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娟歌 《新疆教育》2012,(13):179-179
《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光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生脱、价值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家长在指责、埋怨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可能听得更多。作为晤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观察自己身边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分析他们人生观的形成,通过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崽教育。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常规的语文教学中,应将  相似文献   

4.
赵显华 《阅读与鉴赏》2008,(1):10-10,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特别是汉语言更是具备无限的美感,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范文。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展现着汉语言的美。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阐述"中国梦",李克强总理多次讲中华复兴,文以载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和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我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悟道的核心是培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件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语文,  相似文献   

7.
黄飙 《课外阅读》2010,(7):130-13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说美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和写作上的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而往往忽视了语文课对学生美育的培养,削弱了语文课美育的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也就是要注重情感教育这一目标的实施。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等等,要求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0.
齐晓莉 《教师》2010,(6):9-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利用多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态度的正确引导,注重对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特点,所选文本富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基础,一切思想教育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心田,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得天独厚的德育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自身修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只是政治课的任务,还应在各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既教文又教人”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通过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受到感染和熏陶。一、明确所教课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因文而异,因材施教。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渗透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到每堂课上。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从认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可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又规定:“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看来,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许静 《学苑教育》2012,(20):36-36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对语文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内心热爱祖国的情感,并能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的教育活动。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柳宗元、周敦颐相继提出“文以载道”的说法,而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能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统一起...  相似文献   

17.
张小玲 《考试周刊》2010,(34):53-5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知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既有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社会教化功用。它担负着净化整个社会的心灵的独特使命。  相似文献   

18.
简家艳 《考试周刊》2014,(45):26-26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既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相似文献   

19.
2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丙胜 《学语文》2006,(2):49-4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坚持把“情感”作为课程目标的维度之一。可见学生“情感”的培养已被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这在以往的大纲里是没有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呢?我认为可以渗透到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