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有"癌王"之称,其可怕之处是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很难救了。如何才能及早发现肝癌?该做什么检查项目?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误以为体检查查肝功能、看到转氨酶不高就可以放心了。专家指出,肝癌患者的转氨酶也可能是正常的,筛查肝癌应查甲胎蛋白(AF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肝癌患者进行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有72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病理报告均为肝细胞肝癌;36例肝癌伴肝外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结论 超声检查肝癌方便快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的应用,对明确肝癌诊断有明显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彭俊平提醒,肝癌已成为癌症致人死亡的"二号杀手",大部分肝癌患者发病时已进入晚期,但肝癌并不可怕,只要做好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积极综合特异性治疗这"三级预防"工作,就可有效避免肝癌发生或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极高。目前,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和转移极大影响了肝癌术后的远期疗效。文章综述了中西医综合治疗肝癌切除术后的研究及西医综合治疗联合"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防治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肝癌50余万例,其中华人占半数以上!这个数字自是包括了海外华人,但绝大多数是生活在本土的中国人。我国城乡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第三位,近年来肝癌发病的绝对数字还有增无减。众所周知。肝癌曾被称为"癌中之王".如今虽然有了一些治疗的办法,但总体上的预后仍然很差。据估计全部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不到5%。  相似文献   

6.
据媒体报道,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肝癌患者占全球的55%,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生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针对肝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防治肝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余燕红 《今日科苑》2012,(20):105-106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陈敏山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3月18日"全国爱肝日"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陈敏山主任呼吁,不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定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定期做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等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肝病的状况,以防发展到肝癌。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04-I0004
<正>[导读]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又称"纳米刀"),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又称"纳米刀"),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这是亚洲首个经皮肤穿刺纳米刀治疗肿瘤的临床个案。纳米刀技术毋须开刀,亦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一双筷子只要没断,很多家庭都习惯用上好几年.近日,网上流传"筷子使用超3个月或诱发肝癌"的消息,引发了大家对旧筷子安全性的担忧. 筷子使用超六个月致癌? 近日,央视财经发微博称:调查发现,普通筷子使用3至6个月时间,本身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频率变深或变浅,变色的筷子要赶紧换.超期使用的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PLC,简称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中西医治疗可以优势互补,缓解肝癌患者症状,减少耐药性,降低术后复发率,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文章查阅近10年中西医治疗肝癌的文献,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肝癌相关病毒感染总人数超过1亿。10月25日,第二届全国中西医肝胆肿瘤医学论坛在京召开。"尽管西医治疗肝癌优势明显,但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病因学的局限、早期诊断不足、手术切除率不满意、术后复发率较高,成为当前西医治疗肝癌的瓶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从人群总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分析,大约10%的儿童也被HBV所感染.而在所有的肝炎病毒中,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因为感染后,个体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期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大多数成为表面抗原或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病程很长,大约需30-40年,故婴幼儿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年人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采取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尽量防治乙肝的恶化.本文就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做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肝癌有"癌王"之称,其可怕之处是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很难救了。如何才能及早发现肝癌?该做什么检查项目?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误以为体检查查肝功能、看到转氨酶不高就可以放心了。专家指出,肝癌患者的转氨酶也可能是正常的,筛查肝癌应查甲胎蛋白(AFP)。  相似文献   

14.
正肝脏,是人体最重要并且最大的消化器官。它是人体代谢的中心,被称为人体"化工厂"。如果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的养分就不能得到及时供应,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就无法正常工作。据了解,我国有近两亿人感染肝炎病毒,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正在被非常多的病人"实践"着,因为肝炎可以使肝脏反复发生炎症和再生,从而容易诱发癌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老年原发性微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中国医学相关文献及现代研究,了解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进展,针疗老年原发性微小肝癌的临床疗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有适应症的老年原发性微小肝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作为老年微小肝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灌注热疗和常规介入栓塞化疗相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意分为两组,治疗组病例局部灌注热疗和常规介入栓塞化疗,共30例;对照组病例单纯介入栓塞化疗,共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 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患者治疗后随访,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1.6个月,1年生存率为46.7%,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1年生存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加热联合介入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局部热疗加介入栓塞化疗比单纯介入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放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重要的并发症主要有两个。一是肝癌,另一是门静脉高压引发的消化道大出血。在一般人眼里,肝癌是最可怕的,但却不知道,首次门静脉高压引发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死亡率约为30%。从生命延续的时间上来说,门静脉高压可能比肝癌更可怕。团队治疗止血是关键我院的肝胆外科专家团队总结了一系列的临床治疗方案。传统药物治疗适用于肝硬化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8,(10):6-6
因难治与早期难于发现,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肝癌是第六大常见癌症,在癌症中,肝癌是第三大死亡因素。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拜耳医药保健的口服抗癌药多吉美可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或肝癌患者的治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肝癌系统的药物,它是惟一被证实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而且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在治疗上不仅难度大,疗效也差,一般发病后患者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故被人称之为“癌中之王”。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患者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多年来科学家们都希望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一直以来未能发现明确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1,7(2):108-111
对已知患原发性肝癌者(简称肝癌)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少肝癌患者在并发肝破裂致血腹前,未知患有肝癌,急诊诊断颇为不易。嘉兴市第二医院1978年8月至1989年8月在收治的174例肝癌中,17例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均分别被误诊为脾破裂,肝血管瘤破裂,重型肝炎肝昏迷,不全性肠梗阻等病而贻误抢救时机。究其误诊原因,除通常的诊断思维方法简单化、首诊负责制不健全外,主要在于部份临床医师在肝癌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概念上的僵化或模糊:(1)认为无出血性休克者不存在肝癌破裂;(2)误认无突发性腹痛者不会有肝癌破裂;(3)在进行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时忽视肝癌破裂的可能;(4)未能认识到及时施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术及腹水进一步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