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经历了《范畴篇》、《物理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范畴篇》通过范畴分类,确立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本体。《物理学》通过考察自然物的动变原因,提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等概念,作为存在本质的初步规定。《形而上学》本质论,通过分析质料、形式和个别事物诸概念,确定形式和存在的本质。潜能和现实学说则从现实出发,将质料和形式统一于个别事物中,确定现实的存在是“自身被形式所决定的个别事物”。  相似文献   

2.
五、潜能与现实 质料和形式是构成事物的两个基本要素,潜能和现实则是事物存在的两个基本样式。这两对范畴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质料是潜在的,形式是现实的,质料总要赋予形式,潜能要求转化为现实。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特别是在其《形而上学》一书里,这两对范畴常常是并蒂难离,又相为说明、相为论证。但它们又毕竟是两对不同的范畴。它们虽常相依相连,但在不同章节,又各有侧重。《形而上学》第八卷,着重探讨形式与质料,重在从静态角度考察这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该书第九卷共十章,则是重在从动态角度考察潜能与现实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潜能与现实及其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事物的运动发展。任何事物的运动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6-17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可以说是西方乌托邦传统发展到巅峰阶段的产物,作为现实对立面的存在,通过对现实进行批判,进而成为改造现实、推动现实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表达和论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两本著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经典文本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揭示共产主义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下列两句话中的“形而上学”的含义是不同的 :1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 ,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高二《思想政治》上册第 14 1页 )2 黑格尔曾形象地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他说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 ,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高二《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第 2 7页 )第一句中“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二句中“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意思。其实 ,“形而上学”一词最初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公元一世纪 ,古希腊…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是阐释、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读著作。《习近平著作选读》一、二卷的主题是全方位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产生、发展形成过程的记录。《选读》两卷共146篇文献,有部分是第一次发表的论述,多视角展现了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成果。深入学习《选读》一、二卷,有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主题,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章以新时代、新界定、新路径、新蓝图为理论逻辑,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要认真研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以创新理论的理论自信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6.
通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这三篇著作,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命题是幸福,而能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至善,至善实现的路径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关于政治伦理方面的具体思想。因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就有必要抓住善这个核心概念,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其政治学的核心范畴,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按照大多数注释者的意见,《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学著作,它集中考察了逻辑范畴的分类及规定。但是,它在逻辑地规定范畴的同时,涉及了许多后来为《形而上学》所发挥的第一哲学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括来说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的学说。《范畴篇》的第一哲学意义,就在于它通过范畴分类,找出并确定了第一哲学的对象——本体存在;初步规定了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范畴;并提出了确定存在及其本体的第一哲学标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简略论述。对存在的范畴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哲学都研究存在,但存在究竟指什么,众说不一。亚里士多德开始独立撰写哲学著作时,就把目光集中于这个问题,他从逻辑学出发,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玄学,是形而上学的另一译名。形而上学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原文为tameta ta physica(即拉丁文的metaphysica),意为“在物理学之后,”故又称《物理学后诸篇》。形而上学后来转化为哲学名词,其涵义有三,其中之一即是指研究感官不可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对于这本书中的本体论思想在学术界已开始得到了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形而上学》一书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思想作一简要的评述,进而揭示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总结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的经验和教训,借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维也纳学派以来,逻辑就被当作思想推理的工具,它甚至反过来被当作消除形而上学的工具。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之初,逻辑与形而上学是不可分割的。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世界与逻辑的关系问题。19世纪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以及它对黑格尔哲学的反省,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研究;而作为布伦塔诺学派的后继者,胡塞尔通过建立现象学来回应世界与逻辑的关系问题,并处理了是论和逻辑学的关系。由此,重构这段思想史并刻画和分析是者与逻辑的关系问题,就对反思当代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思想与逻辑工具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巴门尼德的Being,既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是",又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在",其残篇中关于Being的五种特征必须作语言逻辑的理解.作为存在的Being是谓词本身的名词化而没有涉及到宾词,而物质或精神已是被谓述的宾词.作为存在的Being内在地含藏合理性作为其基础,这使存在获得了逻辑句法的明晰性和可言说性,语言描述存在,也规定存在.但哲学不能被逻辑学取代,在于哲学总在追述语言背后的存在.具体言说Being的努力,促成了从巴门尼德的Being 到亚里士多德的ousia的转化,而这被海德格尔理解为从"存在"到"在者"的退化.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运思半个多世纪,存在始终是他关注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海氏前后期运思方式的不同,揭示了海氏对终极问题关怀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错误在于将"理"与"欲"绝对对立起来,并把"理"加以合理化,把"欲"虚无化.我们应当反思其实质和危害,并正确把握和处理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以用"内圣外王"来概括。文章主要分析了儒家"内圣外王"这一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一思想开创于孔子,发展于孟子,完善于荀子。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对人之本质的思考是与他对近代主体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前期主要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进入存在之思。但这依然有追问"存在者之存在"的嫌疑,而且这样做的结果是更进一步地极端化了主体主义。后期海德格尔进行了更"源始"地追索,更多地从存在本身思及人,人成了存在的守护者,并且参与存在的运作。因此,直到后期,海德格尔才真正克服了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亚道德”是否存在及其在特定条件下应否提倡,伦理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事实上,正如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样,我们对非道德行为的审视和判定,也不应简单地遵循非此即彼逻辑。非道德行为的“亚道德”和不道德的标准划分,有助于深化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认识,有助于社会利益的更好维护,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应然角度还是实然角度,“亚道德”的提倡都有其合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金仁顺的小说《水边的阿狄丽雅》讲述了一个另类、神秘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女人都是“骗子”,她们为着不同的生存目的撒了不同的谎,并走向各自不同的命运。一方面生代们在现代都市明下精神困顿,一方面又渴望追寻人性的办真。  相似文献   

19.
此在是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此在之存在方式包括本真状态、非本真状态以及中间状态,这三种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此外,与此在密切联系的非此在之存在,也有当下上手状态与现成在手状态之分,这两种状态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然,此在与非此在的运动状态是以非此在与此在的动态关系为基础的,同时,此在与非此在的运动状态始终体现着非此在与此在的这一关系,世界也因两者的关系不断生成、扩展着因缘整体性潜在的无限可能性的境域。  相似文献   

20.
莫友芝的诗经历了由为仕之诗到为圣之诗的转变,这和其由积极入仕到绝意仕途的人生历程相吻合。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诗中表达的真性情与入仕的思想是互为消长的。莫友芝的为己成圣和立功外王的复杂心态表征为诗性与仕途的纠结,反映出一代士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