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区域产业集群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既是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关键领域,也是中国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与之高度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其新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树立专业集群战略发展新理念,创新战略管理新体制、集群化建设新机制、空间集聚新模式,确定建设新目标及效益导向的评价标准,以更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既是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关键领域,也是中国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与之高度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其新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树立专业集群战略发展新理念,创新战略管理新体制、集群化建设新机制、空间集聚新模式,确定建设新目标及效益导向的评价标准,以更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高职教育必须挖掘内涵要素,推进质量特色建设.天津职业大学在服务滨海新区发展中,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推进专业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推进课程改革;基于产教结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基于职业(技术)培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深层次校企合作,推进校区共建,实现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学校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区域产业经济,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与技术支撑,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化建设不仅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而且要遵循区域共生理念、区域共建机制以及区域共进标准.专业现代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大,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就越大,它在为区域产业经济提供最有力的职业教育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创新系统形成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政府作为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应该适时调整政策策略,形成信息收集、产业规划的前期策略与政策导向、平台建设的中期策略以及利益平衡、风险管理的后期策略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专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职能与作用,促进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两大区域,也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最深入的两大区域.比较和分析这两大区域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结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引导该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行业匹配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国际化人才,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民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地方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深刻认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必然性,积极探索二者的互动形式与互动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构建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新机制,才能实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康勇 《职教论坛》2013,(2):26-28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加快建设及加快建设过程中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高职教育必须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并要进行教育观念更新,做好资源整合,凝练匹配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学校特色,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良性互动,适应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生态意识和生态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促使高职教育系统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进而达成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产业之间存在多维互动关系,从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特征、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特征及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等方面解析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构件的主要特征,并给出革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及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1.
郝钢  卢立红 《教师》2012,(17):29-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区域产业经济,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此要求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一、职业教育发展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就业之间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协同创新角度出发,首先对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指导思想下如何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蕾  杜媛 《机械职业教育》2011,(4):13-14,17
文章提出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量的优秀人力资源做支撑。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高等职业院校也应主动和区域经济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以产业区域经济定位改革之路,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主体的视角,从三个层面对此展开了探讨,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用人需求状况的衔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专业评估与产业发展要求的吻合.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无锡是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密集、创新思维活跃的地区之一。无锡高职院校与无锡产业发展虽有效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但仍存在办学层次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经济建设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无锡高职教育必须聚焦区域经济关键重点领域、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技能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与柳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专业建设等影响很大。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主要挑战的基础上,从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强化内涵建设出发,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等诸多方面,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加快自身转型升级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面向地方经济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发展区域经济必然要求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求地区经济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大量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要采取多种途径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集群建设的需要,结合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科学规划专业布局,确定人才培养规模,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发展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来五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教育要抓住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机遇期,各高校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发展的途径,使继续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发展,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发展提供人才教育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