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成 《东方文化》2000,(4):117-119
对近代中国以来那主张变革政治和化的精英来说,最让他们痛心疾首的,莫过于以经典力学、天学和数学等构成的近代科学不发端于中国,致使近代以来落后挨打。毕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使用的17世纪传自欧洲的红衣大炮,炮子发射后,打到英舰板壁而被碰回;英方使用的新式爆炸弹则从泊在远处兵舰上发射,炸裂四出,进射数丈,炮台因而不守。此后到了同治初年胡林翼在安庆江边,见洋船逆水而上,疾如飙风,变色不语,途中呕血,洋务运动——即中国最早成规模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的历史进程遂被开启。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之"李约瑟难题"是在1964年提出的。实际上,在1944年浙江大学研讨会上,李约瑟就与我国一批学者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清末民初,严复、梁启超、冯友兰、任鸿隽、王阧等都不同深度地论及和研究了这个问题。1944年,李约瑟的观点已经形成。李约瑟坚持社会因素决定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与他193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史国际会议、受苏联学者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望远镜传入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龄 《寻根》2000,(3):57-59
英国科学史家亚·活尔夫把望远镜称为十七世纪六种非常重要的科学仪器之一,在他看来,使用这些仪器是近代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望远镜究竟由谁发明至少有三四种不同说法,较多的人认为最大发明它的是荷兰米德堡的眼镜匠人汉斯·利佩希,据说有1608年10月2日荷兰国会审议批准利佩希专利权的文书可以证明。 荷兰人当时只是把望远镜当做一种“令人好奇的玩具”。而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的是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10年3月他出版了《恒星使者》(Siderus Nuntius)一书,公布了他用一个放大1000倍的单筒望远…  相似文献   

4.
牛贯杰 《寻根》2003,(5):46-49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清咸丰初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并未引起时人注意。  相似文献   

5.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出身于德川末期下级武士家庭,面对内忧外患,福泽立志与封建体制作斗争,并以谋求国家独立富强为己任。他早年游历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回国后极力介绍西方国家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赵瑛 《华夏文化》2000,(1):23-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以改变传统史学模式、建立科学史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史学思潮,促使传统史学逐渐向近代史学迈进。与新史学思潮的主将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等相比,刘师培的地位稍逊一些,但刘师培在1903年到1908年的一些史学著述却以其“识见之新颖与夫思想之超卓,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司制度起源于西方,是现代社会普遍流行的企业组织形式。近代中国在"仿行西法创设公司"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对其加以变革,从而使得近代中国的公司产生了家族企业、员工队伍同乡化与行帮化和"官利"制度等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但却符合国情的制度性变异。探析近代中国公司制度"淮桔成枳"的变异及本土特色,有助于深化近代中国企业史乃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于促进当今中国企业的公司制度建设,亦具有历史启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佳  过伟敏 《中华文化论坛》2015,(2):151-156,192
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和时代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性和文化交融的复杂性。镇江近代公共建筑从一个点折射了中国近代"边缘城市"的演变历程,是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重要类型和主要推动力。与传统建筑相比,镇江的近代公共建筑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拥有新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典型性和时代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来自古典、但却早已失去原有含义而被赋予新的义项的词汇,本文以律师、系统、神经三词为例,探讨了古汉语词汇的近代转型,并分析了这种转型与时代变迁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从"传统学术转型"观察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转型"(Constructing Modern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是一个庞大且具重要意义的课题。欲探讨这个近代史上中、西学术援引、裂变与互渗的复杂过程,至少得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统系及变化,一是寻绎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过程,而前者尤其重要。无后者,固不足以知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近代性发展;无前者,则不仅无以知吾国传统  相似文献   

11.
陳方正 《中国文化》2011,(2):99-106
胡适与科学的关系是颇为奇特的。作为思想界领袖,他大力推崇科学,宣扬科学,尊之为中国所必须学习的西方文明核心;在他笔下,科学的重要性可说无以复加。但实际上,在他浩如烟海的文字、日记、书信中,我们却找不到多少科学家的名字,或者科学发明、科学理论的具体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不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近代哲学中,仁都是一个重要范畴.然而,古代与近代哲学家所讲的仁却迥然不同.本文从统辖范围、思想内涵和立论根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仁在不同时期的时代风韵,领略中国哲学的递嬗脉络和一以贯之的人本精神.文中指出,古代之仁基本上宥于伦理学、人性论或政治学领域,近代之仁保留了在上述领域的统辖权,同时成为一个地道的哲学范畴;古代之仁是一种强调亲疏之分、尊卑之别、长幼之序的等差之爱,打上了深深的宗法等级的烙印,近代之仁则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哲学浓缩,流露出资产阶级的向往和渴望;古代之仁的立论根基是天命论,上天是仁的合理性的最终依托,这使古代之仁显现出客观唯心论的理论形态,近代之仁的立论根基是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仁成为心力的一种表现,显现出主观唯心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造了辉煌的中古文明,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公元1世纪至15世纪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自16世纪开始,却渐次落後於经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洗礼而实现文明近代转型的西方,并自外于18世纪发端於西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曾大量派遣军队驻屯中国的领土(领海)。虽然按一般国际惯例和国际公法准则,外国军队经所在国允许可以进驻他国并享有“治外法权”,但近代来华的外国驻军,无论其有无条约“依据”,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根本不应享有国际公法上的治外法权。这些外国军队进驻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迄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若干方面仍有深入研究之必要。以下是笔者在学习中国近代思想史过程中的一些粗浅思考,敬请学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陶然 《华夏文化》2000,(3):13-1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在启蒙思想的呼唤下,终于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潮流。古老的中国开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政体转变、古代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在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这种不同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兹不赘言。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加强各地区文化的联系,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吸取西方文化近代的成就,但仍然要保持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郭海成  沙武田 《寻根》2007,(2):34-38
马克·奥利尔·斯坦因(1862~1943年),世界近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探险家。1862年11月26日,斯坦因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虽然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犹太教徒,可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却让他专门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相似文献   

19.
把秦至清的中国定性为“封建社会”,是近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流行说,此说被认定为唯物史观的论断,似乎不容置疑。然而,我们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论着却会发现:唯物史观创始人反对滥用“封建”概念,不仅从未将前近代中国、印度称作“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的四川地区,发达的农业和富饶的乡村经济促进了城市的重建和发展。近代以后,城市在城乡对立关系中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开始了城市统治乡村的时期。城市带动乡村一同发展,但由于四川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由于四川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水平的低下及农村经济的萧条,使乡村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近代四川城乡之间的这种非良性互动关系,成为这一区域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