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新四军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东进苏南敌后,开辟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10月,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主力奉命西撤,在常熟唐市地区(今沙家浜一带)留下了36位新四军伤病员。奉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2.
溧水县境内的迴峰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抗击国民党顽军的苏南反顽战役的主战场,2003年底建造在苏南反顽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旁的纪念馆正式落成。溧水县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为纪念馆布展提供了新四军和陈毅、粟裕等将军在溧水开展革命斗争的档案资料和实物,其中有陈毅、粟裕、王必成、江渭清等将军的照片、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致十六旅电文及抗战时期所用的文件箱、粮草票等等。同时还为黄南反顽战役中的“沈家山、上兴埠、铜山、观山、回峰山”等重要战斗提供了遗址图片和文字材料,使整个布展版面主题鲜明、史料翔实,全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的秘密社会主要包括教门与会党。作为民间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取拉拢的对象。在帮会盛行的苏南地区,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是新四军建设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在帮会统战过程中历经曲折,但最终取得显著成果,极大支持了苏南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4.
1945年初春,粟裕和叶飞司令员率新四军-师部队重返江南,开辟皖南和浙西新解放区抗击日寇,此时的中共苏南区党委也改为苏浙区党委,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建设》2005,(9):28-28
1938年,日军对江南沦陷区实行点与线的占领,无力控制中小城镇和广大乡村。新四军肩负着民族希望,毅然向敌人后方挺进。4月28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先遣支队开赴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接着,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进至茅山地区,并于6月12日在溧阳竹箦桥召开干部会议。7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率部也进入茅山地区。  相似文献   

6.
朱煜 《贵州档案》2003,(4):34-34
繁昌保卫战 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后,在皖南前线开始对敌作战。新四军军部和东南分局进驻皖南山区泾县云岭后,军部和第三支队协同皖南特委,开辟了皖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8日至12月22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振林等领导下在繁昌进行五次保卫战。繁昌位于芜湖至铜陵一段长江的突出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为了保障长江通道,占领了沿江一线的据点。而新四军把繁昌作为联系江北与皖南的跳板,是皖南军部的屏障。第一次,1939年11月8日,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后,中共中央抽调一批长征前在中央苏区工作过的干部回到南方参加新四军整编和中共组织建设,邓振询因党性修养高、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而入选.皖南事变前后,苏南抗日根据地所处的环境十分艰难,邓振询担任苏皖区党委、江南区党委负责人三年多,全面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紧密结合苏南斗争的实际,把握党委工作的全局,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江剑萍 《档案与建设》2012,(9):28-29,24
一、太湖支队初建,奋起抗日斗争1939年叶飞率新四军第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由茅山地区东进,建立了苏常太、澄锡虞连成一片的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1940年夏秋锡南地方抗日游击队顾复兴、石渊如等部先后接受"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改编,成为"新江抗"第4支队,顾复兴被任命为第4支队副支队长。"新江抗"司令谭震林吸收顾复兴、石渊如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11月上旬,谭震林提出要通过太湖把被分割的游击区联接起来,决定在锡南建立新四军办事处、新四军太  相似文献   

9.
位于江苏盐城市区的新四军纪念馆兴建于1986年,是目前全国唯一全面系统反映新四军从组建到发展、从巩固到壮大光辉历程的综合性纪念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江苏五大重点纪念馆之一。由反映新四军抗战为主题的主展馆、新四军人物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和重建军部旧址4大部分形成的主馆区,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馆藏新四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 ,为强化对沦陷区新闻事业特别是报纸、通讯社的控制 ,宣传汉奸卖国理论 ,扼杀进步舆论 ,麻醉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意识 ,汪伪统治集团曾制定了严格的新闻检查政策 ,并先后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设立了新闻检查所 ,作为新闻检查的具体实施机关。一汪伪统治集团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早在汪伪集团叛国投敌不久 ,即开始在上海等沦陷区内创办报刊 ,为其叛国投敌辩护、鼓噪。 1939年 7月 ,汪伪集团将原国民党改组派在上海创办的《中华日报》复刊 ,该报即成为伪政权建立前汪伪集团的主要舆论工具。194 0年 3月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 ,又…  相似文献   

11.
巫恒通,字天侠,1903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巫恒通兄弟三人,兄巫全仁,弟巫恒达,皆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后人称巫氏三兄弟为"伯仲三杰"。巫恒通生前曾任新四军新三团团长、苏南行署第五行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是汪伪集团活动的基地之一。在这里,汪伪建立了一系列新闻宣传机构,成为殖民地新闻事业的一个标本。一、汪伪新闻宣传机构的概况汪伪在上海的最重要的新闻宣传机构是《中华日报》。《中华日报》原创刊于1932年4月11日,系国民党改组派的报纸,林柏生任社长,总编辑赵慕儒,总主笔许力求。抗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13.
冯培良是江苏的老机要工作者,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开始从事机要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中七纵、十一纵和华中二分区、警六旅任机要股长、科长,解放后任苏南行署机要室副主任、江苏省委机要处秘书科长等职,1994年病  相似文献   

14.
一、标引人员的情报意识人的情报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外延。情报意识的内涵是“情报与情报事业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总和,是人们对具体情报的认识过程和反映能力,特别是对具体情报的鉴别与反映的速度。”情报人员所进行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人后方,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苏南、华中、晋绥、冀鲁豫、山东等十几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统一政权,配合军事的战略,与日寇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斗争.期间,各边区党组织、政府机构及参议会的秘书工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44年底,粟裕同志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总方针和部署"指示,率师南下.于1946年1月6日与十六旅在我县仰峰齐会合.1月13日,奉中央军委电令,宣布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司令,谭震林任政委,统一指挥苏南与浙东部队.  相似文献   

17.
1943年11月21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华中廿日电《新四军粟裕师长谈苏中苏南反清乡胜利》。粟裕在向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指出:敌寇自去冬开始实行其"对华新政策"后,今年一月初即同时加紧在我江北通如海启及江南镇丹武两根据地的"清乡"部署。敌酋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及小林师团长、  相似文献   

18.
汪伪宪政实施委员会,是1940年6月27日由汪伪政治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议成立的直属汪伪国民政府的以汪精卫为委员长的一个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审议伪宪法草案、伪国民大会组织法及选举法,筹设国民参政会,以为召开伪国民大会、颁布宪法、实施宪政作准备。1945年8月随汪伪政权而垮台。此组史料系汪伪宪政实施委员会秘书处转给该委员会专门委员蔡佑民的一组材料,虽不完整全面,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出该委员会的一些活动爪鳞。特此公布,以供研究汪伪政权之专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编辑出版档案材料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一项重要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它的作用尤为凸显。它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人民抗日战斗的胜利消息,介绍工作经验,交流各种情报的重要手段。过去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秘密状况之下,  相似文献   

20.
熊菲菲 《档案与建设》2021,(4):72-73,30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现代田园城市,也是苏州市八个革命老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属苏南东路(以地处当时京沪铁路东段而得名)地区范围.作为保护上海的屏障,太仓处于上海的外围,东南连接嘉定、昆山,西连常熟,整个地区是广阔平原,主要河流如七浦塘、浏河等横贯南北,将整个地区划成了零星的小块,这利于敌伪活动和控制.1939年,新四军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赴苏南东路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同时,中共江南特委派出朱慕陶、杨志明、徐念初等共产党员到太仓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