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向备受史学界关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功绩颇丰,同时也常被人评价为“暴君”.对于秦始皇是否残暴的问题,学者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众说纷纭的状况呢?当然,这与评价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阶级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和评价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里有了男教师,为幼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幼儿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但大多数男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了幼儿园,本文试图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期能够让幼儿园留得住男教师,让幼儿生活在刚柔相济的教育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次深入调研,从改制的背景、过程、结果三方面对深圳公办园转企现象进行全景透视,研究者认为深圳幼教改革的背景包括:"特区"护身符与区域性的合法化知识、高流动性的陌生人社会和改革开放熏陶下的进取文化、特殊的政治文化和公共治理模式、"财政分权"与"央府博弈".深圳幼教改革的过程涉及到四个焦点:在"改革"名义下的"去教育性"、以"市场逻辑"代替"教育逻辑"、从"深圳事件"到"公共事件"、"临时联盟"的形成与瓦解.深圳幼教改革的结果反映了如下现实:"摸着石头过河"与"整体设计"的矛盾、"剥夺式改革"与"共享式改革"的矛盾、"斜坡效应"与"效仿心理".  相似文献   

4.
“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长起来的课程。“园本课程”体现了课程决策权的再分配,不同的目的和目标使得不同的幼教机构存在不同的课程。幼儿园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导者,在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自主进行的,它的实施成效不可能依赖于国家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检测。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园本课程”,避免流于形式和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论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异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瑶 《学前教育》2008,(9):38-39
“园本课程”是近年来幼教界比较流行的名词之一,它的出现引起了理论界对它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各地幼儿园趋之若鹜.纷纷创建自己的园本课程。然而,许多幼儿园在并未清晰了解园本课程内涵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地加入到了园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当中,造成了现今的园本课程已渐渐失去它本该有的模样,而或多或少地被曲解了、异化了。  相似文献   

6.
布莱恩·卡斯特罗是当今澳洲的一位畅销作家,他的著作《园书》中散文式的写作风格和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赢得了许多人的广泛好评。本文借助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质空间、文本空间和时空体空间三个方面出发,对《园书》中空间叙事艺术进行解读和赏析,从而体会卡斯特罗精湛的叙事艺术和技巧,以期让读者可以更好地去体会20世纪亚裔移民的生活处境和主人公内心无序、混乱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先行官,电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试图通过破坏电力设备现象的刑法解读,为我们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防范、打击涉电犯罪,保护国家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有诸多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课程开发主体对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很有必要对园本课程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剖析。  相似文献   

9.
孙卫丽 《考试周刊》2012,(83):175-176
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入园难"问题逐渐转变成"入好园难"问题。"名园办分园"因其复制强、发展快,成为利用有限的优质幼儿教育资源,是更多幼儿受到良好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园模式,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办园模式,"名园办分园"因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要求和幼儿园发展本身的需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有其发展优势,但是也存在管理体制、教学质量和教师编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以园本教研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理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为线索解析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始祖旅游的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始祖旅游地的建设和管理决策。文章选取炎帝陵、黄帝陵和舜帝陵景区这三个广被认可的始祖旅游地,通过整理网络文本,提炼出高频词汇,析出游客对其各项内容的评价。总结出旅游者对始祖旅游总体评价较高;对始祖旅游地的自然风景较满意;始祖旅游地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休闲等功能;始祖旅游地文化旅游开发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结论。因此,始祖旅游地需塑造独特体验、建设经典品牌,深挖人文内涵、丰富旅游精品,开发研学旅游、扩展旅游市场,整合宣传资源、构建营销系统,实现景区合作、提升旅游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隋炀帝陵墓从618年肖后初葬、陈棱改葬到622年李渊迁葬,直至648年李世民诏令与肖后合葬,30年间经历了4次变化,唐初统治者对炀帝陵的修建和高规格的礼葬,探讨其原因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者首先对敖包祭文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敖包祭文源于古老的巫术语言。其次就祭文的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最后从文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对敖包祭文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分为直接文献和相关文献两部分。文献记载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葬地、修建工程、葬礼与埋葬过程、封土与墓室、陵园遗迹遗物、陵园的使用、历史上的破坏、保护与考察等部分。本文梳理了以上内容的文献记载,比较了其异同;认为此项基础工作对秦始皇陵田野考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陵以"水银"为"大海"的设计,体现了这位帝王对海上世界的向往,也可以看作当时海洋探索与早期海洋学成就的标志之一。秦始皇多次出巡海滨,并有"梦与海神战"以及以连弩射杀巨鱼的经历。正是在这一行为之后,他即走向人生的终点;而还葬骊山途中,又有"鲍鱼"故事。秦始皇对海洋的关注,起初谓"东抚东土,以省卒士;其事大毕,乃临于海",但随后则受到燕齐海上方士神仙学说的强烈影响。地宫中"水银为海"的象征意义,亦可与仙化追求相联系。关注秦宫苑"海池"的存在,考察秦始皇陵地宫的海洋文化元素,应当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海洋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文化,无论在回族形成初期还是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回族穆斯林的信仰来源,也是回族穆斯林的民族心理积淀。《穆斯林的葬礼》就与伊斯兰文化紧密相关,作品中包含较多伊斯兰文化元素,既关涉回族穆斯林的基本功修、取名习俗、婚葬礼仪等丰富的信仰礼俗,又涉及回族作家霍达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这对于理解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阳陵南区从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和兵器,与秦代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不但在形体上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在施彩工艺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和技术进步.兵器制作方面以弩机为代表的汉代兵器制作和管理更为精细化和科学化,为研究汉代手工业、军事史提供了难得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壮族丧葬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流传在民族民间的传统丧葬习俗,一概视为"封建迷信".其实,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觉来看,丧葬习俗的传承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发展个体和保护生态.云南省马洒村壮族的丧葬习俗证实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学翻译中的互文性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传递,尽量减少因文化亏损而造成的互文性缺失,寻找文本间的最佳关联,获取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抓住互文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对源发语文本作出语境假设,来获取最佳关联,为作者、译文读者架起最佳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秦王朝之所以坚持暴政不行仁义,在于秦始皇自小的生活经历和他的生理缺陷,在于法治的传统和法治成功的巨大迷惑,在于缺乏必要的皇权监控和制约机制,以及继续的拓边战争对政策重心转移的妨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