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涂秀环 《教育艺术》2009,(8):31-31,3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精巧的预设往往能焕发学生作文创新的灵感,进射思维的火花,从而生成出许多"美丽"的作文来.那么如何科学而艺术地应用"预设"和"生成",使学生写出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作品来呢?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敏锐地捕捉、发现这些资源,并合理利用,使凝固的课堂变成一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需要预设,但更要重视生成.中学历史课堂拥有丰富的教育生成资源,学生提问就是众多生成资源里最普遍、最常见、最应该有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之一.教学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总能在学生的提问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轨迹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有些教师却囿于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仅不能有效利用,反而是简单甚至粗暴地对待,这样不但会浪费宝贵的生成资源,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如何巧妙利用学生的提问,有效生成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非常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课堂上也确实会出现难以意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那么,充分的预设应怎样建构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的生成有不可预测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又要关注生成.要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控课堂进程,努力营造一个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和谐统一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那么,如何更好地让思想品德课堂超越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呢?一、精心预设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敲门砖"生成与预设是矛盾统一体。教师精心预设,准备得越充分(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情),就越能更好地捕捉、利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流程,动态处理课堂,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夫 《天津教育》2006,(11):49-5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师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目前,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前应该简化预设,甚至不用预设。殊不知,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只有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才能真正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应当为生成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研究每节课中可能有哪些生成点,然后为课堂的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设以及对教学策略的准备,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当然,课前预设不是过分追求精细地提问,预...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该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是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有效促进课堂建构呢?前者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活动不应仅仅是"预设的",而且应该是要有"生成性的",要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设性".随着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去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受.如何主动地引导课堂教学生成,或者说如何在一定预设下的有效的动态生成也被更多的教师所关注.实验作为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是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最为丰富的教学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形成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真正有效利用生成的是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要努力做到心…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课堂意外、超越课本生成、在问题中生成、利用错误资源生成等方式,预设文本静态弹性,关注课堂非预设性生成,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在动态的课堂上,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邂逅各种生成资源。在教学中,当生成资源出现时,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转瞬即逝的教学资源呢?教师要能够及时挖掘问题资源,捕捉错误资源,拓展预设资源,善待意外资源,活用学生资源,开发对话资源,从而在动态生成中让课堂焕发活力,让教学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2.
教学既有预设更应该有课中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就缘自于生成。然而,许多专家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不少教师没能加以充分地利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呢?下面结合课例谈一谈较难预测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但是,关注生成并非就是完全否定预设,只要有充分的预设,阅读教学就会有精彩的生成.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主要问题,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弹性,提高课堂效率;合理预设,及时挖掘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有效资源,关注学生的发展,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 主持人(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什么是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多年来,英语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课前精心预设的原则,而忽视了教学的动态变化,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错失了许多"意外"生成"精彩"的良机,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课堂生成很难与教师的教学预设相吻合。当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是对生成性资源置之不理,继续按照预设进行教学,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  相似文献   

16.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发现总会有许多异彩纷呈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自己的精心预设以外,还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非预设生成加以利用。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及时利用,才能使生成资源发挥有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做周密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预设就是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新课程改革呼唤生成,因而我们应该关注精心的预设.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即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生成才更具有方向性和有效性;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目标预设要从确定性到灵活性,环节的设计从单一到多向.也就是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进而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要着力如何指导学生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学既有预设更应该有课中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就缘自于生成。然而,许多专家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不少教师没能加以充分地利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呢?下面结合课例谈一谈较难预测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往往稍纵即逝。那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该如何把握呢?教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的预设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一些想法。第一,教师要在预案当中有弹性的设计,给学生留有足够探究和思考的余地。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注重人的  相似文献   

20.
叶柱 《湖南教育》2004,(20):18-20
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该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是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有效促进课堂建构呢?前者关注的是预定计划的达成程度,后者关注的是学生主体的真实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