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清末开始,中国与西洋接触的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个强劲文化体系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现象。在这个文化接触过程,两个文化体系并非处于对等地位,欧洲近代文化通常被作为"人类普遍进步"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够像我们想要的那样顺心安逸。然而在波澜壮阔的生命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总会有像高三一样我们无法逃避的艰难岁月。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忍耐,忍耐艰难旅途中的坎坷,忍耐那  相似文献   

3.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关系密切,他与郑孝胥的交往长达数十年,与陈三立相见较晚但惺惺相惜。严复诗风亦受"同光体"影响,可谓宋诗派外围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上,严复与"同光体"成员也多有契合之处。从严复和郑孝胥、陈三立等"同光体"成员的交往亦可窥见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近代士大夫的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改革莫过于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基于评价方法的改变,“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应运而生,迅速普及,取代了运用多年的“学生成绩报告单”。两者的不同之一是,学生成绩报告单定性评价采用评语式,而素质发展评价手册采用寄语式。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蕴含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根据《辞源》解释,评语即评论,包含着议论是非高下的意思。评语即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价值判断。而实践操作中则更注重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寄语即传话。杜甫《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馆》诗:“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在现代汉语中,寄语中的“寄”还包含着寄予希望的意思。与评语注重价值判断不同,寄语则更注重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大量融入教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考察传统的“天人之辩”出发,认为从汉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到宋理学以来,在建立了一套天理规则系统后,从而使其僵化,时至近代,则成为一道迈出中世纪的篱藩。而在西洋船坚炮利压迫之下直接造就的封建理想天国的崩溃,使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日渐失去根基,在民族危亡的外力作用下严复祭出的“天演”援引西方理论,对“天人之辩”进行了一次近代扬弃,对中国思想界及各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本文就此分析了其近代特点与传统的关系,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蠡窥中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中一些思想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死活之谓,本是生物世界的两种现象,然而人们往往取其比喻义,广泛使用这两个字眼,有过很多议论。论及教学,常常使人想到中国旧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所走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死“路。死记硬背,死搬硬套,死知识,死功夫……这些带“死”的术语也常常被用来描述某些教学现象。“死”似乎成了  相似文献   

7.
本从考察传统的“天人之辩”出发,认为从汉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到宋理学以来,在建立了一套天理规则系统后,从而使其僵化,时至近代,则成为一道迈出中世纪的篱藩,而在西洋船坚炮利压迫之下直接造就在封建理想天国的崩溃,使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日渐推动根基,在民族危亡的外力作用下严复祭出的“天演”援引西方理论,对“天人之辩”进行了一次近代扬弃,对中国思想界及各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本就此分析了其近代特点与传统的关系,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蠡窥中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中一些思想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曾有人责怪教师不应让学生老背诵课文,说这是死读书,我看并不尽然。从对教与学的一些体验来说,我倒觉得读书人正需要有些“死读书”的精神,只不过应该考究的是“死”的功夫应下在哪里。兵家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不取兵家意,用为读书谚语也未尝不可。不是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语文试题是「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得有理,「活」得有据;「死」「活」相济,相得益彰。例如,多年以来高考没有考默写了,而今年却考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吸毒成瘾严重的吸毒人员比例大,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转入接受社区康复,由于目前社区康复模式建设还不完善,社区康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云南省戒毒工作整体成效。我们认为戒毒康复场所在实践中获得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是未来解决云南省社区康复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云南省的戒毒康复场所建设速度和规模还远不能满足戒毒需求,建议对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现有成效推广运用,推动条件成熟的州市积极开办戒毒康复场所,进一步巩固戒毒康复场所的戒毒成效,为戒毒人员搭建回归社会的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声威显赫,而又十分关键的重要人物.作为奉系军阀首脑的继承人,他能在民族危亡之时,挥着从流,发动西安事变,确实令人钦佩不已.目前论述张学良政治立场转变过程的文章有许多,本文仅就张学良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的联系方面,考察分析他政治思想发生巨变的原因和过程.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爱国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等口号,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序幕.此时张学良将军正在西安,当他得知东北大学…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和严复二人的体用之争的关节点在于各自对体用概念使用不同,文章主要从体用概念入手比较张严二人的不同观点,以此为基础评析二人对于中国改革的主张异同。  相似文献   

13.
每当妈妈神采飞扬地称赞邻家的乖女孩时,我心中就燃起一团嫉妒之火。 放学回家,望着街上一个个高年级的大姐姐轻轻地走在街上,小声地说着话,我就不由自主地羡慕她们。她们文静的举止,恬静的微笑,  相似文献   

14.
15.
100多年前,当中国还被闭关锁国的封建主义思潮所笼罩的时候,出现了几个敢于带头“开眼看世界”的人物。而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就是这为数不多人物中的一个。他翻译的《天演论》,唤醒了一代中国民众的科学意识和开放意识。他以教育为已任,出任多所学府校长,实践其教育理念。严复生于1854年1月,福建侯官人,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有关张学良东北易帜”的专著和论文,大都把东北易帜仅仅限制在东北三省易帜,而对北京、天津则误认为是国民党新军阀蒋挂冯阎军队打下来的,从而对北洋军阀统治何时结束则众说纷纭。然而实际上,东北易帜不仅包括东北三省易帜,而且还包括当时奉军控制的京津、直隶及热河地区的易帜。东北易帜是张学良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活动。在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后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张学良在“息争御外”的反帝爱国思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首创了中国完整的翻译"标准",对学界的影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不绝。本文将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一下翻译"标准"和"信达雅"的文化根源,以期更深地理解严复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在近代面临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时,各自分别采取了“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的不同接受姿态,其造成的结果也大不相同。本文以严复与伊藤博文学成归国后的境遇示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反对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中学阶段还是基础学习阶段,必要的记忆和背诵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对于加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水平是有帮助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严复“三民”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理论源头。严复框定了改造“国民性”的整体性理论架构,之后的梁启超以“新民”为己任进行“三界革命”,胡适立足于“个人主义”发展“平民文学”,周作人强调人间本位的人道主义的文学,鲁迅立足于“立人”思想重塑民族魂的新文学创作,都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