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丽姬娅》作为其哥特式小说代表作,一直为读者和学者们所津津乐道.小说中,坡刻意引入了海妖塞壬和希腊天神的双重原型,二者看似矛盾,却在其精湛设计下,统一于其卓越的艺术效果表达中.通过《丽姬娅》和希腊神话原型的有机结合,爱伦·坡成功地将他的经典主题——美女之死与其永恒的美学原则完美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作品中把东方描绘成为幸福与智慧的乐园,呈现出一种肯定的、乌托邦式的异域想象;但是,客观存在的东方并没有将其作品中所描述的得到真实的重现,而是成为他反思19世纪美国社会的媒介和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的手段。因此,联系19世纪历史文化语境,考察爱伦·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十九世纪美国作家对当时的"进步观念"的反思及其复杂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肖燕姣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74-76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开创了“心理哥特”小说的先河。同时,在创作理论上他提出了“效果统一论”,并将该原则付诸于他的文学创作实践。文章将该理论应用在对其名篇《丽姬娅》中哥特艺术的研究上,从人物刻画、背景和情节等方面分析与论证坡是如何成功地制造哥特式的悬疑与恐怖。 相似文献
4.
李显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62-67
作为爱伦·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丽姬娅》自传入中国后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解读层层叠加.其实,爱伦·坡借丽姬娅这位绝世美女的死亡与复活表达了他的美学思想:“精神美”或他自称的“天国之美”、“超凡之美”.“精神美”是万能的,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具有亘古长青的永恒性.爱伦·坡是一个严格的但又是不同寻常的唯美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刘苏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93-94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文艺评论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和文艺理论时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其短篇小说《故弄玄虚》,进一步了解他的叙事艺术及他文学理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沈行望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4):52-53
爱伦.坡的作品《丽姬娅》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但其内在含义难以为读者理解。由于人们在听怪诞的故事的同时,往往只注意情节的离奇性,而不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述的真正含义。文章通过对叙述者"我"心历的剖析,点评透过其经历过程的点滴信息,论证其作品的故事情节看似怪异实则合理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8.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黑猫》和《泄密的心》在继承了英国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哥特式小说的美学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坡的小说中,由于叙事视角的变化,使作品在更多的层面上呈现出情节的丰富和人物的多变;对纠缠于极端矛盾中的人物内心的深层挖掘,又使作品专注于对心理状态和心智之间的相互转变的探索;在达到一种"效果或印象的统一"的同时,更使作品隐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 相似文献
9.
《画皮》和《丽姬娅》分别是中关两国杰出的恐怖小说.时空毫无交叉的两位作者却同时采用恐怖题材创作出两部文学经典。有偶然也有必然。本文通过恐怖元素的选用、故事叙述角度、宗教信仰的文学文化方面分析这两篇文章的畀同,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相关的中关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文试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探讨美国19世纪颇具争议的作家爱伦·坡作品当中所流露出的恋母情结.并结合他的生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究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叙事技巧着手,分析了意识流手法在这部小说中的运用,从而说明小说展现了故事之外的叙述者的部分意识流,而其意识流的展现对于揭示小说的主题有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振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100-105
“意识流电影”是世界影坛上一种新颖样式的电影。本从意识流电影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谈起,具体论述了一些世界电影大师的意识流电影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特点,从而使读进一步了解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窗口,更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技巧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蒙太奇、不连贯性、梦境和幻觉、重复出现的形象等。伍尔芙、乔伊斯在艺术技巧探索上的杰出贡献,使意识流小说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二十世纪的小说创作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05-108
《秦腔》叙事艺术的复杂性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复杂性、叙事节奏的混杂性、叙事内容的繁杂性等方面。在其复杂性叙事艺术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情感原因。现代化浪潮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侵蚀和贾平凹面对正在消逝的乡村写作时内心的矛盾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复杂性叙事艺术。从某个层面上说,贾平凹对复杂性叙事手法的熟练运用显示了其高超的叙事能力,他在叙事手法和风格上的实践为20世纪末以来转型中的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吉兆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50-5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直以其在短篇小说叙事方式上的创新为评论界所称道,她打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基础的叙事框架,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断变换叙事视角;运用叙述者内隐的自由间接引语模式,传达出叙述者和人物的双声效果,使小说融入朦胧的审美色彩;采用透视人物意识活动的意识流手法,重新组合时空秩序,模糊了现实和心理的界限,增强了作品的张力;描写印象式人生场景的片段,捕捉心灵瞬间的顿悟,利用声、光、色等意象和自然景物的象征赋予了作品散文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16.
喻琴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4):78-82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作系统的层次分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17.
张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4-5
鲁迅的小说不仅思想博大精深,在形式上更是大胆革新,极具开创性。多种叙述视角的尝试,不同视角间的形式转换,使他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视角相对单一、叙述不够直接深入的缺点,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朱佳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6-10
文学创作中使用不同人称叙述故事,以有限视角观察事物,既可增强事件的真实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又能使读者跳出故事反思叙述者本身,产生间离的美学效果。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入手,从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和有限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视角理论在《废都》中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碧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3):102-106
《喧哗与骚动》一直被文学评论界推崇为意识流小说的杰出典范,这主要归因于作者对艺术手法的大胆创新以及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时表现出的精湛意识流技巧。全书四个部分分别由康氏家族四个人物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作者依据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运用了多视角、时序颠倒、意识流等表现手法,显示了他在语言操作、技巧应用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