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贬押个体的文化潮流在先秦时期特别突出.殷商及之前,人作为一个群体从属于神,决定他们命运的,是神或祖先魂灵;西周,个体属于代天治民的天子,"周公制礼作乐"加强了对个体意识萌发的延阻;东周,礼的地位和作用鞘降,但个体的价值和地位很少被肯定和提高: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要求全面克制个人欲望;战国,孟子强调"寡欲"而"养心",苟子认为只有去除欲望才能维护正义,墨子践行"自苦为义",庄子、韩非皆力求禁欲.贬押个体的文化潮流对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文艺风格与文艺批评特征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放教育是深化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成人教育中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社会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和过程。也是解决成人当中工作与学习、家庭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恰好办法。既满足了部分成人个体的求知欲望,又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双向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呈现出命题立意的范围广阔,写作指向明晰,审题难度下降的趋势。学生动笔不难,但写作容易陷入流俗,无法且无力展示文章和思想的深刻度与新颖度。笔者认为如果能多方有效地运用矛盾法,则可以拓展文章的深刻度,凸显个体的新颖度,造就出众的华章。矛盾技术植根于唯物主义哲学辩证法,强调矛与盾的对立和统一,如:大与小、多与少、过去与未来、个体与群体等。矛盾双方彼此对立,或大相迥异,不可交融;或彼此转化,逐步统一。这区别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本身是违反思维规律的混乱错误,不具备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衡态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行态势是群体与个体这对矛盾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最佳状态,群体与个体只有处于动态平衡态势时,才能体现群体与个体各自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否则,将会导至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不正常的相互牵制,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衡态势以及如何保持这种平衡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群体与个体的动态平行态势。动态平衡态势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对动态平行态势引起注意是从研究化学反应开始的,是说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动态…  相似文献   

5.
陈少萍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1):43-45,77
市场化年代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表现不同,历史不再是作品的叙事依据和精神内蕴,历史由国家政治走向个人,出现了文学中强调个体存在与价值的个人化历史表现;个体的张扬又导致欲望和利益的普遍性和合理化,于是有了对个体欲望任情宣泄的欲望化历史的文学表现;对欲望与利益的极端享受必将导致人性美好品质的失落,所以对久远历史和民族人性的深刻思索,构成了市场现实的人性化历史反思;但文学始终与国家政治一体化的使命,使政治化历史的表现成为市场文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课堂协同学习是指在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为获得个体与群体的学习绩效而进行互动、互补的学习方式;这里的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协同学习不排除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但更强调个体间在磨合中能互补、相长与认同,通过“求同存异”的群体合作方式获得客观全面的知识,课堂群体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提高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维度既体现了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价值和信仰取向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文化差异的相对性。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取向的中国文化,突出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和社会伦理道德对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主导意义,属于道德集体主义;由于集体主义忽视个体的人格的社会化独立发展和完善,最终容易导致个体产生自我利益诉求的膨胀,往往会形成为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中心主义。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维度强调个体的行为独立性和关系平等性,但这也容易忽视了社会合作的必要性和人际间情感的交流和物质的援助。自我利益的欲望和价值实现需求的结合会形成基于人格独立和水平社会关系的群体主义。  相似文献   

8.
对信息用户的研究是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信息用户可以简单的分为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一般来说,图书馆是为群体用户服务的,在影响群体用户信息需求的诸多因素中,用户的个体特征对群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思维落差",是思维的一种表现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群体与群体间存在的思维差异。在化学课堂中,经常运用"思维落差"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0.
乐为  彭益 《高中生》2010,(31):54-55
当今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钱。平时的零花钱、节日的压岁钱,连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乃至做家务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奖赏。孩子们手中的钱来自于成年人,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和欲望,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差异,是科学的理财教育必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郭宏照 《江苏教育》2007,(11):45-46
反复阅读、揣摩这则案例.觉得其间蕴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展现了个体与群体的新关系。传统的价值观要求个体服从群体,讲究小局服从大局,崇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观念在一定层面上过于强调了群体,而忽略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个体自身成长的需求。诚如案例中所说.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规章制度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群体主义是一重要特征。这具体表现为以追求群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和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的理性原则。强调群体利益并不完全抹煞个人利益,相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很重视个体的生命安全、个体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个体的合理生活欲求。传统的群体精神和与之并存的肯定个人正当利益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共产党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可以对之进行继承、更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一、转变观念,重视个性发展(一)正确认识个性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文明的积累与群体的发展,这种发展若离开了个体的发展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个体的发展若离开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无视个人的社会无法得到繁荣,无视社会的个人无法取得成就。就促进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而言,要强调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推动社…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较为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化产生于阶级社会。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巩固发展自己的阶级统治秩序,需要对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化。所谓阶级统治秩序,即一方面要求被统治阶级遵从统治阶级制订和提倡的社会规范;一方面要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关系达到一定程度的谐调。为了建立这种统治秩序,制定法律规范,运用暴力手段是很重要的,但仅此一手还不够。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一般都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教化,强调思想政治教化与伦理道德教化相结合,或者说为了达到政治思想统治的目的,强调从伦理道德教化入手,立足于伦理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15.
莎菲是现代文学领域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其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莎菲这一形象具有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孤独的自我与陌生群体之间的矛盾及生的欲望与死的袭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学生群体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其中非正式群体在学生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对非正式群体的向往与参与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学生与非正式群体间个体的交往有助于完善自己的个性;这种交往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省本科高校体育代表队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调谐途径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教师教练员职业发展与工作业绩矛盾与训、科、教矛盾、高校金牌需求与投入比例矛盾为代表队主要矛盾.另外,学生运动员与教师教练员的内部动因需求占据个体价值需求的主导地位,但均认为集体价值始终高于个体价值.建议:以解决各个主体的关键矛盾为目标,开设高等训练选修课程;设立双岗型教师并完善代表队评价系统;改变高校的价值发展观。重新调整不同主体间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研究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的表现,提倡别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力和探索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强调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安全防范、人格养成、个体帮扶,满足学生对教学设施条件的需求;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生活需求,以及特殊群体教师的需求。通过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帮助教师实现自身发展,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获得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的欲望基础上,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