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孙中山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途程中,美国曾是他关注的要点之一,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地方是与美国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给了他很多启发,他的思想的启蒙、发展与转变都是与美国分不开的,也就是他的革命活动与美国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段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与美国分不开的。孙中山对美国的政治、社会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他的价值观起着怎样的指示、借鉴和修正作用?又该怎样评价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6)
孙中山何以「死而复活」文/张宿东说孙中山死而复活,是一大奇闻,不会有人相信。但它并非笔者杜撰,有下列根据:——“学术界泰斗章太炎”,“在他43岁那年……写了一则征婚启事,登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1931年6月15日,章太炎和比他小15岁的汤国梨在哈...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了寻找革命的真理,拯救苦难的中国,即使在流亡国外、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他还抓紧一切时间,认真读书学习。一八九六年十月,孙中山从清驻英公使馆脱险后,曾在英国首都伦敦居住了近一年时间。那时,他经常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当年马克思曾经勤奋阅览过的地方去潜心读书。并从事著书立说,鼓吹革命。他常常是最早进馆、最晚离开的读者,一进去往往就是一整天,中午只吃些自带的干粮充饥。  相似文献   

4.
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前前后后来过上海20多次——从1894年酝酿上书李鸿章,到1911年末回国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从撰写《建国方略》,到商讨国共第一次合作;甚至于他与宋庆龄的婚姻、与李大钊等中共人士的交往,都与上海息息相关。上海,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太多的足迹。1999年,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公安博物馆获知卢湾分局有一把孙中山先生曾经用于自卫的手枪,这个消息让公博馆的员工们兴奋不已,能够收藏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手枪,这实在是无比珍贵而又难得啊。然而,当这把被称作"小贝贝"的  相似文献   

5.
想象过图片中的恐龙,瞬间咆哮着从书页上跑出来捕食吗?想象过人体骨架活灵活现地在你的书上奔跑吗?想象过火星漫游车经过弹跳、翻滚坠落在你的书上吗?这一切并不是只有在电影特效中才能看到,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有趣的3D立体书》系列,就能带给你这样令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6.
苏艳萍 《档案与建设》2020,(2):83-86,77
孙中山是一代伟人,他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共早期党员施滉与孙中山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交往。他曾赴广州谒见孙中山,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征询求学的目的和方向;赴美留学后,坚定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进行反蒋斗争;在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孙中山评传》,对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成为孙中山逝世后我国最早研究孙中山并为其撰写传记的人。  相似文献   

7.
看了《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上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完全同意其观点,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免有些太难为我们这些当编辑的了。编辑收到钢笔抄写、油印、复印的稿件是常有的事。但你如何判定它是一稿一投,还是多投呢?比如,你可能认为钢笔抄写的是一稿一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多抄几份吗?你也可能以为油印、复印的是一稿多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另有用途吗?如  相似文献   

8.
刚从国营单位辞职出来,档案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他为什么能拿到移动的1000万元资金?为什么一个尚未上市的公司,私募就近6000万美金,市值接近3.5亿美金?一个不愁资金的CEO,他最大的压力是什么?这一切,从谢峰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看了《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上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完全同意其观点,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免有些太难为我们这些当编辑的了。编辑收到钢笔抄写、油印、复印的稿件是常有的事。但你如何判定它是一稿一投,还是多投呢?比如,你可能认为钢笔抄写的是一稿一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多抄几份吗?你也可能以为油印、复印的是一稿多投,但你能断定他不会另有用途吗?如  相似文献   

10.
张季鸾早年是否加入过同盟会这样的革命组织?有人坚持认为加入过,也有研究者表示反对.其实他本人一再明确否认自己加入过任何派系组织,早年留日经历也足以表明所言不虚. 张季鸾留日时期,孙中山已于东京组织了革命团体同盟会.据好友康心孚回忆,他曾劝张加入同盟会.但张执意“不肯加入”,并表示“实学方能致用,对于政治不感兴趣”.这大体可信.实学致用尤符合张一贯的看法.惟所谓对政治“不感兴趣”,其实并非指他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关心时局、留意国事.  相似文献   

11.
大江东去。重庆。鹅岭两江亭上。凛冽的寒风中,一位瘦削的年轻人凭栏远眺。他心潮如涌,象这滔滔东去的江水:长江啊!几千年来曾给予中华民族舟楫之利,鱼米之足,何以到今天,长江水运却繁荣不起来?如此富饶的长江沿岸也未得到很好地开发!这一切,如同激浪拍击着这位年轻人的心扉,作为一名记者,难道没有责任去了解它,用自己手中的笔去反映它?……这事发生在1985年1月。这位年轻人就是经济日报驻重庆记者姜洋。一个月后,机会来了。经济日报总编辑要求青年记  相似文献   

12.
在孙中山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途程中,美国曾是他关注的要点之一,美国给了他很多的启发,美国是"世界最文明、最富强之国"[1]58.美国独立后,除南北战争外,没有发生大的变乱,国家"长治久安,文明进步,经济发达,为世界之冠"[2]207.在孙中山的理念中,中国要以美国为榜样,仿造美国的政府而缔造中国的新政府[3]255.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榜样的民主共和政体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和追求,是指导其革命活动的动力之一,历久弥坚,现实却与其愿望大相径庭,不但没能建立美国那样的政治体制,国家反而是混乱不堪.从1912年清帝退位到1928年"东北易帜",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17年间,出现过两次封建复辟,大大小小的军阀夜郎自大地割据一方,兵连祸结,政潮迭起,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如何看待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这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3.
谁是“百科全书之父”? 西方人喜欢把某重要事物的创始者称为某事物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西方比较多的人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因为他为了讲学编写了全面讲述当时已有的一切学问的讲义。也有人说是柏拉图(前427~前347),他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有人说是斯彪西波(卒于前338年),因为他留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肯否句式?简单点说,同时表示肯定与否定两种相反意思的句子形式,即可称为肯否句式。如以下诸例: ①他能不能写好这篇通讯,这要看他能不能做深入的采访。②这次比赛他能否荣登榜首,这还难以预料。③他是否说过这种话,我现在已记不清了。④今天天阴会不会下雪呢?气象台的天气预报说不会下雪。  相似文献   

15.
吕春 《档案时空》2007,(11):29-31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当时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毛泽东的朋友.他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辑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都如同一道道难解之谜.而要解开这一谜团,须从卫立煌与共产党的历史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16.
何以“不足为外人道”? 新闻界前辈、吴郡乡先贤姚苏凤先生(1905—1974)对我谈起他和夏公(夏衍)的交谊,已经比较晚了,那是在六十年代前期,《中国电影发展史》刚刚出版的时候。我登门造访,他从书桌上拿起这部书,说:“总算买到了。”露出高兴的神情。爱买书本是书生常事,何以如此大喜过望呢?大约是他觉察了我的大惑不解,便说:“我和夏衍在电影公司共过事,还约他在《晨报》副刊《每日电影》上写稿子。后来国民党要抓他,我从潘公展那里得到了消息,通知他避开了。——这是跟你随便聊聊的,不足为外人道。”既然“不足道外人”,我就不便多问,因而连“通知他避开”的时间、地点也不曾问及。这倒不是我谨守“交浅不应言深”之义。事实上,深交固然够不上,但是承蒙不弃,他以忘年交视我,也不算怎样泛泛了。当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类事情,还是谨言为是,免得别人以为自吹自擂。  相似文献   

17.
作为职业革命家的孙中山与新闻媒体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孙中山是新闻媒体追踪的对象,期望能通过他捕捉清末民初时局的若干动向;另一方面,孙中山也因势利导借助新闻传媒的力量表达、传播他的政治理想,二者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互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根据孙中山的命令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法令,其核心就是革除中国的陈规陋习. 剪发辫 中国自秦汉至宋明,男子均束发于头顶.自清兵人关后,强令男人剃发、留辫子.这种发式已成为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讥为“豚尾”或“半边和尚”.孙中山留学海外多年,接受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认为,男人头上拖下一根长辫,是清朝贵族奴役汉族人民的标志,是封建习俗的残余,男不男,女不女,既不雅观,也不方便,更不卫生.20世纪初叶,中国一些接受西方新思想的青年学子,早已经剪去了这根又大又粗的辫子,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中国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孙中山本人长年在海外奔波,与清王朝彻底决裂是在1895年12月.这个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为躲避清军的搜捕,由广州辗转顺德至香山再到澳门,然后抵达香港,最后转赴日本.就在他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孙中山剪去了这根象征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辫子.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20.
是谁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四人帮”被捕的消息?他是如何得知这一重大新闻的?看了此文,这一切疑团都会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