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北海白话中的"冇"是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和副词,相当于普通话中"不"别"没",与广东粤语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从句法结构组合、语义特征以及句式运用三方面对"冇"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2.
北海白话的否定词“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海白话的单音否定词有"冇"、"未"、"不"和"无"。"冇"的使用频率最高,"不"和"无"带有书面色彩。"冇"表示没有,否定存在、已然,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副词。"冇"表示不,否定认可、当然、将然,是副词。北海白话的否定词跟广州和北京的否定词呈错综对应,北京的副词"没有"在北海要分别用"冇"和"未"。北海的"冇"、"未"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浚县方言的否定成分“没“、“冇“和“没冇“与汉语共同语有相同的来源,却走了与汉语共同语不同的演化路径,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相同的语义成分,它们的深层语义结构相同,都是“单纯否定+有“,其中“冇“和“没冇“是语言成分同质兼并的结果。在用法上,三者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赣方言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否定副词:"冇"和"嗯"。"冇"作为使用范围最广的否定副词,既能否定事物的性质,也能否定事物动态的转变过程,还能构成"V-冇-VO"正反问句以及正反问句的特殊形式"有冇有……";"嗯"作为洞口赣方言特有的否定副词,能构成三种可能式的否定形式:"V嗯C""V嗯得""嗯得C",三种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永兴县方言“冇”字的语义、语法特点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一、永兴概况;二、“冇”在句中的作用和分布特点;三、“冇”的两种调值的语用差异;四、“冇”造成的歧义辨析。  相似文献   

6.
对湖南永兴县方言"有"字的语义、语法特点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一、永兴概况;二、"冇"在句中的作用和分布特点;三、"冇"的两种调值的语用差异;四、"冇"造成的歧义辨析.  相似文献   

7.
红安方言反复问句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VP-neg?”和“VP-neg-VP?”。根据其否定词的不同或宾语的有无,又可将之分为“VO冇?”“V冇VO?”“V不VO?”“VO不V?”“VO不?”“VP冇(VP)?”“VP不(VP)?”等几个次类,其句法形式、语法意义、语义倾向及其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左传》中"再"和"又"从语义上看都可以表示动作的重复,但是"又"的语义远比"再"丰富。文章分别从语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方面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料对比分析英汉"切断"事件动词的语义特征、词化模式、论元转换和体特征之异同。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切断"事件动词具有共享的范畴化特征和主要义素,但在次范畴化、语义场结构和词化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两种语言间这些动词在论元转换和体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表明此类动词的句法行为对其语义具有敏感性,丰富了跨语言的动词语义与其句法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为动词语义决定其句法行为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気"字虽源于汉语的"气"字,但我们在学习和理解"気"及"気"字短语时却发现中日"気"字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本文主要从精神语义方面浅析日语"気"字的语义特征,希望对理解和翻译日文"気"字及相关短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汉语史、逻辑基础和语义内涵三个方面讨论"与其p,宁可q"句式存在的合理性。一、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与其p,宁q"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宁可、宁愿、宁肯"等词是在双音化的趋势下,愿词"宁"和意愿类词"可、愿、肯"等易同义并列成分结合而成的;二、从逻辑语义来看,p代表劣项/弃项,q代表优项/择项,它们各有分工,所以这种格式的存在是有其逻辑语义基础的;三、从其语义内涵来看,"与其p,宁可q"跟"宁可p,也不q"、"与其p,不如q"不同,格式呈现出"比较兼选择"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2.
"X奴"系列网络新词,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即从句法结构看其组合的规律,包括与"奴"搭配的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语义分析这一系列词的语义构成,它既保留了被奴役的义项,也包括其他新的义项;从语用分析"X奴"系列词义的社会价值、社会原因、使用人群。  相似文献   

13.
张薇娜 《语文知识》2013,(1):107-109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上面/下面"这两个空间方位词的语义进行考察,揭示了二者在语义、用法和隐喻投射方面都存在不对称性,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其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一……就……"句式进行了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认为形式不同的"一……就……"句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对"一……就……"句式中"一"、"就"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紧接关系、对比关系和条件关系的"一……就……"句式内部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自己"长距离照应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许多例句来验证各自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例句后得出以下结论:动词语义指向应该是影响"自己"长距离照应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用动词语义指向解释"自己"长距离照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语义指向"分析法被提出以来,便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补语的语义指向的分析。英语中同样存在表示"结果"的范畴,其"语义指向"的问题也是语言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那么,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与特征?本文从英汉补语的构成出发,根据动词的不同类型对英汉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详细地进行了分类,并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英汉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对英汉结果补语的理解与相应的英汉互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流行语"山寨"语义非常丰富,可适用于诸多语境,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和重要的语义理据,在"山寨"语义衍生与泛化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隐喻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山寨"语义泛化的路径,并对"山寨"语义、构词方式、词性及感情色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贝贝 《文教资料》2011,(22):23-26
"梅"、"兰"、"竹"、"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作者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特有的"四君子"的国俗语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四君子"国俗语义联想的基础和类型,以作为汉语国俗语义的认知研究中花木词语义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冇"和"不"是祁阳方言常用的否定词。通过考察"冇""不"与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组合搭配情况,得出两者在语法意义上存在同一性,"冇"和"不"都可以否定"事物"和"行为",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不"用于主观否定,表现为对事物和行为的性质否定;"冇"用于客观否定,表现为对事物和行为存现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不由得"和"由不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由于二者在语义上相似的特点,青年学生特别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易将二者混为一谈。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尝试从词典释义层面、句法使用角度以及语义内涵和语义环境三个方面对"不由得"和"由不得"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学习和教学建议,希望对词典中关于"不由得"和"由不得"的编写以及中学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