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困生”是指那些因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但尚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对这些学困生,教师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鼓舞和激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之端正态度,努力搞好学习。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有些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产生厌弃和惩罚心理,忽略学生的优点,致使评价不当,造成了学困生转化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潜力呢?  相似文献   

2.
宋永弘 《甘肃教育》2008,(10):15-15
学困生是指那些平时怠于学习、喜欢调皮捣乱且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学生。评价学困生就要考虑学困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对象,找到适合学困生发展的方法。合理的评价能调节学困生的行为,指出学困生努力的方向,激发学困生上进。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困生的发展,甚至会妨碍学困生潜能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厌弃心理和惩罚心理,致使评价成了学困生转化的障碍。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潜力,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54):189-190
一个班集体,学生通常分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呢?关键是对他们用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方法做转化工作。作者认为一要用爱心换真情发现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潜在的闪光点。二要激发学习兴趣重塑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主动投入学习中。三要扬长掩避短给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对于学困生更需要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机会,他们的闪光点才会为人所知,人所欣赏。  相似文献   

4.
当代校园中,存在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给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的问题和障碍,他们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本文从学困生的心理角度着手,从学习动机、认识特点、考试偏差三个方面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的独特性,并提出提高其学业成绩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夏兰  彭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4):36-37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和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 ,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 ,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 ,帮助学困生 ,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 心理辅导 ,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学困生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般表现为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缺乏自信心 ;害怕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同学看不起。久而久之 ,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 ,通过理解、宽容、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学好的勇气 ,…  相似文献   

6.
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对少数学习成较差,思想表现不好,甚至存在一定心理偏差的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对这些学困生,教师普遍的做法是,表现好了就表扬,做了错事就批评。然而学困生一般都有更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对他们经常的批评训斥,往往会使他们厌恶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尽管老师再苦口婆心,也收效甚微。我的做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采取“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困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不良的苗头在萌芽状态中消失,一步步帮助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7.
朱立芳 《学周刊C版》2011,(6):144-144
每个教学班都客观地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需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承认差异,给予学困生思考的时间,给予他们参与机会.激发他们内在动力,产生良性循环。2.为了学困生降低教学重心.铺设阶梯,降低难度,重视学困生的信息反馈。3.捕捉闪光点.激发上进心。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困生。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8.
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中的学困生来说,他们并非在智力上不如别的学生,而只是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这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建立互助小组、撰写计划和总结,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可以帮助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学习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1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促师生之和谐 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应多加关注,多激励表扬,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恰当运用拔高性评价,着力培养他们成功、自信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发育水平正常无明显学习能力缺陷,但由于个人心理、环境及习惯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困难程度,不仅学习意识不强烈,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有些学生对学习十分厌恶,对学习的看法出现了较严重的偏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扭转消极的学习心态,就要从学困生的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和入手。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考试周刊》2010,(19):121-12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能力比较欠缺、学习习惯和心理素养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缺陷,不能自如运用学习方法,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教学目标没有得到良好贯彻的那部分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关注学困生,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不同,加之其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性,优等生和学困生也由此产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对学困生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用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接受并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改变学困生所处的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13.
李林加 《湖南教育》2005,(23):37-37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品德、思想和认知水平千差万别。为此,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小事入手,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有效地激励他们成才。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困生闪光点地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反复过程。教师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对他们降低要求,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精心设置疑问,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得到发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往往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因此,作为当代的一线中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大智 《科学教育》2007,13(3):65-66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大多数情况下,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帮助学困生,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心理辅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学困生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害怕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瞧不起!久而久之,就厌倦了学习,也厌倦了老师和同学们,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怪圈。对于这样的学生,批评是无济于事的,而适得其反!怎么办?在课余时间,找其谈话,一谈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陈莉莉 《小学生》2023,(5):91-93
小学学习困难学生(下文简称学困生)身上存在着不同原因的学习问题,或是对教学活动抵触,或是对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在教学工作中,学困生很少愿意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他们在课堂中缺乏学习兴趣,心理层面的不利因素影响其正常的学习。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同时,对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其学习困难问题形成的心理原因,探索对学困生实施引导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遇到因自身的身体原因造成的学困生。他们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愿和同学们交流,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制定方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心理内向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多给学困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使他们逐步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面向体学生,因材施教,耐心帮助外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重新燃起学习外语的热情,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学困的地位,是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通过研究学困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特点,从帮助其恢复信心入手,指导他们正确学习,收到较好效果。一、学困生学习外语的几种消极心理1.厌学心理。一部分学困生外语基础差。随着外语学的不断深入,欠账越来越多,造成外语学习过程中问题中,困难过多,导致外语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最终形成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2.自卑心理。由于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们多数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宠爱有加,而对学困生则往往容易忽略他们的长处,致使这些学困生产生自卑感.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时隐时现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