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从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出发,把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放在世界大背景上、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性的考察,紧紧把握我国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过程的联系,与世界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刊于2001年第4期和2002年第12期发表了包先生的《“三个面向”的新解读》和《“三个面向”的再解读》两文,分别探讨了“三个面向”中的“面向未来”和“面向世界”问题,引起读者关注。现再刊发此文,作为这一组文章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文章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教育为什么和片样面向现代化,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和造就现代人是教育的重要职责。教育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渝北区是全国首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1994年国务院决定撤销江北县,建立渝北区,标志着这方拥有78万人口、幅圆面积1400余平方公里的热土光荣地走完了在农业县的行政区划格局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步入了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高举“三个面向”旗帜,以面向21世纪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战略眼光来规划和实施渝北教育现代化工程。  相似文献   

6.
7.
8.
9.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11.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跨世纪教育战略思想最精辟的概括和最深刻的表述。“三个面向”首先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因为人类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或称后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对教育提出了进行重大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要面向世界,因为世界正在出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倾向,只有加快发展教育,才能尽快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要面向未来,因为未来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教育必须从教学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管理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改革,才能最终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而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逻辑核心与思想核心,显示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战略性,“三个面向”构造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思想系统,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教育的全新的三维视野。在即将进入21世纪,迎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教育已上升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新形势凸显了“三个面向”的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三个面向”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素质教育的内在实质,揭示了素质教育与“三个方面”的关系,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5.
章探讨了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它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对于师范专科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具体论述了师范专科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现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值此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这位世纪伟人的远见卓识和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怎样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切实地调整和完善办学思路及办学模式,以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摆在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反复地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只有牢牢抓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把握学校办学的根本方向,把准未来教育发展的脉搏,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