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9月下旬,山东省教研室组织我们高中各科教研员到东营、滨州、德州市等实验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改调研.通过随堂听课、与教师座谈和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感到课改一年来,山东实验区总的情况是好的.教师们都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支持课改,参与课改,大家都努力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很明显,新课改的许多理念已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课改理念的变化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赵书庆 《成才之路》2012,(15):56-5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有力推动了中小学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然而,广大农村高中政治教育远远落后城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障碍。本文针对农村高中政治课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新课改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目标。一、农村高中政治课改的现状,1.对新课改认识不到位校长、教师、家长对政治新课改认识存在盲区,学校办学条件设施落后,师资缺乏;政治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到位,甚至断章取义;家长对于政治新课改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只要求学生考上大学,至于教师用什么教学方法,他们并不关心。2.师资状况难以胜任新课改广大农村高中远离城市,各方面都没有优势吸引高水平教师来任教,优秀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政治学科缺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教师迫不得已所教非所学;学校教师数量不足,任务重,外出学习、培训怕影响工作,知识更新机会非常少。  相似文献   

3.
聚焦新课改,我们不要忘记农村;聚焦农村新课改,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师。课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也在农村。农村教师是农村课改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在课改中的心态和表现如何,他们如何做到与新课改同成长?值得我们关注。本期沙龙请来自农村的教师畅谈感触、发议论、想未来,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一、提升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改革目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有的放矢地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步骤与措施》。首先是对全校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聘请专家开设课改实验讲座,进行全员培训。又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书面测试,增强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感,提升了广大教师新课程理论认识水平。学校还组织人力编写了《教师新课程改革学习指南》、《计算机培训手册》,使每个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和反思,激发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通过开展新课改公开课、汇报课、引路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激发了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使教师更新了理念,明确了目标。学校还把课程改革的目标、意义印成宣传单,通过学生发放到家长手中,使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尽早统一到新课程改革卜来。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身上,还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思想上不愿搞课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教师真正乐意并有效参与新课改,首先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要反复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努力营造好课改氛围,使教师知道新课改是形势所迫,事业所为,民族所需。同时,还要使教师意识到一个不愿搞、不会搞新课改的教师,是一个落伍的教师。只有让教师们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出现危机感,才能实现“要我搞课改”向“我要搞课改”转变。2.方法上不会搞课改。…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参与程度.我国目前约有690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几十万名代课教师,他们承担了中国基础教育60%以上的责任,因此,可以说只有农村学校的新课改成功,才有全国的新课改成功,而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较高的素质水平则是新课改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新课改,农村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由消极接受走向积极合作参与,这是新课改赋予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角色转变,就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得学生主动投入探究活动,自主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如果教师丈化固守原来的模式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移而进行相应的转变,角色文化、形象文化、交往文化等不能适应课改的新生丈化。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不会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传统的教师文化中教师的因此,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促进教师文化的转型,才能保障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众多因素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但教师阻抗是影响、制约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新疆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阻抗,已成为影响当地汉语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症结所在。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阻抗新课改的内因是由于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观念保守、缺乏课改信念,外因则是由于领导不够重视、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工作压力大。要从激发课改意识、提高培训效果、设计课程模式、改善条件等方面消除教师的阻抗。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场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都离开不教师的真正参与。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周年之际,本研究拟从内驱力、行动、保障三个维度建构一套判断教师实际参与新课改的标准,该标准可以较好地对教师的参与程度作出区分,从而能为后续的教师教育工作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众多因素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但教师阻抗是影响、制约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新疆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阻抗,已成为影响当地汉语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症结所在。和田县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师阻抗新课改的内因是由于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观念保守、缺乏课改信念,外因则是由于领导不够重视、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工作压力大。要从激发课改意识、提高培训效果、设计课程模式、改善条件等方面消除教师的阻抗。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老化,一些教学要领无法界定,新的教学相长技术不能熟练掌握,尤其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急需更新课程理念,适应课改需要。我区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用型教材,专业教师缺乏,教学的软硬件跟不上,培训形式单一等,这一切都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本就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a major reform of the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for 14–16-year olds in England. This statutory reform enhances the range of available science courses and emphasises the teaching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nd the nature of science, alongside the teaching of canonical science knowledge. This paper examines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and the factors that condition these experiences. A designed sample of 22 teachers discussed their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within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r analysis considers how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tructures within which teachers work interact with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to condition their experience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many cases, personal/internal/external contexts of teachers’ work align, resulting in an overall working context that is supportive of teacher change. However, in other cases, tensions within these contexts result in barriers to change. We also explore cases in which external curriculum reform ha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texts for teachers’ work. We argue that curriculum reformers need to recognise the inevitability of multiple teaching goals within a highly differentiated department and school workplace. We also show how experiences of curriculum reform can extend beyond the learning of new knowledge and associated pedagogies to involve challenges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We argue for the extended use of teacher role models within loc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o support such ‘identity work’.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of English secondary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Triangulate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heir teaching behaviours. Implementation gap emerged between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and the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s despite the teachers’ common endors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goals and pedagogies due to a series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s: the considerable profess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to teachers, the students’ resistance, and the lack of support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backwash effect of the prevalent examination culture. The study suggests the necessity to address teacher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to facilitate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相似文献   

15.
西部一乡镇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学校开发所在社区课程资源是在落后条件挑战下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调查显示乡村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学生也有一定需求,教师也已有意无意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同时也存在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已有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学校与社区联系少等问题。为此,校长增强课程意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是乡村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一些中小学教师却陷入了困境:行政推动,仓促应战;观点云集,无所适从;评价制约,无可奈何;教育科研,力不从心。厘清并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改,更加切合实际地推进新课改,从而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过多追求外在的确定性,教师在备课时可能会采用机械占有的方式进行备课,这种备课方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改革。为了改变这种情形,存在式备课是必要的,这种备课方式有存在的哲学基础,并且需要教师行为发生系列转换,以更好地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意义建构与生成。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增权与教师新课程角色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传统课程运作体制下的权利偏失,已经影响到他们在新课改中的作为。要使新课程角色早日走出理论期待的视野,教师增权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基本权利的维护,另一方面从课程决策、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体系统中赋予教师新的权利。这将是教师真正参与课程并最终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课程“代言人”和“技术熟练者”角色以及缺失批判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失真并造成部分教师抵制改革。因此,教师角色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建。  相似文献   

20.
价值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教育课程重构的实践是一线教师、课程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教育局官员和赞助机构等共同合作的成果。参与教师尝试在小学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价值教育。研究发现,教师在五个专业成长阶段遇到不同类型的困难和障碍,需要不同合作者的支持和帮助。学科专家在帮助教师理解改革的概念和原理,提供具体的案例、资源和反馈意见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课程改革专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科专家的建议和观点;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可以提供业务方面的奖励、使项目得以继续并给予来自政策方面的肯定,赞助机构承担项目的所需开支和参与者的资金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