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电视媒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催生频道包装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视媒体品牌形象与频道包装的关系和品牌包装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在形象包装中的做法为例,介绍了标识形象包装、环境形象包装和文化形象包装等频道包装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颖 《视听纵横》2004,(3):56-59
自从1996年《东方时空》进行了第一次栏目包装并取得成功之后,我国的电视包装就开始悄然兴起,并且逐步由节目包装、栏目包装向频道整体包装发展。当前,我国有数千电视频道,电视媒介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频道包装作为一种能有效强化频道定位、  相似文献   

3.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4.
新传播时代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视产品的商业属性得到确认,电视包装也逐渐从零散随意的局部行为走向全局统筹,频道包装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而频道包装恰好体现了媒体经营销售理念。  相似文献   

5.
以经营为中心打造品牌频道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城市电视媒体从建台到现在,在经历过短缺、发展、扩张后已经逐渐趋向饱和,尤其是电视有线网络的介入,以及互联网的出现,电视媒体正在经历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城市电视台如何生存、发展,一直是困扰地方电视台的难题.保定广播电视台面对困境,审时度势,确立了“以经营为中心,打造品牌频道”的总体目标.通过转变媒体运营模式,对频道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推广等一系列经营举措,打造品牌频道,电视事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操 《视听纵横》2001,(4):42-43
通过我们的电视荧屏,大家可能发现,这几年,各家有实力的电视台依据自己的频道定位,进行了大量的节目包装和频道形象宣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频道包装的投入越来越大,制作水准也越来越高。进行频道包装的电视台也从原先中央台等少数几家扩展到大批的省市级电视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1999年起,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了本台两套频道历次改版的频道包装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有必要对频道包装工作进行一些探讨,总结经验,希望能进一步搞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白净 《新闻世界》2013,(6):64-65
现今,越来越多的细分化、专业化频道的出现,使得电视频道的数量已经今非昔比。越来越多同质化电视频道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制作成本的上涨和收视风险的增加。如何在具有读图化、信息碎片化特性的当今电视市场中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频道品牌形象的打造,而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得巧用电视包装。电视包装的主要目的是让观众在收视享受中,对节目也就是产品有直观的了解、然后产生深刻记忆,并最终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因此,在各大电视频道,借由电视包装进行品牌营销,并建立各自的品牌战略呈现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进伟 《视听界》2001,(5):18-19
为打造新世纪、新媒体的崭新频道形象,凸现现代、时尚的频道特色,发现和挖掘适应现代电视发展需要的优秀电视人才,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于2001年3月28日至5月20日,在全国范围首次推出了“寻找城市频道形象大使”特别行动。这项活动现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作为这次行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笔者仍希望能对这次活动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说到“形象设计”,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对人、某种产品或某个具象事物的包装和美化;会想到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电视频道包装一直是电视台品牌化经营的重要营销手段,随着近些年电视频道定位的细分,各个频道的整体包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频道的个性与地域色彩逐渐成为国内频道包装的主打思路。当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听到了他们所熟悉的、通过艺术再加工而展示在他们面前的节目时,从内心中会产生一种文化的归属感,从而更加关注这个电视频道所宣传的内容。而非本地的观众也会通过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在众多频道中辨识出你。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少儿频道广告经营前景堪忧,在广告经营方面受限于受众范围小、地域限制和受众群与消费群不匹配的三大问题。面对困境,国内少儿频道纷纷开始转型升级。电视包装是电视频道转型升级的品牌形象工程,能充分体现电视频道的形象气质,本文试以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从电视包装的角度探讨少儿频道的转型之道,作为现阶段少儿频道转型升级电视包装之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视是大众传媒,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地位和作用,希望生产的电视产品能兼顾所有的观众和所有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体开始将受众细分、将自己的传媒产品细分。像其他生产领域一样,电视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目标消费者),生产出不同的电视节目,并将它们分类在不同频道中播出,这个时候,专业频道应运而生。与江西电视台其他几个专业频道一样,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运作了一年多,从摸索到前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专业化频道符合电视市场的发展规律,它的天地将越来越宽阔。频道专业…  相似文献   

12.
钟波 《记者摇篮》2004,(8):27-27
传统的包装是指商品,商品包装有两个含义:保护自己、取悦他人。电视包装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的观众每天要面对几十个频道,观众在选择频道时既有主动权、又有盲目性。如何让观众百里挑一,快速锁定你的频道。这时频道包装就应运而生,取悦观众、塑造易于识别的形象标志、彰显频道个性。  相似文献   

13.
V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中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用于电视专业化频道,即指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视觉识别系统,它是整个专业化频道形象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一个频道的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频道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了具体符号,是频道形象最重要、最直接的外在表现。电视专业化频道的VI构成要素包括两部分:基本要素和应  相似文献   

14.
节目主持人与电视频道形象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就是活台标,电视作为图像媒介.它与观众的交流除了节目的内容之外,很大程度上依箱主持人的形象,而主持人的形象知名度则主要来自有效的"包装"和"宣传".因此,强化节目主持人在频道形象包装中的地位,可以更好地达到塑造个性化电视品牌、优化频道包装系统传播效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臻 《视听纵横》2004,(5):87-88
电视频遁在播包装是指非节目、非广告的那部分电视播出片的设计与应用,是一种利用电视自有的资源进行的营销行为,决定着电视频道的主张、外观以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在节目播出中起着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导视功能,用一些新创意、新技术将节目预告编排得有声有色;二是解读功能,主要是对频道内的栏目进行宣传和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收看自己的节目;三是窗口功能,主要是播放频道形象宣传片,打造频道形象。  相似文献   

16.
频道包装之于频道宣传的重要作用已被业界广泛认同.在频道营销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观众"眼球争夺战"越演越烈.树立频道形象,彰显频道特色,强调频道标识,突出频道卖点,吸引目标观众,成为频道经营者的第一要务.频道包装作为频道宣传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短短几年频道包装便风生水起渐成气候,从概念到应用仅仅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17.
江山 《新闻前哨》2004,(6):55-56
近几年,做电视的人认识了越来越多的词汇,频道意识、频道战略和频道设计等电视理论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和全面实施。频道包装被作为一种能有效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争取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频道,也在努力让苛刻的电视观众把自己当作品牌来认知和记忆。品牌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产品的商业属性得到确认,电视包装也逐渐从零散随意转向全局统筹和频道包装,体现了媒体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多频道时代,一个频道能够被观众所记忆和选择,一方面取决于有好的节目,另一个方面,富有特色的频道包装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频道包装是凸显一个频道特色、展现频道定位及风格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频道包装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频道的整体包装以及频道包装的效果等方面探讨频道整体包装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央视、省级卫视、地市台的压力,还面临来自新媒体的挤压,新形势下,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本文作简要探析。明确频道定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企业有好的产品定位,才能有的放失,赢得市场。频道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单位,明确自身地位,不仅利于省级广播电视台内部资源整合,实施差异化、有序竞争,还利于频道自身的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频道如齐鲁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