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峰方言属于老湘方言娄邵片,在语言特点上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主要通过阐述量词的主要特征,探讨其在使用和搭配上的特点,分析双峰方言中的独特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2.
文章比较了德阳方言与普通话表达的差异。从词类角度列举了德阳方言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等七类词中德阳方言的一些现象,并列举了德阳方言的一些独特短语和一些其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3.
襄樊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是襄樊方言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语法现象。与普通话相比,这三种词类重叠既有与普通话相同之处,又有自己方言的特点。章通过描写、分析、归类的方法对这三类词的重叠现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五台方言的名词重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共时的角度区分了山西五台五言不同的构成形式,分析了其复杂的表义特征,归纳了其丰富的语法功能,并讨论了其历时演变,指出五台方言的重叠现象是对古代同类现象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阜阳方言接近于中原官话,与其近邻的江淮方言差别很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阜阳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语法现象,重视研究这些方言语法现象,可以补充语音词汇调查的材料,解决语音调查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为探索某种方言的语言系统提供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务川县")的方言中有大量丰富的量词,与汉语普通话量词相比,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其特殊性决定了务川方言量词的研究意义。务川方言量词中存在较多的重叠现象,通过重叠,除了表现称量功能外,还能作多种句子成分,表达周遍性、逐一性、多量性、少量性等意义。文章从务川方言量词的重叠出发,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务川量词重叠进行描写分析,这有益于深入了解务川方言量词的重叠现象及其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7.
汉语方言的重叠式是方言词汇中很有特色的现象,也是方言和普通话的显著区别特征之一。山东郯城方言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一个过渡,梳理郯城方言重叠式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并对其语法意义和语音特点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名词重叠式在普通话中很少见,而在各个方言中却大量存在.本文就甘肃陇东方言中的名词重叠现象进行了考察,从其构词形态、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上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在<对衡山方言中使用变调手段区别人称代词所有格和非所有格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中对衡山方言的一种屈折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而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针对该方言中的非语法屈折变调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于凤 《文教资料》2008,(17):35-37
龙口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登连片,其语法与普通话的语法大体相同,但也有一些语法现象很有特点.本文将具体介绍龙口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三个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十"和"口"     
《小朋友》2007,(7)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