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舟山码头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大型LNG船靠泊该码头,对靠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潮流数据分析和模拟操纵试验,对舟山新奥LNG 1~#号泊位船舶靠泊安全性进行探究,得出了LNG船舶靠泊该码头的安全操纵要点,为液化天然气船安全靠泊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舟山龟山航道两个测流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潮日、平潮日、小潮日每3小时的潮流数据(表层、5m层、10m层、15m层、20m层、30m层和垂线平均),分析了潮流的平面、垂向、流速时间、方向等特征。针对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了船舶最佳安全通航时间,对船舶驾驶员熟悉该航道及附近水域水流环境和船舶进出港航行操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岙山码头水域潮流复杂,通过对进出航道和码头前沿潮流数据分析,确定5 000吨级油轮自主靠离2号码头时间窗口,据此探讨自主靠离操纵技术方案,并通过实船靠离验证,以期降低船舶靠离泊的风险和船舶营运成本,同时提高码头营运效率。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散货码头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时,由于不同方向人形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存在较大的变化,使得用传统方法训练获得的少量特异性特征不足以支撑人形的有效分类,因此提出一种基于Ada Boost的针对不同姿势HOG特征的二级分类方法.首先将样本快速分为正(背)面人形和侧面人形,组成第一级分类;然后通过分别为两类样本训练子分类器组成第二级分类;第二级分类对人形进行识别,并对结果进行融合.以天津港干散货码头无人作业区为背景,完成一组人形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对正(背)面人形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二级分类方法整体上提高了人形识别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岙山码头水域潮流复杂,文章通过对进出航道和码头前沿潮汐数据分析,探讨大潮日、小潮日和平均潮日靠离4号码头的时间窗口,降低船舶靠离泊存在的风险,提高码头营运效率。  相似文献   

6.
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北外滩航运服务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市虹口区是上海中心城区之一,北外滩紧邻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从1845年英商东印度公司建造驳船码头开始,北外滩的航运产业已有了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该区域内沿黄浦江的码头一直是上海航运业,特别是散货运输的重要操作场所,一度成为上海最繁忙的码头作业区间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利用散货码头的堆场资源,利用知识工程中的知识获取及规则推理方法建立煤炭码头堆场分配策略.根据煤炭自身的特性及装船需求,结合煤炭码头堆场管理原则和作业设备的特征,提取煤炭码头堆场分配策略的基本规则,设计基于知识工程的煤炭码头堆场分配模型.通过可分配区域划分、设备及堆场匹配、最优区域选择等,为需要堆放的煤炭选取合适的堆场区域,给煤炭码头提供有效的堆场分配策略.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煤炭码头的堆场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24日上午,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安全返抵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科考基地专用码头.国家海洋局、上海市政府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122名科考人员和船员凯旋.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席永涛和张建华2位老师,育海公司王育建、王彩军和魏鸿飞3位船员参加本次科考活动.上海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利用率,对集装箱码头出口箱堆存策略进行研究.该研究基于堆场大量的历史数据,采用数据库统计查询技术对堆场原始数据进行选择、处理、分析,得到初始数据集合;然后选取数据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并采用基于密度及密度可达的聚类算法,通过软件编写程序实现该算法.通过初始数据集在程序中的运算得到结果簇,然后对该结果簇进行分析,得到出口箱堆场堆存的基本规则.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可为集装箱码头制定出口箱堆存策略提供帮助,从而提高集装箱码头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TETRA(TErrestrialTrunked RAd io)网在集装箱码头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信号覆盖和数据传输的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发现TETRA网能够满足集装箱码头复杂环境的数据传输要求.根据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研制基于时间窗技术的应用层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半双工通信模式,应用非独立冗余发送数据再传技术,使得其传输数据速率高、丢包率低且系统开销小.该研究表明TETRA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引航作业安全、周围船舶通航安全,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以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为研究对象 ,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多目标选址模型, 以青岛港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为案例,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与现有两处登离轮点相吻合,另可增加第三处外海登离轮点,供进入青岛港的超大型船舶进行引航员登离轮作业。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和降低港口水域的通航风险,基于港口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特点,按照集对分析理论和方法,以信息熵来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台州港,对其8个航段的通航风险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模型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并与基于未确知测度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内河港口在发展建设中普遍存在码头规模小、可供利用的岸线资源少、港口通过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内河港口的特点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内河港口岸线资源的限制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其港口规模的适应性,对内河港口的泊位建设进行研究,基于增加岸线约束的动态规划模型建立一套内河港口规模扩建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选择杭州港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杭州港件杂货泊位未来目标年内分期扩建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Q-Max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舶在靠离江苏洋口港的作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对Q-Max型LNG船舶靠离洋口港LNG码头进行模拟.基于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Q-Max型LNG船舶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拖船子系统之间的有机组合,通过大样本模拟试验找出对靠离泊操作影响较大的风、流、浪条件,加强拖船配置后再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确定Q-Max型LNG船舶靠离洋口港LNG码头的限制条件,为拖船配置以及港口运营提供参考依据,保障LNG船舶靠离泊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了治理洪水的新思路充分利用中下游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情,在有条件的江段开挖直线分流行洪水道,缩短水的流程,提高水流的落差(比降),加快水流的速度.在洪汛期可使每100km水流的平均落差从2.8m提高到4.1m以上,水流的平均速度可从不到1.2m/s提高到1.6~2m/s以上.可实现在警戒水位以下行洪,同时又提供了解决泥沙淤积主洪道的根本条件.这是彻底根除长江中下游洪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根据洋山港自然、地理条件,运用目前在航道论证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有针对性地对大风天气下靠泊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航道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所选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模拟船型撤离航道进行模拟试验的结果和在对试验数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航道的具体方法.为洋山港超大型船舶在大风天气下安全撤离航道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综合利用最新水文气象信息,提高船舶航行安全和营运效益,根据数据融合原理,采用求取极大值融合的方法,对船舶现有的水文气象资料从像元级、特征级、决策层等3个不同层次进行数据融合,应用于航海水文气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过"育锋"轮从韩国光阳返回江苏南京整个航程的传真报文资料分析与航行实际情况对比发现,实际情况与应用该方法综合分析判断的中值或平均值比较接近,证明该方法对正确利用船上现有资料,尽可能解读出符合实际海况的航海环境条件,提高分析和预报水平,保证航行安全、提高营运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给船舶安全航行制定预防措施,基于港口水域通航因素的不确定性特点,按照未确知数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信息熵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港口水域通航风险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台州、嘉兴2个港口,对其13个航段的通航风险进行统一排序.结果表明,对港口水域通航风险中未确知性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9.
在水文实测数据匮乏地区,尝试完全利用遥感技术建立一种基于上下游水位响应规律的洪涝预测方法,对当地洪涝预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斯里兰卡南部Nilwara河为例,利用14期Sentinel-1A SAR影像(2015-2017年)提取的上下游洪峰水位数据,建立下游洪峰水位预测模型,预测下游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并在模型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精度的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以及野外实地观测数据,以空间考古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海南东寨港海底村庄遗址的空间分布、现存状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海底村庄遗址均匀分布在东寨河古河道两侧。2)海底村庄遗址处于陆海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带,地质构造条件不稳定,遗址受潮汐、波浪、地面下沉和人类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已经沉陷到海面以下,部分只有在退潮后才会露出。3)林市村附近的海底村庄遗址受地震断裂影响将继续下沉。遗址中间部分已被潮水涨落冲刷殆尽,被冲刷面积约为1 871.5 m2,占遗址总面积的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