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字部分“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包含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与大字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血肉与骨络的关系。正文大字部分是骨干,是精华,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是更具体更生动的补充。无论是大字正文…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本中,每一课的正文都是由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叙述的内容组成的.大字部分的内容,是学生要学习并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小字部分的内容,属于阅读部分,是对大字的补充和扩展.在历史教学中,不应忽视小字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瑛 《甘肃教育》2009,(12):47-47
初中历史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小字内容”,每课小字内容大致是大字内容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这些小字内容.会起到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一、“小宇内容”的四种类型1.背景知识型:即小字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大字内容发生的历史背景(或原因),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与史著不同,历史教科书的课文结构要复杂一些,“正文”是其主要部分,一般表现为大字内容,以区别于“小字”内容,如“注释”“阅读材料”等,此外还包括插图(包括表格)、习题等部分。总的来说,民国历史教科书课文结构经历了一个由沿袭史著单一结构到不断趋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覃社科 《教师》2012,(1):71-72
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一般每课课本由导入框、大字部分、楷体小字部分等十个部分组成,大字叙述课本的主题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掌握。小字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浅化,其功能是增加情趣,补充内容,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但不作为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是教材中的小字,特别是对大字起到补充、解释、说明作用的小字非常重要(中国近现代史的小字内容尤甚),备考时要高度重视。教材小字中有“标志、第一、最”等关键词引导的表述更是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现在初三学生使用的历史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其中大字部分言简意赅,是教材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生动丰富,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材更具有灵活性,教学层次更加鲜明。如果我们仅仅为完成教学目标只进行大字的教学,就必然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实现大小字的融合?怎样发挥小字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历史新教材中大小字内容的关系兰州四十五中学符雪芳历史新教材有大小字之分,大字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重点、难点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大字部分的叙述,往往比较简洁、概括,同时也显得平淡、单薄。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延伸、拓宽,既能加深...  相似文献   

10.
新编历史教材以图文并茂、史料多、容量大著称 ,在一节课内既要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 ,又要培养能力 ,的确不易。如果仍然按传统的教法逐句讲解 ,那是很难办到的 ,时间问题就成了教学改革的主要难题。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出了以下两点经验 ,效果不错 ,兹简述如下 :第一 ,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新教材大字小字相结合 ,史料与图画众多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选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又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小字 ,加以精讲 ,而对那些与课文主题关系不太大的图画和小字以及史料 ,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就是大字的内容 ,也要尽量精讲 ,留足训练…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识字的方法并阅读。2.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活动准备:三张图片:拖鞋、手绢、篮子;大字卡(拿、洗、提;拖鞋、手绢、篮子()父、巴;女,马;女、老;日、月;白、勺;合、手);小字卡30套(拖鞋、手绢、篮  相似文献   

12.
正一、"能写的"图片是要选的1.课文插图信手来。课文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兴趣。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每篇文章都配有单幅或多幅图片,学生往往因为喜欢这篇文章的图片,才更喜欢读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既诱发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也启迪了思维的火花,这样的图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仔细观察,创设语  相似文献   

13.
“九义”地理教材中的“活络丸”──有感于小字内容在教学中的作用桂林余琼秀与初中地理原教材相比,人教社“九义”地理教材排印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文兼用大小两种字体排印.这种排印,并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感小字课文对学生加深理解基础知...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图片是某一历史事件的反映和细节性的描述,历史图片能捕捉某一历史事件的典型细节,展现生动而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历史教材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历史教科书中具有大量内容和形式丰富、颜色鲜艳的彩色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现能实现准确而生动地反映历史教学的内容.初中历史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由文字型为主、图片型为辅的教材模式向文字图片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向转变.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明确历史图片的教学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上建立合理的历史图片的使用和发展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历史新教材中“小字”的使用赵一玲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然而教材的这种灵活性也...  相似文献   

16.
有些语文课文语言生动,对话个性,情节有趣,学生都很喜欢。据学校差异教学的研究,教师可以制定贴近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活动的策略用于课文的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的体裁是童话,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了农业常识。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富于趣味性。一、观察表达活动,体现自主性充分利用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阅读文本的兴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 1.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议论文的观点、材料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3.学习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形式。 4.学习课文中严密、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材料准确,讲求辞章,并且能够运用并列、对照、层进、总分等形式安排文章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女真大小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国以后相继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两种文字,金太祖命完颜希尹所制的文字史称女真大字,金熙宗所制的文字史称女真小字。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在《金史》以及其它有关史籍中都没有说明。从现在传世的女真文字中也找不出互相具有明显区别的两种文字。那么,现存女真文字到底是女真大字还是女真小字?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虽然有些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作过探讨,但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唯一的指望是从考古发现来解决这一难题,现在看来也不大可能了。因此,需要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从中得到启发,并借助现有的女真文字资料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就是对女真大小字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同志们,并切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9.
教材的插图是根据课文主要情节或中心人物特点,为帮助读者(或学生)理解文意而绘制摄制的图片。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教材中的插图,它具体、形象、生动、可感,能通过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2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播放录像,展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加深学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