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到用人单位以后不能很快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甚至是合格员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造成中职学校学生现状的原因,结合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对学校的期望,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如何把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赢,是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推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抓好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顶岗实习等重要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职毕业生职业精神缺失已广受社会关注,接受职业教育对其职业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依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其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实现中职毕业生向职业人角色的顺利转换。为此,必须厘清中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笔者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和有关人士的访谈,结合多年学生管理工作实际,认为中职学校可以从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几个方面培养中职生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课承与师承是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通过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和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确保职业精神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而实现。除学校教育外,劳动生活过程和企业生产培训过程是职业精神传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了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介入,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传统的学院式学生工作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要以职业为导向,在学生工作内容方面: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对接,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学生工作方法方面,创新与实习学生联系、沟通的手段,做好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重要环节的教育工作;在学生工作机制方面,形成企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机制,推行专业教师与职业导师互动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与坏直接与所选的课程模式息息相关。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本出发点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轶群  张志宏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8):106-107,110
为了树立以工学结合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分析医药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需求,探讨了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符合医药行业发展和高职教育特点的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职业能力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提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高职学生从职业角色出发,实现角色认同,主动构建所选职业发展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职业角色、主动构建职业生涯发展途径方面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准职业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职业观念,准备进入企业。  相似文献   

10.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具体途径,也是完善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规划的重要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从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和环境中,探讨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和学校教育共赢局面的达成。基于此,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实践,以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师培养是国民教育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在现存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专业情意缺失,课程设置泛化,教学及评价方式单一化,专业技能训练失效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强化专业认识及专业训练,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开放的培养机制,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等几个方面来对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生涯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职业生涯教育是构建适应职场需要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块重要基石,也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支点。为此,一要弄清"生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涵义;二要明确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三要把握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内容;四要运用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方式;五要讲究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普遍存在着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独立化,专业技能训练模糊化,综合模拟训练形式化的问题。提升小学教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探索“连环递进”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模拟训练相统一的循序渐进式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切实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信心。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基于教师工作实践开展有针对性地研讨与问题解决,从而改进教师培养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以此理念为指导开展的"全过程伙伴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人才培养的全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的全程有机整合,专业教育的全程标准示范,教师专业标准的全程全面贯通,合作各方的全程有效参与,学生教育的全程立体跟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应首先服务于专业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6.
综合就是创造——综合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探讨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本质差异入手,对基于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和综合工程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新阐释,并对综合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突出问题、历史实践和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综合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特色计划、出口通道等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鞍山师范学院化学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提出了化学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对推进化学专业硕士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是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较多的一个论题。检索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主要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实施的制度保障和教师专业化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尽快制订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将教师的学历要求转为资格要求;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方式,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优质师资是河南地方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作为河南地方师范院校之一,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注重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群体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师德教育、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修订高职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修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培养计划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修订中,准确的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