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将军饮马"模型其实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求最短距离的一个方法模型,若已知两点在同一直线的一边,要在此直线上求一点,使得此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作法是求已知两点中其中一点关于该直线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外一点的连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且最小距离之和为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的线段长.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用轴对称就最短距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已知直线上寻找与同侧两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第二,折线段长的最值问题,可以通过多次轴对称变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值;第三,在已知直线上寻找与异侧两点距离之差最小的点。文章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 一、在已知直线(曲线)上求一点,使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最短的最小值点的几何作图法. ①当两定点A、B在已知直线(曲线)l异侧时,则连结A、B两点的线段与已知直线(曲线)的交点P就是所求之最小值点,其最小值S-|AB|. ②当两定点A、B在已知直线l同侧时,作两定点中的其中一个定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与另一定点的连线段与l的交点P就是所求之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直线方程一部分知识时,我们总是遇到一个典型的问题: 已知点P(3,2),过点P引一条直线k分别与x,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A,B两点,求使△AOB的面积最小时的直线k的方程。分析解决这道问题的关键是确定△AOB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平面上n个点,每五点不共线时,有多少条直线恰过n个点中的四个已知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多少个圆恰过n个点中的四个已知点。对最大直线数与最大圆数的上、下界做了估计,并对恰过n个点中的四个已知点的最大直线数的一些具体情形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6.
已知两个几何图形,其中一个图形保持静止,另一个图形沿着直线方向作匀速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从静止的图形中穿过,我们把这类数学问题叫做"穿过型"中考题,它是"运动型"问题的一个分支.一、一个圆从另一个圆中穿过例1(2013年山东泰州)如图1,⊙O的半径为4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AB=cm,P为直线l上一动点,以1 cm为半  相似文献   

7.
已知两个几何图形,其中一个图形保持静止,另一个图形沿着直线方向作匀速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从静止的图形中穿过,我们把这类数学问题叫做"穿过型"中考题,它是"运动型"问题的一个分支.一、一个圆从另一个圆中穿过例1(2013年山东泰州)如图,⊙O的半径为4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等师范学校《几何》第二册第四章第三单元“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这样一类问题:即求平面内到二已知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其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求到二已知平行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例:求到二已知直线t_1:A_1x B_1y c_1=0,(A_1、B_1、不同时为零)、t_2:A_2x B_2y c_2=0(A_2、B_2不同时为零)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我们知道,如果二已知直线相交,则我们所要求的点的轨迹是此二已知直线相交所构成的两组对顶角的角平分线,所以,一般地求解方法是直接由题意出发:①设所求点的轨迹上任意点的坐标(x,y)  相似文献   

9.
马绍文 《数学教学》2003,(2):24-25,46
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介绍在学生学完“直线方程”和“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后,笔者是如何通过一个数学命题的推广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的。 1.教师准备的原问题 已知:如图1,直角AOB内有一定点P,过点P的直线与角的两边围成一个三角形,求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
在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大家熟知的。现行初中课本中就有这一内容:各种课本及杂志刊物上对这个公式有不同证法。但大都是孤立地证明这个公式。其实下面三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1)由已知点到已知直线引垂线的垂足坐标;(2)已知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3)求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这三个问题中,只有第二个问题有公式可用。其余两个问题用通常的方法计算较繁。本文的目的在于沟通这三者的关系,简明地得出易于记忆的公式,再举例说明其应用。一、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11.
最近,《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一封读者来信,信中提及“对于图形,有的人认为是直线,有的人认为是两条射线,一些人对此争论不休。”对于这个问题,究竟谁是谁非,我们暂不下结论,还是先回顾一下直线的表示方法。一条直线,它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记作二线l;用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记作直线AB。因此,我们看到图形“”就可以说成是直线AB,当然我们也呆说成是“直线l经过A、B两点”,或“A、B两点在直线l上”,甚至我们可以说“直线l是由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组成的”。这些说法都正确,它包含了此图所显示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平面几何中点与点,点与直线间距离的两个简单公理,可以简捷地给出一类极小值问题的解法,现分别叙述如下。一、两点间的距离以直线段为最短例1.已知定点A、B和定直线L,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使与点A、B距离之和为最小。  相似文献   

13.
“未知”就是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已知”就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化未知为已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经常用到.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一、在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中的运用在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时,先学习了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而后的学习中,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问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吗?”、“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吗?”这两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吗?”已知:如图1,直线AB,CD被直线EF所载,且∠AGF=∠DHE.那么,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为什…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多年,总忘不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其预设的精巧与生成的有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探究最短距离的问题链:问题一:已知一条直线和直线异侧两点,请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得P到这两点的距离最短.问题二:如果两点在直线同侧又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5.
题已知函数y一了盯十b的图象与它的反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M(l,2),则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是() (A)1.(B)2.(C)3.(D)4. (第12届“希望杯”高二培训) 这道题可以培养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1在什么条件下,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图象的公共点必在直线y~x上? 设某函数图象过点M(a,a),且反函数存在,则其反函数图象也过点M(a,a),即M(a,a)为原、反函数的两个图象的公共点,从而公共点必在直线y一x上. 结论1若某函数与直线y一x有n个交点,且其反函数存在,则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n个公共点. 问题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图象的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定义了一个圆和直线间的一一对应,然后讨论了该对应的二个性质,并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直线上一点,求作该直线上与之成射影对应的另一个点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定义了一个圆和直线间的一一对应 ,然后讨论了该对应的二个性质 ,并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直线上一点列 ,求作该直线上与之成射影对应的另一个点列  相似文献   

18.
文[1]给出了圆锥曲线的一个统一性质:已知 A ,B是圆锥曲线C上关于 x 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点P是C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直线PB交C于另一点E ,则直线AE恒过曲线C(与准线相对应的)焦点 F 。文[2]证明了该性质的逆命题:已知AB是圆锥曲线C的过焦点F且斜率为k的任意一条弦,点E是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则直线BE恒过曲线的(与焦点 F相对应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是为什么BE过定点? F与P有何联系?它有什么样的几何背景?能不能推广?借助几何画板,我们开始了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9.
求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写出过已知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然后再与已知直线方程列立。求其交点坐标,最后根据求中点坐标的公式求得所求对称点的坐标,显然,这种求法要分几个步骤进行。有的书刊上还介绍了求这种对称点坐标的公式,应用它虽可以一次性求得对称点的坐标,但这种公式往往难以记忆。在此,笔者应用复数知识,给出了求这种对称点坐标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平面内有3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无法确定2.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直线c与b()(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3.过直线a外两点作与直线a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A)不可能作出(B)只能作一个(C)可以作无数多个(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已知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是60°,点P为空间一定点,则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