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阅读课上引导学生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披文以入情多读义自现"这足以说明在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读能理解课文,读能促进语言文字训练,读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读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3.
古人为学,一开始既不授“文”,也不传“道”,唯“读背为上”,却能“五岁背六甲,七岁弄笔砚,十岁观百家。”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曾说过:“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论述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有所启发。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摒弃繁琐的分析,串问串讲,倡扬少提问,多读书,多训练,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唤,语文课要上得简单、简单、再简单。教学环节尽可能地简化,做到“以读为本”,“以人为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只有对语言文字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增加阅读数量,指导学生多读。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阅读的时间。目前,语文课读得少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有的课甚至没有读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陈国华 《考试周刊》2009,(38):64-6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何要贯穿呢?怎样贯穿呢?笔者拟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最根本的实践是什么呢?不就是读书吗!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中直接接触语言材料,才能逐渐体会、进而熟练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做到让学生读懂文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朱洪青 《考试周刊》2015,(18):39-40
阅读教学要践行"以读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读,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并给足学生时间,循着不同的方式,善读课文,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读出思想,读出情趣,读出意境,在读中构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以读为本 以引促读黄生建(崇义县城关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一味地让学生大段大段地朗读课文,名曰加强朗读训练,实则为读而读,不求甚解;一种是抛开朗读,只顾繁琐地讲解分析,到头来学生仍所知甚少。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艺术,朗读是这门艺术的有声体现。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由此可见,朗读在川、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代读,即以教师繁琐的讲解取代学生应有的阅读。时至今日,这种陋习虽然得到了扼制,但在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不好的倾象,即往往以非语文性的活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阅读教学怎么了?阅读教学将走向何方?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那么,如何将“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付诸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懂得真善美,知道爱与恨;让他们本来就柔软的心受到安抚,感受到温暖。  相似文献   

14.
启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的做法。但是,有些做法舍本求末,值得反思。如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不读书。短短的课文也读不熟……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读为本,让学生想读,多读,会读。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英语教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读’始终是教学的关键.忽视‘读’的教学最终必然失败”。文章着重从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分析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指出只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水平。文章还阐述了教学实践中泛读课课堂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英语教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读'始终是教学的关键,忽视'读'的教学最终必然失败"。文章着重从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分析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指出只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水平。文章还阐述了教学实践中泛读课课堂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最突出的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灵魂、是主线、是根本。只有抓住"读"这根弦,才能返璞归真,实现语文教学的"简约、高效"。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主要靠正确方法指导下的读书实践。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必须将读贯穿始终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能力。一、抓题眼 ,整体感知情感基调。课题是课文的大脑 ,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美丽”一词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读这类文章 ,一般要用抒情的语调来读。《师生情》一文 ,一个“情”字 ,体现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深情。读这类文章 ,语气一般都是激昂、高亢。《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抓住“送” ,充分表达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衷心爱戴、深切哀悼和永…  相似文献   

19.
许烨 《现代语文》2007,(9):79-79
早在3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古往今来,人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的体会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代读,即以教师繁琐的讲解取代学生应有的阅读。时至今日,这种陋习虽然得到了扼制,但在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不好的倾象,即往往以非语文性的活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阅读教学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