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洪国 《武当》2004,(2):38-40
拳谚日: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膝和脚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近身撞击,脚法宜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组合诸多连环腿法。具有动作简练,快似疾风,攻势凌厉的特点。现整理出膝脚连杀十二招,供腿技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邓水根 《中华武术》2002,(12):37-37
擒敌术中的实战对抗是训练者双方身体接触的训练,踢、打、摔等技术在对抗中使用频率极高,其中所有的攻击都要靠脚的移动来完成,近乎50%的脚法进攻都是用脚背实施攻击的,而对手对脚的进攻又多是用脚来阻截和防守的。因此脚在实战对抗中十分重要,它既是进攻的有力武器,又是对手击打的重要目标。所以,脚部损伤在对抗中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3.
吴冲锋 《精武》2009,(8):20-25
武当玄真拳十脚实用制敌术是武当玄真拳的基本脚法,动作朴实无华,易学易练,实用性强,便于近身搏击。武当玄真拳在实战制敌中往往是先手后脚,手脚并用,手封门户控制敌手,脚隐于手下攻敌不备,起脚于敌失势之时,落脚于敌要害之处,从而克敌制胜。现从武当玄真拳的脚法中精选出尖肋脚、通肚脚、窝心脚、偷阴脚、摆莲脚、后撩脚、里合脚、勾踹脚、窝肚脚、破裆脚等十种基本脚法运用于实战攻防之中,并以手法设空诱敌,控制敌手,为出脚踢击敌要害空位创造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邹志斌 《武当》2012,(2):26
"刮地风"脚法是我国著名的内家拳——"心意六合拳法"中的一种脚法,用民间传统武术中的专业语言来说,是属于"低,狠,冷,快,毒"的脚法,而在心意门的传说中,也有不少前辈都凭此技艺而"名扬天下"。其实就这门脚法的技术形态而言并不复杂,就其技术构成而言,不过是在身法前倾上步的同时,用腰胯的力量带动提膝,然  相似文献   

5.
运用观察法和查阅资料,对2009-2014年六届脚斗士最高赛事的技术动作进行统计分析,为脚斗士运动训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弹推技术使用率最高,摆膝和套膝技术使用率较低;上挑、套膝和摆膝技术的得分效果好,属于进攻技术;顶撞是防守技术;下压和弹推兼有攻防技术.建议:科学选材,发挥运动员的擅长技术;完善训练体系,注重运动技术的平衡发展;挖掘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踢球通过前面的练习,你自然对球有了一种感觉,接下来的事就是学会正确地踢球。你可以运用脚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踢球方法,如脚内侧、外脚背(脚背外部)或内脚背(脚背内部)。当然,踢球时准确性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 是踢球的力量。 脚内侧踢球 你最好先用脚 内侧开始练习踢, 球,因为这个部位 能够为击球提供最 为宽大的平台,用 脚内侧踢球你不容 易犯错误。脚内侧 踢球通常用于有力 的短传球,如果你 距离球门比较近, 这种脚法踢球可以 使球绕过守门员直 接进入球门。 你的支撑腿应 该朝向你想要传球 或射门的地方,与 球的运…  相似文献   

7.
韶辉 《中华武术》2001,(7):34-35
晃打是指在实战对抗中,当对手向我进攻时,我通过准确的判断,利用侧,转、俯、潜、闪等快速、灵活、巧妙的身法晃动变化,突然避开对手,不直接与其接触而使其拳,脚、肘、膝等进攻动作落空,而后采取相应手段将对手制服的一种攻防技术和战术。  相似文献   

8.
实战连环膝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如今,膝击法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散手爱好者喜爱且在实战中频频运用的技术。膝击法素以凶狠暴烈而著称,击中时如惊涛拍岸,被击  相似文献   

9.
脚斗士运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以单脚支撑,单膝攻击对方,以将对方击出场外或失去平衡倒下为取胜目的。脚斗士竞赛规则注重对抗,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采用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一分钟,经抽签决定攻擂方和守擂方,攻擂方需在一分钟内将守擂方打败,否则视为失败,本次总决赛为个人赛,比赛采用七局四胜制。与拳击、散打,跆拳道等项目相比较,脚斗士有更好的安全性,便于全民推广。它既是一项能给人带来搏击类运动的刺激和兴奋的运动,又是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搏击类运动,脚斗士比赛创造性地采取复式进攻法,使比赛悬念不断,妙趣横生。由国家体…  相似文献   

10.
潘双喜 《精武》2005,(6):28-29
在截拳道格斗技术中,除拳法、脚法、肘法、膝法外,摔法也是很重要的制敌之术。从李小龙所绘的截拳道标志图(下图)上可以看出,阴阳、动静、虚实、开合是互动互换的,只有开合相宜、虚实兼备,方能令敌败北,故能“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故截拳道摔技用于实战时,须随机应变,因势制敌。其主要表现为先蓄势等候时机,或被动待敌,或主动引敌近身,待时机成熟,即合力发劲制敌。  相似文献   

11.
踢球入门     
第四章:脚背踢球 今天我介绍的脚背踢球主要是指:脚背正面踢球和脚背内外侧踢球的几种练习方法。 在足球比赛中,令观众感到最刺激的莫如球员以脚背正面或脚背内外将球强有力地射向对方球门。不过在许多情况下,球员利用这三种脚法来完成彼此间的传球配合,如边线传中、后中场长传转移等。运用这三种脚法不仅进攻组织者可以,甚至守门员也常用以踢球门球,后卫球员也可以用此技术来瓦解对方的有威胁的攻势(见附图A、B、C)。  相似文献   

12.
规则问答     
湖南宜章县球迷赵舒:在比赛中如何判定脚踢球违例? 答:规则禁止用脚踢球,如队员踢球是违例。但由于在篮球比赛中,很难避免身体的其它部位接触球,因此规则又明确规定:只有故意地用膝、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脚去击球或拦阻球,才予以宣判脚踢球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比赛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3.
泰拳肘法     
“肘”在泰语中称为“索”。肘法和膝法被泰拳界称为“短兵”。 肘法在泰拳的攻击技法中,素以凶狠著称。由于肘关节的特殊坚硬锐利的骨结构,因此最适合近距离攻防格斗。肘法动作短促,力度大,速度快,在近身实战中常令对手防不胜防。泰拳以其精湛的膝肘技艺,独领世界武坛的风骚,为武林人士所称道。 肘法不仅可以进攻伤人,而且在防守上也很有功效。如用以封  相似文献   

14.
实战连环膝     
张洪国 《武当》2009,(3):30-33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  相似文献   

15.
对泰拳的技术体系和技术特点进行探讨。认为泰拳的技术体系主要由拳法、肘法、膝法、腿法、摔法等构成,技术特点则表现为动作简单实用、以膝肘进攻见长、运动中用腹式呼吸、强攻硬取的技术风格,以及独特的练习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中超足球联赛守门员的技战术行为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守门员的守门水平主要取决于移动中掌握技术的能力,判断不是最主要方面;而守门员用脚主动处理球时与脚法有关,被动处理与判断选位有关,在固定战术配合中角球判断选位更重要,任意球注重射入门角的来球站位。射门成功率最高的区域是16米以内的距离,守门员失误的诱因是判断、选位和基本姿势。  相似文献   

17.
球艺切磋     
一、停球变向 动作要领:右脚外侧带球时,用右脚掌停球,然后迅速转身,接着仍用同一只脚的外侧把球踢向相反的方向。(①~⑤) 二、跨球 跨球是一项基本控球技术,在控球时既能加以利用使脚法敏捷,还能增加球员练球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道家无极拳     
无极拳系道家秘传的高级拳术,其主要特点是手、肘、肩、胯、膝、脚等部位的动作均讲究“无极圆”。用于实战技击时,这些“圆”转动起来宜于防守,便于出击;而用于养生健身时,这些“圆”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与天地相融,达无私无义、无我无他、无形无象之境界。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射门和进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以脚射为主,而抢点脚射得分最多;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比赛的最后60min-75min是进球的高峰,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20.
击响脚过肩是构成竞技武术套c组难度动作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对比分析法、理论分析法、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法对324c+1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击响的时间是影响324c+1完成转体度数主要因素之一;起跳角、击响时刻膝角、髋角大小影响击响脚过肩;起跳脚大不利于减小完成击响时间;击响时刻膝角、髋角小不利于脚过肩;击响时刻最佳的躯干角、髋角是击响脚过肩且腿不高踢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