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驱动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存在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实现自我与自我实现的逻辑关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或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理论研究是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它蕴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若干问题的研究之中;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域,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研究困境并积极找寻摆脱研究困境的可能性出路,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驱动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存在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实现自我与自我实现的逻辑关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研究对象具体体现为从“本土化”或“结合”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绩效、从“本土化模式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以及从“总结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实践模式,这种研究对象具有比较性、开放性以及整体性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但这又是一个长期与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代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立足点以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任务,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反对教条主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合,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必须与时俱进;其次,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为中国人民的具体行动.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快实现.  相似文献   

10.
梁堃 《华章》2010,(30)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就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联系起来,即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文本进行认真研读,还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关系,同时借鉴西方哲学的有益成果,善于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问题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建设现代化领导权威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战略选择问题、市民化改革过程中社会结构转型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战略选择问题以及基于人的本质及其多重表现样态为基础的人学战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奠定了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不断实现由“哲学-方法论”创新——“实践-方法论”创新——“理论-方法论”创新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问题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建设现代化领导权威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战略选择问题、市民化改革过程中社会结构转型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战略选择问题以及基于人的本质及其多重表现样态为基础的人学战略选择问题。本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指的是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其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及发展的契机,促进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调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体是历史地生成的一种主体存在;在概念内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体指的是那些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系力量的总称,这种主体力量是相对于政府、国家等主流政治力量而言的非官方公共力量;从概念的外延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切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的社会力量或社会因素的总称,这种主体力量是相对于个体力量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文本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不仅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依据与现实依据,而且有着符合其自身发展要求的客观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理论维度,体现为文本与意义之间共时性的和历时性的理解张力以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实践张力;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为我们缓解理解张力与实践张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始终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其在中外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以来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始终是个体主体性张扬与集体主体性维护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决定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模式特征,那就是它的乡土性、伦理性和辩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