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历出版30年》反映的三十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三十年.无论是从全国来说,还是从出版事业来说,都是如此.从全国来看,这是从结束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看,这也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部著作正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有了这个时期一系列重要的出版活动,才可能形成这部重要著作;有了这部重要著作,又有利于我们去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重要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校对工作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 《中国编辑》2008,(3):38-40
从1978年到2008年.新时期出版事业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出版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三十年。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对工作,在这三十年里,经历了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4.
贺耀敏 《出版参考》2010,(14):24-24
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于4月23日在全国正式上市,这是广大读者长期期盼的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 这部重要著作能够在今年4月成都举办的全国第20届书博会前夕出版,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首先是李瑞环同志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从这些重要文稿和讲话选编开始,李瑞环同志就提出了整体的选编思路和原则,并随时听取编辑组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讨论。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这部著作,到今年3月,前后1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5.
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于4月23日在全国正式上市,这是广大读者长期期盼的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这部重要著作能够在今年4月成都举办的全国第20届书博会前夕出版,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首先是李瑞环同志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从这些重要文稿和讲话选编开始,李瑞环同志就提出了整体的选编思路和原则,并随时听取编辑组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讨论.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这部著作,到今年3月,前后1年多时间,所有参加编辑的同志们都十分敬业和认真,做了很多工作,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玉贞研究员的著作《国民党与共产国际(1919—1927)》(以下简称“李著”)。李玉贞研究员是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她在译介共产国际历史档案方面的贡献尤为值得称道。这部著作又是作者“积三十年之功”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对国际共运史史料的挖掘来说,还是深化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图书定价,我知之不多,但很关心。因为书价既涉及到出版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利润积累,又关系到全国人民文化生活和读者的费用支出,影响颇大。图书定价,是图书价值的货币表现。三十年来,图书定价变动很少,这是由于我们国家考虑到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需  相似文献   

8.
总结经验开拓前进特约评论员大学出版事业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全国出版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从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经批准恢复或组建大学出版社算起,大学出版事业已经走过了卫5年的战牛历程。1986年...  相似文献   

9.
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出版改革邵益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大发展,我国出版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3年全国已有专门论述出版理论的著作几百部,论文几千篇.有了两个专业出版社和十多个出版类刊物,并且建立了专门从事出版理论研究的出...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7,(12S):6-6
武汉出版社的刘棣辉在《出版科学》撰文说:课标教材的公开招标有助于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材出版事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诚然,在课标教材的公开招标制度实施后,一大批由于前期误判、投入过大导致教材成本过高的出版单位会退出竞争,这对其自身来说是很痛苦的。但从教材出版大局来看,未尝不是一种分娩前喜悦的阵痛。  相似文献   

11.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起,我国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已度过了40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只是一瞬间,但回顾这一段历程,却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的轨迹。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也有过挫折和失误,但从总的方面来说,成就还是巨大的,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改革时期,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出版科研是研究出版工作的规律,探讨编辑、出版、发行和印刷工作中的问题,追溯历史的渊源,联系国内外出版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是出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科研的成果由少到多,由个人研究到有组织的集体进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总体来说,新中国的出版科研可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中后一时期特别是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繁荣情况,已有不少同志写了论文或在专著中作了论述;本文着重对前一时期(1949年10月至1966年“文革”前17…  相似文献   

14.
建国5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获得巨大成绩,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至1998年底,全国出版的图书(包括书籍、课本、图片)总计1878605种,(其中新出1241119种),总印数1787.18亿册(张),其中出书种数的76%和总印数的71.4%,是在1977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内出版的。从1950年到1998年底,全国书籍(不包括课本、图片)总计出版1441643种(其中新出1007946种),总印数835.25亿册。 我国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事业是我国整个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出版社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大学出版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大学出版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年来,大学出版社从2家,发展到现在的100家,出版实力大为增强;20年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反映我国科研、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图书,推动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出版事业的繁荣;20年来,大学出版社成长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出版人才。这一切为我国大学出版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已站在21世纪的门槛边,面对党和国家实施科教…  相似文献   

16.
第三章现代出版事业的转化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也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革命出版事业的开端。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间,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新旧力量从并存、较量到交替的时期,这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阶段(1919—1927年) “五四”时期传播新文化最早的刊物是《新青年》。它1915年9月创刊(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自第二卷起改现名)即竖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开火,介绍西欧新思想、新文化,批判中国旧思想、旧道德;同时又举起文学革  相似文献   

17.
从1898年9月下旬戊戌政变发生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这一段时期,中国处于政治暴风雨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政治思想剧烈变化,各种思潮丛生,反映在期刊出版事业上,出现了宣传各种政治主张和宗旨的期刊。维新运动失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及订立《辛丑条约》,把中国推上亡国迫在眉睫的关头,使许多人对腐朽的清政府幻想破灭,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于是,孙中山倡导的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深入人心,革命期刊纷纷出现。与此同时,也有些人主张改良  相似文献   

18.
知道肖启明的博士论文即将公开出版,我十分高兴。因为这部著作是肖启明十多年从事大学出版工作,又在攻博期间潜心研究大学出版理论的成果。我相信,这一成果的面世,特别是它所提出的“大学出版精神”论,把大学出版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这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有实践意义,它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文才 《图书与情报》2005,(5):38-41,7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出版事业,在战乱形势下仍能保持相当繁荣的局面,与当时各政权几乎都设有专职的著作机构是分不开的。十六国政权虽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但绝大多数也都设有专职的著作官,它们在名称上或有不同,然而在图书典籍的收藏保管、编撰出版等职能方面,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这些著作官或机构,就是各自的国家图书编撰出版机构,它们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图书出版在内的文化事业曾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总结这一时期出版工作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是保证我国出版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最近出版的许力以同志的《人类文明与出版》一书,为我们研究与探索80年代我国出版事业何以能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资料。这本由作者在80年代各个时期的文章与讲话汇集而成的书,反映了一位从50年代初期便在中央意识形态领导部门从事出版管理工作的老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搞好出版工作的见解。本书的内容涉及出版与人类文明、编辑出版工作者、印刷与传播、阅读和书评等出版的诸多方面。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全书的始终。一是,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