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着重论述开湖湘学统的宗师胡宏的伦理思想,分析了其伦理思想中最具理论特色和社会意义的仁心论、理欲论、圣人论等几个部分,并对其伦理思想中体现出的伦理主体性精神、关于道德准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以及理想道德人格等方面的道德哲学问题作出了一些新的诠释,阐述了它们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宏与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以“理”(性)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理(性)气二分的理本论,胡宏则以“性” 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建构起心性合一的性本论。朱熹的“理”虽存有但不活动,虽超越但不内在;胡宏的“性”即存有即活动,既超越又内在。  相似文献   

3.
吕坤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在心性论上主张“万理具于心”,认为人的“义理之性”纯善无恶,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义理之性”的“善性”是人的本质,而“气质之性”的“恶”则是后天“异化”的产物。在理欲论上肯定合理的“人欲”,反对“灭人心而去之”,并把“理欲之辩”归结为“公私之辩”。在“定静”说中提出了治心、省察、慎独、寡欲、居敬的修养方法。他还对男尊女卑的陈旧伦理恩赧讲行了深入的批判.歌颂妇女的智慧、勇敢和对直垫势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自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就有公、义、理与私、利、欲的对抗,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治世之道,并未显出成效,这种理欲对抗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存在重大影响。应该找到一条走出理欲对抗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魏禧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学家,与当时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一道站在时代的前列,在对宋明理学、封建专制的批判过程中,阐发了其体现时代特征的伦理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其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及其事功主义的价值观和体现时代特色的道德修养论。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观的理论探讨为基础,以俭奢观的辩证分析为重心,以“好民所好,恶民所恶”的“絮矩之道”为旨归.基本上建构起了一个既继承以往又正视现实且面向未来的消费伦理的价值模式,体现了民本主义与启蒙主义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很好地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7.
朱熹义利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朱熹义利观沿袭孔孟的思想,但更强调利要合乎义,以义求利,用天理消除人欲,用公心克服私心。这主要是向官僚士大夫及其后备力量的士人提出人生观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朱熹用“所以然”与“所当然”这两个概念表达了儒学中“存在”与“价值”问题,既区分了两者的不同意义,又将两者完全统一起来。“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关系,是在“理”的基本涵义展开的过程中实现的。整体论的要素分析和生命论的类比综合,是朱熹将“所以然”与“所当然”统一起来的重要方法。朱熹关于“天地之心”与“人心”的关系是生命目的性的关系。“理”是“所以然”之“生理”,而“生理”之中潜在地包涵着“所当然”之“仁理”,“生即仁”是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辨证式表述,是“所以然”与“所当然”亦即存在与价值何以能统一的基础。朱子哲学是“前现代”的,但其价值则是“超现代”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伦理范畴的“理”、“欲”有一个生成过程,并历经了内涵不一的变化。在“理”、“欲”关系演变中,这些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欲以理节”是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决“理”、“欲”关系的主导性观念;第二,“理出于欲中”是显示了“理”、“欲”真实关系的重要命题;第三,对“欲”的歧视性态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值得警惕的极为负面的主张;第四,“理”、“欲”关系在空间上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第五,由“视欲为恶”到“以理制欲”,再到“以欲生理”。这种“理”、“欲”关系的演变,所表征的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韩愈“性体道用”的心性本体理论,相对于上古哲学的道本体论、中古哲学的礼本体论,说得上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思想颠覆。人的终极关怀由自然哲学、伦理哲学向心性哲学的转移,显示了华夏文明由中古向近现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批判旧宗法道德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平民化真道德”的伦理思想。“真道德”的价值在于其能促进每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平民化的真道德”与科学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的关系,共同成为颠覆旧文化的工具。瞿秋白“真道德”理想的社会形式是社会主义文明。在“科玄”论战中,瞿秋白阐述了人生观形成的社会原因并指出科学理论对人生观变更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在群己问题上提出了利己与利他统一、个人与集体统一的集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纠正程、朱理学“理、气分立”和理欲对立的观念;批判陆、王心学,“销行入知”的“知行合一论”;宏扬用敦颐、张载“气性合一”和“以诚论性”的哲学,把宋明新儒学的性道之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长篇世情小说,作者曹去晶根据明末清初社会现实描绘了一幅明清易代时的市井众生图,全方位地揭露和抨击了明末清初的污浊世情和人性的阴暗面,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理欲观。  相似文献   

14.
真德秀对朱子理学形而下的贯彻实践加快了朱子之学的官方化和世俗化。《中庸》之“诚”有本体和工夫两方面的含义。真德秀从“诚心”的工夫论出发,认为“诚”能正身,进而成己成物。对于官员来说,成己之极是“为仁”,由正而忠,关键要做到“廉、仁、公、勤”;成物之极体现在治好一方和“格君心之非”。对于君王来说,成己之极是“为仁”,由正而治,关键在于“正君心”;成物之极体现在“正天下”。真德秀的为官之道为后代的官员树立了典范,其所构建的治国思想也被后代君主所推重。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作为独立于正统理学之外的心学主要代表 ,从朱熹理学“折心与理为二”的反面出发 ,主张求诸本心、不假外力的认识路线 ,由此展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 ,从而构筑内向型的认识论体系 ,充分展示了其思辩个性。同时 ,这种单纯向内的思路也导致本心能力有限性与客观认识对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使王门后学的分化流变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王弼的“圣人体无”在其思想体系中比较重要。本文认为王弼对“无”作了本体论的解释,对“体”则需要加以具体的分疏,在王弼的著作中“体”除了作为动词“体认”的用法以外还有作为名词“形体”的用法,基于这两个范畴的考察,作者具体分析了“圣人体无”中“体”与“无”的含义并指出“圣人体无”可解释为“圣人的心体为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儒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把继承和变革结合起来,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儒学在封建社会里充满活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几千年。朱熹和戴震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代宗师,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对儒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在“理欲之辨”上,观点相互对立.但都没有超越儒学.都是儒学的继承者,所不同的是.由于戴震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已大大增长.因而戴震的新理学创新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朱熹对治家教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德邻恤僮等家庭伦理道德的认识 ,他的某些思想对当今建设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戴震关于性情话题的思考中,宋明儒的所谓"性情"关系问题,被转换为"情理"或"理欲"关系问题.在探讨"情"的问题时,戴震反对舍情求理,实际上认为理应从情出.认为必须以来自于情、欲的理性再对情、欲加以节制,使之"无过"又"无不及".理欲之辨则主要涉及道德理性与生命本能的关系.戴震的理欲之辨,既包括了辨理欲之别,又拓展为辨"私""欲"之别.他认为人在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善",乃是由于"偏私之害".宋儒没有处理好"私"与"欲"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佛道的影响.戴震特别强调建立于人、我主体之间的"情理",颇近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徐特立在早期的办学实践中鲜明地体现出教育办学与救国理想的结合、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与大公无私个人品格的结合、倡导教育平等思想与反对封建腐朽教育观念的结合,以及关爱学生与爱护教师的结合等教育伦理思想。发掘徐特立的早期教育伦理思想,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及提高师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