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汉江南人口流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少数民族被政府大量迁到江北,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向江南。流向江南的人口分突发式移民和渐进式移民,突发式移民主要是由政府行为或灾荒所致,渐进式移民则与北方中原地区人口密集而资源相对不足有关,当时江南的滨湖地区地广人稀,是吸纳中原移民的主要地区。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导致江南人口的增加,从长期趋势看,渐进式移民是江南人口增加的主体部分。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开始了江南的开发,也使中原文化流向江南  相似文献   

2.
阳光     
文题为《阳光》,作者心中的“阳光”只定格在江南。文章开篇宕开一笔,先由江南给人的既定印象——“多雨”、“低调”入手;接着与读者一道“带着一颗阳光的心,去寻找充满阳光的江南”;古鉴湖与其上悠悠荡荡的鸟篷船静谧安详、不事喧嚣,却展示着“繁华的江南、发展的江南”,它们是江南文化的载体;结尾点题,江南浓厚文化散发出的多彩的光芒等待着我们静静地去体会。文章有文采,有深度。  相似文献   

3.
水性江南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反差极大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呢?  相似文献   

4.
水性江南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呢?  相似文献   

5.
一史学界有朋友问我,鉴赏书画与研究历史有否相通之处?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研究江南文化史,定会涉及江南绘画。从书画鉴赏角度,我在课堂内教学,曾不揣冒昧地将白居易“忆江南”词改动一字,变成“江南好,风景旧曾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画江南!”从地理上看,古今画家产生最多的地方在江南。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十洲,清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皆为江南人士。他们及其大批弟子,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熟谙江南山水、风土人情,作品传世,使得美术…  相似文献   

6.
孙光宪曾有江南、湖湘之行。孙光宪长期任职于荆南,荆南地狭兵弱,而吴及南唐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与吴及南唐的关系是荆南对外关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荆南与楚国的关系则复杂而微妙。孙光宪的江南、湖湘之行尤其是江南之行,有很大可能在其任职荆南期间。  相似文献   

7.
“主动发展”是江南中学的研究课题,也是江南中学的发展动力。课题研究与实施促使江南中学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人漫游是唐代颇为流行的社会风尚,江南地区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表现江南清新秀丽的诗歌构成了唐代山水诗的重要内容。江南自然风物对唐人创作有直接感发作用,其作品融入了他们丰富的人生情趣与感悟;同时江南文化特质对他们的审美倾向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漫游江南与江南山水诗歌创作成为唐代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太喜欢我的江南。 因此从不说我的江南,写我的江南。不敢。我的江南在我的心里太重太重,怕说出来写出来反而轻了它。  相似文献   

10.
我也喜欢江南的雨,说不出确切的理由, 只是觉得,这雨,就像江南婀娜多姿的女子,如 烟似梦……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似幻似梦,为 江南披上了一层神 秘的面纱。 雨中的江南最 有味道。江南水乡最 好是在雨天去,才能 感受得彻底。那些古  相似文献   

11.
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如同在赏一幅幅画。教学中,我和学生一同走进江南的冬景,欣赏江南的美景,感受江南的悠闲。本就学生所鉴赏的课第七段做了课堂实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莽莽天涯雨     
莽莽天涯雨廖全京躺在宋词里,很古典地读江南,不仅能读出一腔愁绪,而且会在那些蝶恋花、桂枝香、虞美人里迷失真实的江南。在“杏花春雨江南”的总体氛围下,晏几道、周邦彦、贺铸们把整个江南全然软化,把江南的雨也软化。江南雨落到宋词的香笺上,仿佛都变得纤巧柔弱...  相似文献   

13.
江南佛教在中国佛教向海外弘传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显和最典型的即是江南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日本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里,日本佛教宗派的形成、教理教义的变革、新宗派的兴起等都与江南佛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22虞山文化论坛以“言子与江南文化”为主题,基于言子“文开吴会”“道启东南”的历史脉络,深入探讨了言子为儒家礼乐文化在江南传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言子思想对礼乐之学的创新发展、子游传统与江南文化繁荣与共的密迩关联等;并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了言子在江南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进一步探索了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内涵,以及在新时代条件下推动言子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的代表是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北方文化是以实用理性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强调道德与伦理的价值取向,而按照刘士林先生的观点,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在价值追求上江南文化守持一种审美维度,而较少以伦理维度来评价人生。从东晋开始,江南区域范围内就有尚武到尚文的转变。另外,尚文及以商为重的观念,与北方以农为重的观念相比,也可看出江南文化的特性。如作为江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地区,七山二水一分田,这种自然地理环境促使古代越国人讲求外向型的开拓,创制并遵守契约制,自古就有以商为主要支柱的传统。在现代社会,农桑文化的诗意本性就与契约制的现代商业精神结合起来。在长江三角洲农桑文化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江南文化(其核心是吴越文化中的诗性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到底能不能在实利观念之上的城市建构中起作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她在其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这些正是建构长三角城市文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武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武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廷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碌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沈复的《浮生六记》笔墨纯净,明莹韶秀,以神写形地呈现出了空灵、幽雅、朴逸、委婉等丰富的境界。他的表达方式十分质朴,却能于质朴中传达出浓厚的江南色彩。江南的清艳与幽微,自然与深婉都展现在了他的笔下。  相似文献   

18.
李琦 《学语文》2004,(9):3-5
在深秋时节的江南水多,秋雨似蚕茧里抽出的丝,铺天盖地、丝丝缕缕、续续连连。娴静的西湖畔,一群身穿真丝长裙的江南女子在朦胧天地间似洁白无瑕的水仙透露出高贵与典雅,她们的一颦一笑无不使丝裙的美与山温水暖的江南构成一种灵魂上的呼应,透出温柔与细腻。  相似文献   

19.
由在中国上海郊区和日本乡村实地调查可见两地民居的环境习俗的一些基本差异,即中国江南乡村讲究环境的选择,日本乡村侧重于环境的布设;中国江南乡村永恒建造的习俗较多,日本在民居建造上的习俗较少;中国江南在房屋部件安排上顾忌较少,日本民居中宗教、信仰成份极多;中国江南乡村基本不保留旧居样式,日本农村保持传统,不愿重建;中国江南农村民居配置以好房间给后辈为原则,日本则讲究论资排辈,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三至九世纪江南交通发展考论刘希为,王荣生三至九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六朝和隋唐几个朝代。六朝和隋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其时,中国的文化经济重心开始渐渐地南移江南。因此,江南经济的开发变为国内外史家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六朝、隋唐江南交通亨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