12.
黄松海 《新作文》2004,(5):36-37
【作指导】马远离了时代,远离了人群,渐行渐远。奔腾的影像模糊于现代人记忆的湖底.静止在十二生肖的图案之中。只有当马跃上历史的平台——马年,它才闯入我们的视野,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以下简称“国标本苏教版”]从育人强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为依据,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承“重习惯”之传统,创“习惯篇”之特色,编入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篇。爱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 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过程中,为更好地领会新理念,并将它落到实处,我们数学组以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认识乘法”一课的教学为案例,探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16.
高中《语》第二册《鸿门宴》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和表现可以归纳为五个“二”、五个“三”、四个“四”。  相似文献   

17.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小语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十三课《过秦论》两次出现了“翟”字 ,但论“字乃音、形和义的结合体” ,其实这是两个形同而音和义均不同的字。可惜课本对此无注 ,人们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一、“翟景”的“翟”,念zh偄i(宅 ) ,是姓氏之一种。在中国历史上 ,姓翟的人物并不多见。但翟让曾为中学生所接触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有介绍 ,乃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首领。在现时 ,“翟”姓念zh偄i,也可以从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获得证实 ,因为现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他常在新闻中出现。二、“墨翟”即墨子 ,战国初…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  相似文献   

20.
“天边渐渐地亮起来,这时好像谁在那淡青色的天畔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猛然间仿佛起了一阵响声似的,于是粉红色的云片被冲开了,天空顿时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