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鹏 《民生周刊》2022,(13):46-47
<正>聂守军说,他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因为他的根,永远连着黑土地。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聂守军在黑龙江的“水稻圈”可谓大名鼎鼎。由他培育的“绥粳18”,在2017和2018年,成为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聂守军和他的水稻种子,也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历史上,留下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2.
我在军事部后勤组实习近两个月以来,感受最深的就是:新闻稿件是我们每个人的“名片”。从这张“名片”上,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水平和风格。而只有不断丰富这张“名片”的内涵,才能使别人愿意接受这张“名片”。一、老师帮我做“名片”新闻以时效新、内容新、写作形式新而取胜。但在编辑部实习期间,时效性不强的稿件经常见到。比如有篇通讯,说的是一位计生工作者在计生战线上默默奉献,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上“不知疲倦的战士”。聂中林编辑让我把稿子改成一篇消息。稿子编好后,聂编辑对我讲,导语没有合适的由头,因为主人公被评为全…  相似文献   

3.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翌年3月,聂应《中华日报》发行人林柏生之聘,主编副刊。聂受命后,为副刊定名“动向”,并请时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叶紫任助编。聂主编的《动向》,特色是多杂文、重揭露,很快继《申报·自由谈》后,成为左翼作家和进  相似文献   

4.
闲读偶记     
聂绀弩是个奇特人物,经历奇特,个性奇特(在周健强所著的《聂绀弩传》中,可以明显读出这两个“奇特”).他原本是杂文大家,在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前期,他的杂文曾有广泛影响.1957年,因言罹祸,被戴上“右派”帽子,遣送北大荒劳改.“文革”开始,又被押送山西囚禁,当然不能再写杂文,却写起了旧体诗.写时,只是为了“自遣”、“娱乐”,并不为了发表.直到1979年,作者恢复自由后,才得以结集出版.这应是他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5.
说到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不得不从董事长聂建春说起,聂建春的个人成长史就是卓尔创业史、发展史,卓尔与聂建春密不可分。聂建春1968年1月出生于樟树市观上镇上埠陈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聂守信(1912-1935年)对音乐特别敏感,大家都说,只要能从他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一次联欢会上,聂守信表演节目后,大家拍手称好。总经理送给他礼物,并把他称为“聂耳博士”。他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硬要把1只耳朵送我,也好吧,4只耳朵连成一串,不像一个炮弹吗?”“(聂耳”的繁体字写成“耳”)从此,聂守信改名为聂耳。聂耳名字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1938年初,聂绀弩与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田间等人同去位于山西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临汾。 时局纷乱,日军南下。几位还没开始教书的“教授”决定,随丁玲的服务团去西安。萧军没有一起去。他对聂绀弩说,他要去五台山,因为自己不同于这些“书生”朋友,“苦也吃得,仗也打得”。  相似文献   

8.
他,35年写稿多达3200多篇,写稿获得各种大小奖项的证书摞起来老高,因为他是农民,不是新闻“正规军”,人们就送给他一个美誉:“土记者”,他因写稿当上了县劳模。 这位“土记者”叫聂德国,现年53岁,家住湖北省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龙窝村。因家贫小学毕业就辍学的他,从1963年参加基本建设劳动开始,就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聂德国乐于躬耕,家庭负担沉重,事务繁忙,可再忙再累再苦,写稿子的事从来没有丢。他白天要种地,只能抽时间去采访,写作的活儿就得放到晚上,常常是点灯熬油,每日要多开支灯油费和电费不说,有…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本国的数字电视时间表。美国计划在2006 年关闭模拟电视;欧洲各国计划在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日本计划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2011年关闭模拟电视。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6 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在学术界各方面的推动下,“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在扬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中国口述历史有了自己的组织,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从此将逐渐走上正规道路。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博士,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社会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谷林 《出版史料》2001,(1):51-51
聂绀弩有《重禹六十》诗,作于1982年。重禹即舒芜,出生于1922年,至此“周甲”,聂作诗三首寿之。以后并致信舒芜说:“我觉兄有大悲。以致我把庆诗写成吊诗……盖兄应有极大成就,偶因一挫而毁,真我辈之不幸也。”这“一挫而毁”,所指乃关于胡风一案的纠葛,是发生在1955年的一件大事。先是胡风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即所谓“三十万言书”,接着引  相似文献   

12.
杜耀峰,43岁,主任记者,现任陕西日报经济特刊主编。全国新闻“百佳”和范长江提名奖得主。早年毕业于渭南师范,后就读于深圳大学、西北大学。他以擅长抓问题性新闻闻名全国。他1992年关于“开发区过热”的报道,1993年关于“乱集资”的报道,1994年关于“两店”物价问题的报道,都充满思辩性、哲理性和超前性,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重大反响,有的还受到中宣部通报表扬。他还以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己任,调查反映大量群众困苦受到省委、政府领导批示、解决。他负责创办全国首家党报经济增刊即陕西日报经济特刊,特刊受到中央新闻单位并享有较高声誉。杜耀峰做记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次的战争已经过去一年有余 ,谈论与此有关的话题有些陈旧 ,但是战地记者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出于对战地记者的崇敬 ,笔者最近采访了新华社的两位战地记者聂云、袁炳忠。这两位记者都曾在战争期间先后进入阿富汗 ,对战地记者一职都有深切的体会。身为战地记者对战地记者进行评价 ,这应该是今天有关战地记者的第一手材料。采访是先后单独进行的 ,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 ,特把采访结果整理在一起。问 :您是如何理解战地记者的 ?聂云 (以下简称“聂”) :战地记者就是在战场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战场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战火 ,从广义上可…  相似文献   

14.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5.
将高中低档三样莱肴摆放在您面前,您是先吃“高”的还是先吃“低”的?同理,在“大师”与“文瘩”之间,您先读谁?或者只选其一?游历黄山之后,对山我们就有了一种“眼光”;浮游大海之后,对水我们就有一份感悟。读名人传记,便如看山外山、天外天,总有洞天可观。那些唱了几支歌,逢年过节在大晚会上露一手的“星”们;那些演了几部戏,大报小报炒来  相似文献   

16.
在将高等教育视为重要社会福利的英国.提高学费的议案,通常在政治意义上是不受欢迎的。但是布莱尔却在2004年大选前的年关时刻,提出了这个连昔日撒切尔政府都视为潜在的“政治自杀”议案.激起了工党内外的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7.
何龙 《新闻天地》2011,(2):29-29
年关将至,华容县国土局以“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年关”做到“廉关”。该局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发放助廉卡,向国土资源系统正股级以上干部家属发放助廉卡50份,让廉洁从家庭做起,使干部家属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常吹家庭廉政风,管好家庭廉洁账,构筑防腐防线;二是签订廉洁承诺书,完善廉政机制;三是编印廉政台历,该台历由生动形象的廉政漫画以及寓意深刻的廉政格言、警句组合而成,以反腐倡廉为主题,集教育性、警示性、艺术性于一体,做到“ElEl提醒、月月教育、年年鞭策”。  相似文献   

18.
张草 《大观周刊》2012,(1):38-38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最早是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周家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歧视性做法。“非市场经济国家”一词起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的“国家控制经济”的概念.随后西欧、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制定并实施了有关“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法律及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号文件”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月二十四,农历的年关已经临近。 陈锡文已经习惯了在这个时候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这一天是1月31日,作为三农问题权威学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他在春节前向外界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是连续5年的“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20.
何满子先生的书房名为“一统楼”,取意于鲁迅的诗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安静的“一统楼”临近繁华的上海徐家汇,这里不仅是读书写作的地方。还是客厅、饭厅、课室。房中挂着聂绀弩、赵朴初的字,陈从周的画,一件件说起来皆有亲朋同乡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