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学以"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具有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重合的缺陷,相应地教育技术学以"借助于技术的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也具有同样的问题。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只有当教育技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逻辑起点与研究起点、历史起点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重新认识逻辑起点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明确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既有"共源"之处,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可以说,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聚集在特定空间的教育活动"。"聚集在特定空间的教育活动"是区域教育最简单、最基本的现象,与区域教育历史的起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区域教育一切矛盾的"胚芽",作为逻辑起点,它符合科学思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是学科整个理论结构的基础。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及其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决定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确立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笔者对近些年不同的教育技术逻辑起点观进行归纳总结,试图对国内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认识进行全面概括,并引起同行思考,提出新的教育技术逻辑起点——借助于媒体技术的教育.并对这个逻辑起点依据逻辑起点的五项标准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技术学的哲学批判(之一)——逻辑起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哲学本体论出发,指出教育技术学存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逻辑起点等基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教育装备学逻辑起点的研究,说明逻辑起点的探求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圣虎 《职教论坛》2006,(13):32-34
逻辑起点是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正确的定位对于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是从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探讨高职教育的本质、新理念及其内在规定性,从而提出以技术为逻辑起点的高职教育研究,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之一。逻辑起点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而在现代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中,以"现实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观点较多。人性自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性的自由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才使得人性自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了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是从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通过对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及现状分析着手,探讨教育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从而提出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增强问题意识,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所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很有必要。目前,学术界对恩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研究问题逐渐增多且日益走向成熟。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的含义及其研究综述解析,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括﹑归纳逻辑起点问题相关研究,由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入手分析逻辑起点的规定性特征,提出确定逻辑起点的思维路径,借此讨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递推到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问题,认为“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并尝试构想了相应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本文论述了逻辑起点的种种规定性以及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对逻辑起点基本特征的描述 ,结合教育技术的历史起点与理论变迁 ,提出了以“借助于技术的学习”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逻辑起点是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所有学科理论体系在建立时都要遵循和依据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确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贯穿于整个学科教育,并体现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矛盾,决定着其体系发展的方向和其指导下的实践的成败。正因如此,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研究问题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确认问题也出现了诸多观点。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确认为研究方向,在总结和分析社会主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确认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教师教育》2020,(2):52-56
如何理解看待儿童,就会如何去研究教育,儿童研究也就会有什么样的逻辑起点。儿童观是儿童研究的逻辑起点。当前的儿童研究还存在儿童立场的缺失、功利思维的影响、西方视角的流行、学科视野的窄化、研究重心的偏离等问题,这与儿童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有关。儿童研究的逻辑起点需要明确的定位,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正确性、先进性等原则。同时,也要厘清儿童研究逻辑起点的几个问题:逻辑起点不等于研究出发点,谨防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背离,多重逻辑起点下幼儿教师专业性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逻辑起点是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的“受教育权”逻辑起点论,是在逻辑起点理论元研究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通过与逻辑起点内在规定性的一一印证,以论证其作为教育法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适切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自10年前《教育研究》发表瞿葆奎、喻立森同志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以来,“教育学逻辑起点”一直成为教育理论界聚诉不已而又众说纷纭的理论难题。尽管不时有“新论”问世,但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说已经解决了这个理论难题。相反,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显得日益复杂和混乱,人们基于各自对逻辑起点规定性的认识,寻找出五花八门而又大相径庭的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而且逻辑  相似文献   

15.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度为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架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确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范畴,并且具备唯一性。揭出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确立必须从研究生教育存在入手,对研究生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抽象。“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三个条件: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它是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现实存在;蕴含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一切矛盾和可能的胚芽;与研究生教育学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媒介对人的影响,因为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起始范畴;它揭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本质规定;它作为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起点。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蓬勃开展,有助于提高研究者思维的逻辑性,并促进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1):80-80
民主与规范是公民教育的过程论特点,构成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公正与幸福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论规约.构成公民教育的价值逻辑起点。公民、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与价值逻辑起点互相规定,共同保证着公民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8.
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寻求逻辑起点的过程是一个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进行反思的过程。本文介绍了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并根据逻辑起点范畴的规定性,对现有的几种教育技术逻辑起点进行了辨析和筛选,最后指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二重起点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学只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人们选定的教育学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笔者打算在本文中提出如下观点:(一)任何科学都有两个起点,即除了叙述起点(逻辑起点)之外,还应有一个认识起点(研究起点)。(二)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起点。(三)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矛盾)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两个起  相似文献   

20.
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解读了学科逻辑起点的含义及其质的规定性,阐明了确定学科逻辑起点的重要性及其确立学科逻辑起点的依据以及学科逻辑起点在确立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通过建构“逻辑之塔”详细分析了国内有影响的13种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教育技术学新的逻辑起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与学的方法”,并且论述了提出此逻辑起点的依据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