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以及在分析电子线路时,我们经常用电位来讨论问题。对于多个元件构成的电路,若用电压来讨论显得繁琐不便,而采用电位就会显得清晰明确。如一个电路中有四个不同的点,如用电压讨论就要涉及6个不同的电压,但如改用电位讨论,则在指定某一个点作为零电位(电位参考点)后,只要讨论3个点的电位就可以了。若电路更复杂,这个问题就更显著。可见用电位讨论、分析问题就显得方便可取了。如图所示电路:E1和E2其内阻分别为R10和R20,R1和R2是两个电阻元件。若E1>E2,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1-…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所思考、研究和追求的目标。“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具有控制、调节作用的教学模式,国内外数十年的经验表明,它是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目标教学”的理沧基础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的“教育目标的类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会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教学重点 已知锐角用计算器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及已知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它对应的锐角. 教学难点 对用计算器求出的三角函数值取近似值,已知三角函数值(特别是余切)用计算器求它对应的锐角.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当写到某一事件的紧要处时,往往突然停住,出现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字样,读者看到这里,就会产生急于想知道事情结果的心理,这就是求果心理.  相似文献   

6.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5,(11):15-16
将导体制成圆形接入电路,在进行电路计算时,就要适当结合"圆"的有关知识.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新颖别致,易于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使电路计算问题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7.
8.
9.
刘荣娇 《江西教育》2002,(19):23-23
一、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作为积极探究新生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很多教师把写字看成是一项机械运动,在教学时要么把字枯燥地拆开,要么放任学生,甚至把写字当成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致使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写字教育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1.创设情境,激发写字欲望。展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包括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及学生中的优秀作品,让书写美使学生精神愉悦;讲汉字的历史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写好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爱国的表现;播放古代书法家故事…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笔者在电路理论课程中应用对偶原理提高授课效率和改善授课效果的一些做法及体会。实践结果证明:此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对偶的概念是求解电路问题的一个省时而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提高了授课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徐凤仙 《考试周刊》2009,(10):162-163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动势、电压和电位三个物理量的相同点,对三个物理量的不同点从定义、方向和大小测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联系作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多设计几个"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利于学生由浅入深洞察教学之奥妙,又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想象数学之严密;既是教学中的一种"铺垫",更是后续学习中的一种起步.学生真正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生成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学中的"台阶"设计看似微乎其微,其实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15.
“问题”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学生产生解决的心向,并促使学生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认知性学习,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智慧与能力.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作为学习共同体成员所进行的设疑、质疑、释疑等活动的过程.E·R·汉密尔顿也提出“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而提问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有效问题的预设.可见,问题设计已成为每一名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容回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设计有效的“问点”呢?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1围绕教学内容的“焦点”处设计问题教学内容的“焦点”常常会是…  相似文献   

16.
17.
18.
北师大版课标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安排了让学生在数表中圈出两个数的倍数和集合等形式,使学生理解找公倍数的基本方法:先列出两个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  相似文献   

19.
"四舍五入"是求近似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它的意义往往理解不准确,在实际中不能灵活运用. 在课堂上,教师出示一道习题:一个整数取近似值约为10万,这个数最大值是多少?当问题呈现之后,一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99 999(显然,答案是错误的),而一部分学生反驳说不是99 999.对于这两种观点,我没有急于否定或肯定,只是顺势而导:"到底哪个对呢?这样吧,认为是99 999的为甲方,认为不是的为乙方,两方进行辩论."  相似文献   

20.
曾宪 《陕西教育》2005,(10):19-19
“教后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从而有益于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教后反思”的目的就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质疑、自我完善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它是对“备课”“说课”“上课”的回顾、思考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