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本章概述】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随机的);会区分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有大有小;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通过试验获取事件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内容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一些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  相似文献   

3.
"可能性"是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且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4.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章概述】 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随机的);会区分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有大有小;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通过试验获取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通过猜想、试验、记录并分析试验结果等实践活动过程,培养和发展随机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封耀 《四川教育》2006,(3):77-78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与验证交流,学生能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发生是可以确定的,有些则不能确定,进而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摇奖、上网调查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并能  相似文献   

8.
"抛硬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旨在通过猜测、实践、验证,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可能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一、课标要求 1、经历猜测、试验、搜集与分析试验结果、榆验等活动过程.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性事件与不确定性事件(即随机事件).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同学交换想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可能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黄群芳 《考试周刊》2012,(57):60-6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有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前者称为必然事件,后者称为不可能事件,它们都是确定事件;也有许多事件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是不是会发生,我们称为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0,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100%),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0与100  相似文献   

14.
“可能性”是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且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由于随机观念的渗透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性教学,因此设计丰富的有层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猜测、验证、交流,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就成了教学的必需。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抽牌、摸球、判断、涂色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  相似文献   

16.
丁敏  佟吉峰 《辽宁教育》2005,(8):104-10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抛硬币“.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相似文献   

17.
孙婷 《江西教育》2005,(4):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对于不确定事件,能说出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2.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叙述一些事件的发生,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一、“课标”要求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检验等活动过程.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