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激是金初由宋入金的重要作家.关于吴激生平,文献记载不多,根据其现存作品和同代留金作家的诗文,可察知部分行迹.吴激虽仕于金朝,却对北宋故土深切怀念,怀昔伤今、借景抒情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手法.吴激可谓金代词人之冠,是北宋以来婉约词风的有力继承者,在宋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2.
薛胜元 《语文天地》2013,(13):39-40
文人创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常常对前人诗文中的语句加以变化,变成自己的句子,这种创作手法就叫化用。化用重在借"意"而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作品带来较原诗句更加深远的意境。可以说,化用属于二度创作,只要化用巧妙,诗文便可赢得后人的青睐。句子虽然形似,意趣可能远远高于原作。下面以古典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3.
王芳 《语文知识》2013,(2):77-77
化用是自古以来文人在创作中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法。它不同于引用、藏词,也不同于诗歌创作上的用典,而是一种独立于其它修辞手段之外的自成体系的修辞方式。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说,化用是"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但"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的确,化用不是消极的,而是在前人基础上出新,借梯上楼,达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宋始终处在和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的政治格局中,而与西夏之间的争战则是北宋民族关系的主线和主要矛盾。百年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士大夫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并在诗词创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本文以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作为研究媒介,探讨宋夏战争对北宋文学风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对比赏读,让学生明白化用诗词名句的好处;2.通过化用诗词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化用诗词名句,从而美化文章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化用诗词名句的方法,能够化用诗词名句入文,增加文章的文采。【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话说明朝永乐年间,皇上让大学士解缙给一把扇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8,(5)
用典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尤其是古诗词用典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人为了使所写的诗词简洁含蓄和富有表现力,常常化用前人的语句,巧妙地运用典故来增强诗词的表达效果。据笔者统计,现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就有半数以上。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金代文化"上掩辽而下轶元",女真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往往被忽视。金朝皇族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文学、书法和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皇族成员对金代文化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关注。这样的成就不仅要归功于皇族成员个人的好学上进,更主要是金朝统治者对文化学习的提倡,此外,汉族优秀的诗词创作巨人对皇族文化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代中叶的文坛盟主,党怀英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在金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对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党怀英的诗歌以其质朴自然的诗风、达观自适的心境,以及充满意趣的生活态度,在金代中期的文坛刮起了一股清丽自然之风。  相似文献   

9.
北宋辞赋继承唐赋基础而又青出于蓝,名家名作迭起蜂出,辞赋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尚雅情结。本论即从该点出发,从对"雅"涵义的界定入手,继而深入探讨北宋文人辞赋尚雅情结的多重表现(包括文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创作),并以众多代表性辞赋作家和代表性辞赋文本为例,力证其作品中的尚雅情结,文末则意在探讨北宋辞赋家尚雅的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梦"与"中国风"二词盛行,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让美术界吹起了"中国风",流行乐坛更是刮起了"中国风",不仅仅只是以旋律、乐器为代表的"中国风",更有直接套用或是化用绕口令、古典诗词等汉语传统文段的"中国风"。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封建王朝初期所实行政策的影响往往贯穿本朝发展始终.金代作为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建立初期实行的民族文化政策对金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金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迁移政策、民族歧视政策、全面汉化政策,直接影响了金代文学地域分布、文人心态和文学创作思想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金代初期民族文化政策的研究,我们将从根源上把握金代文学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其内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并以一落魄文人,留恋曲坊,采纳市井新声,描写了许多"俗"都市诗词。柳永都市词也最能反映出北宋时期,咸平之治下宋朝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之辨"思想,对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秦淮,原系地理上的一条河流。唐宋时期"秦淮"在文人诗词中反复出现,由单纯的地理名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内蕴的文化符号。这种演变是有迹可寻的,经历了唐五代时期的萌芽和两宋时的丰富发展。可以说唐宋诗词是"秦淮"政治、文化意蕴的母体,赋予了"秦淮"历史兴亡之叹和永恒的时空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梦境叙事构成了《海上花列传》独特的文体风貌。梦境虽为中国古代文人惯用的意象,但在《海上花列传》中,作者把梦境作为一种修辞话语应用于文本叙事结构的搭建,这既是对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的化用,又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本文以为梦境叙事在《海上花列传》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片段连缀式"的情境结构、"窥视话语"的运用以及"没头没尾"的断章风貌。  相似文献   

16.
"秋千"在唐代诗词中被文人多次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是唐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唐诗词中的秋千描写着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展现了她们活泼欢快的心绪。至晚唐,秋千已凝结着纤柔凄婉的情思,成为许多诗人寄予感情的对象,此刻秋千不再是寒食节带给人无限欢愉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沾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别有一番韵味的"秋千意象"。  相似文献   

17.
苏轼提出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大胆创新,以作诗的手法来填词,融诗之精神境界于词中。苏轼在词中大量化用唐诗,与此同时,苏轼词在对唐诗的化用中有所择取,本文试就其对唐诗的化用与择取略加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讨论了北宋熙宁年间前六客会的渊源、具体内容及其对后代影响,以此窥探北宋文人集会的特点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项雷达 《文教资料》2011,(36):141-143
公文发展到北宋,始于后汉并一度盛兴不绝的浮靡文风经由北宋文人政治家的努力,得到了彻底的改革。儒家思想在北宋的复兴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政治家.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中,而作为政治运转的重要载体.公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种文人政治的精神烙印,并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形成了北宋公文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标记——文士风格。从北宋文人的文章观念、公文的行文特点以及情绪风格,即可了然文士风格在公文中的体现,并对北宋文人政治的特点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论述了秦少游贬郴州期间所写的诗词,是他这段时间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遭贬滴受迫害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些诗词系统地反映了失意文人贬郴州的心迹,而又表现得那样真切感人。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后期新旧党争给正直的知识分子带来的深重灾难,触及了这一时期重大政治。因此,这些作品是值得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